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地已经探索出很多农村循环经济模式,从性质上看,这些模式主要以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产业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必须构建完整的农村循环经济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郊农村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农村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被过度使用,从而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构建城郊农村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势在必行。生态产业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环境保护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城郊农村地区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架构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体系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与其相比,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在目的与任务、经济与技术条件、体制与文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体系包括政府主导下的制度保障体系、吸收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四层联动的循环经济内核以及生态经济系统协同进化的循环经济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循环经济理论,依据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发布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指标,结合石化工业园的特殊性,围绕石化工业园循环经济评价的顶层目标,选取六个能够代表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特点的量化指标,作为石化工业园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B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26个C级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石化工业园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测度模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石化产业工业园在生产观念上和生产过程中,遵循“3R”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再循环.  相似文献   

5.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发挥各地资源、制度优势,共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在我国建设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必要性;总结了长江三角洲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尝试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分析了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由战略构想进入战略实施,大力推进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大联合、大协作的有利基础和条件,然而,对这种跨行政区划的创新体系建设,其模式和途径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田庆立 《求知》2010,(9):43-44
<正>一、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1."政府主导型"的社会运行机制。一是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日本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2000年颁布《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该法明确了在环境立法和执法过程中,立法、行政、国民、非政府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推进新形势下的惩防体系建设,必须不断强化服务科学发展意识、以人为本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全面统筹意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惩防体系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切实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方面工作,着力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眼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突出重点,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推进新形势下惩防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必须把惩防体系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模式和必要性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以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为特征的综合型经济模式,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作用机制。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较低水平和大量流失严重制约了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从经济角度,而且能从生态环境、社会人口等方面为其创造条件。为此,推进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本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税收政策应该改革转型,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税收政策体系.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趋势需要资源节约型税收政策体系来重点遏制;发展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需要有资源节约型税收政策体系作主流导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有资源节约型税收政策体系作刚性约束;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资源节约型税收政策体系来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12.
在以创新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条件下,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已成为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下的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难点,如何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安排重新审视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加大政府政策对其的扶持力度,将成为中小企业今后成长、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吴绍珍 《学理论》2013,(29):43-44
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国家和各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加快推进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助推甘肃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20世纪领导了世界创新,从而也领导了世界经济.美国之所以能够领导世界创新,源于其高效运行的国家创新体系.美国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主要由企业、大学、联邦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各级政府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的高度成熟的“官产学研”互动网络,它具有有效配置创新资源的市场、高度完善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保驾护航的政府等特征.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能够高效运行,是因为美国有着超前的国家创新战略.借鉴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战略,有助于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我国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校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做系统性的体系安排,构建起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兼顾的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系统,它由权力规范体系、监督制约体系、查办惩处体系、宣传教育体系、预防分析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六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呈现出立体、动态、交互和非线性的结构特征。通过这六个子系统进行系统建设和系统优化,将有力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转,做到预防与惩治、反腐与倡廉、制度与创新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监督体制的设置不科学、领导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不透明等原因,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应从扎紧制度笼子、科学划分权力、整合监督资源、突出监督重点、坚持民主公开等方面着手,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绿色政府采购政策对于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我国绿色政府采购的经验与不足,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绿色政府采购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关键.培养创新人才主要应从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构建教学创新体系、以及加强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寻找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的主要思想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中国先进文化方向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在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同时,构建理想信念和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前瞻     
《瞭望》2004,(40)
发展循环经济将成政府投资重点。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中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