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摸秋     
笑容 《政协天地》2008,(9):61-61
中秋佳节快要到了,站在窗前,望着清江上的月亮,我又想起了小时的摸秋。八月十五晚上,我们土家族各家各户都要出门去"摸秋",就是出去偷摸别人的瓜果。八月十五,正是瓜果成熟的时节,同时这天又是月儿团圆之日,晚上不少人家,外出偷摸回瓜果,喻示这年家里顺喜,添人进  相似文献   

2.
宇文正 《台声》2014,(12):57-58
<正>红烧家家有本烧肉经,不会做红烧肉,几乎不能说是会做菜,即便吃素,也得会一道红烧豆腐。便当里的荤菜排行榜,第一名当属红烧菜系,红烧肉、红烧鱼、红烧狮子头……放在便当里最是下饭。我的红烧肉做得还算像模像样,小孩最欣赏,红烧肉便当照一放上脸书,便有作家来回应:"正港手路菜!"我想,在处理肉食上,"红烧"可能是中式菜肴与西式料理的一大分野,  相似文献   

3.
秋天的生命     
曾小榕 《人民政坛》2012,(11):26-26
秋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在秋天,草木从春的鲜嫩,历夏的蓬勃,到秋的醇厚鲜艳。这时候,草木以最美的状态呈现在天地间,但转眼在将要跌入寒冬的时候,草木又纷纷枯萎凋零。在秋天,谷物经过春播夏耕,迎来秋的收获。这时候,秋的田野里,五谷飘香,瓜果累累。这带给一年辛苦劳作的农人们最美的欢欣,却也是瓜果五谷一次彻底的陨落。在秋天,天空把一切最纯净的色彩都调合在一起,一片澄澈;大地则流淌金光,酣畅淋漓着绚丽斑斓和鲜活生动。然而秋末的几场清风冷雨,让天空大地的容颜旋即枯槁灰暗。就是这样,秋天广收博纳,不扬弃一切,坦荡地展示自己生命的全部,或喜乐或悲伤,或收获或凋零,一  相似文献   

4.
正初晨,冬日的暖阳透过薄雾,倾洒在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梅桂村的田野里,码放齐整、穿裹着塑料外衣的木耳菌棒连片垒起,在阳光下蔚为壮观。"前段时间天气较冷,木耳生长慢,这几天天气暖和了,这批木耳不久就可以采摘了。"贺州市恒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桂华指着地里的菌棒向记者介绍。记者看到,地里十几亩菌棒已经长出一朵朵钱币般大小黑而油亮的木耳。这仅是恒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冰山一角"。在周边一排排大小一致的标准化种植大棚里,还种有茶树菇、大球盖菇、长裙竹荪等优质食用菌。  相似文献   

5.
秋韵(组章)     
正秋韵知了的鸣唱渐渐稀疏,天高云淡空气清爽,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飞去,漫山遍野的野菊绽开金黄色的微笑……不知不觉,秋来了。秋在哪里?呵,在高挂着一盏盏红灯笼的柿子树上;在缀满一嘟噜、一串串珍珠玛瑙的葡萄园里;在燃烧着一团团火焰的高粱穗上;在腰间别着玉色棒槌的玉米林里;在摇着亮响金粒的大豆地里;在白云铺地的棉田里;在穿梭不断、装金载银的农机车辆上;在芬芳四溢、飞金流霞的  相似文献   

6.
黑德昆 《北京观察》2017,(12):70-71
<正>那年秋天一段欢乐时光周围农村收成好烟草价格市场上坚挺不坠炎炎长夏过后最初的凉爽使人松快得直想去做件大事路面尘土飞扬路边菊花金黄甘蔗熟了透出尊严紫红每天清早客车来带小孩去学校假日在松林里他们合伙猎狐狸家院的绳索上晾满被褥冬衣白薯摊了一地干草堆得高又高暮色苍茫屋舍间炊烟袅袅橘色的月亮扁而大头几个寒意夜静得不能更静以前的秋天好像没有这样静的——木心《佐治亚州小镇之秋》木心这首诗的每一个字,我都喜欢。佐治亚州小镇的秋天是刚中有柔,而江南的秋天是柔中带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     
正要管住政府想怎么摸就怎么摸的手,需要立法,明确哪些可以摸,哪些不可以摸,法不授权就不能摸。——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春洪我们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面,用"罢工"的方式来提醒国家和社会,是时候正视家务劳动的价值了。——5月11日,28位妈妈在网上发布"罢工"宣言。这群妈妈在生活、工作中发现,女性承担家务劳动的时间比男性多三倍,但  相似文献   

9.
黑气球也能飞上天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看到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他们就跑过去,一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玩着。这时在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黑人小孩,他很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嬉戏,却不敢走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等白人小孩跑散以后,他才怯生生地来到货车旁,恳求地问那位老人能不能卖给他一个气球。卖气球的老人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说,他要一个黑色的。老人很惊讶地看了看小孩,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那个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  相似文献   

10.
马原 《小康》2018,(26)
正盲人摸象是我们日常偶尔会用到的一则古老的印度寓言,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中国的成语。在百度百科里,说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从感情色彩上被定义为贬义词。寓言说的是国王让几个盲人同时摸一头大象,摸象脚的说象如漆桶;摸象尾的说不对,它像扫帚;摸象腹的说它像鼓;摸象背的说都错了,它像高高的茶几;摸象耳的说像簸箕;摸象头的说明明像笆斗;摸象牙的说像尖尖的角。盲人受到国王的嘲笑。  相似文献   

11.
奥运啤酒战     
胡幽 《小康》2008,(8):84-85
有一种理论说,奥运是一头大象,每个赞助商都在扮演"盲人摸象"的角色。而在"摸象大战"中,投入同样的资金可能获得近10倍的广告效果。对于三家2008北京奥运啤酒赞助企业的百威、青岛、燕京来说",摸"到哪一块才是价值最大化呢?  相似文献   

12.
记得1958年是个风调雨顺之年。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有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很高。那几年地里浇水又用上了“洋水车”、“拧不够”(一种人为抽水设备——编者注),水利条件大改善。庄稼长得绿油油的,玉米像牛角,地瓜鼓裂了地皮,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老百姓心里甜滋滋的。人们从心底里感激伟大领袖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好。恰在这年的麦后秋前,人们身后好像着了一把火,被一股热浪推动着,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万岁的  相似文献   

13.
<正>能在烟花三月里到蓝莓山庄赴一场春天的花事,也算没有辜负一年的好景。从忻城县城出来,经过24公里的乡村公路,很快就到马泗乡政府,蓝莓山庄就在乡政府驻地的独岭山下。从山庄的正门进去是一条宽阔的瓜果长廊,架子上爬满了各种藤苗,特别惹眼的是那心形叶子的一帘幽梦,纤细的根须垂落成帘,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瓜果长廊的左边是一个花园,那里种有大丽菊、格桑花、杜鹃、鲤鱼尾、日日红、100  相似文献   

14.
"自我限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啃"骨头"、破除既得利益的阻碍就决不能心慈手软,决不能止步在改革深水区前反复"摸石头",更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因为我们肩负看的,是人民的期望.是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一叶小舟划过点点星辉,在旅程里总会有值得汲取的回忆。春抚摩稚嫩,夏考验成熟,秋积蓄力量,冬经历蛰伏。风雨、彩虹。痛苦点滴减少,快乐成倍增长。在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日子里,当各大高校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都已划定时,考研大军们有着这样透彻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正> 这年头,烦恼的事情总是没完没了地冒出来。早上跨出家门,一天的忙碌就在公交车里的拥挤中,在马路上自行车的夹缝中开始了。天天过日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拜访,小孩学习成绩不好,老人没人照顾,房子住得太挤,钞票总是不够用……生活的酸甜苦辣总得自己去品尝,不能因为烦恼就整天心神不宁。静静地  相似文献   

17.
提起“庄园”,人们会想到俄罗斯充满腐植质气味的树林,英国散发着浓郁草香的牧场,西班牙闪亮的小河、古堡与风车;仿佛能看到狗在奔跑,羊群流荡、牛儿顶角;新收的麦子被阳光蒸腾出成熟的芬芳,饱含桨汁的瓜果在诱人品尝。当然,还有劳作的人的汗水与眼泪,有他们诉说不尽的令人抨然心动的希冀与梦想。我站在黄河腹地中的黄土高原上,脚下是三千亩流域、一千亩果园——吉县民政救灾扶贫经济生产基地,心中油然涌出“庄园”这个词语,就是因为嗅到了秋的成熟,看到了一幅令人心醉的图画。秋来满山挂灯笼吉县民政救灾扶贫经济生产基地在距…  相似文献   

18.
幾米 《中国减灾》2011,(9X):31-31
<正>大人希望自己孩子的脑袋里,开出智慧的花朵,而别人孩子的脑袋里,最好只是一堆杂草。可能的话,你还想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美洲原住民有句谚语"同时追逐两只野兔,你将一无所有。"而光芒万丈的人生,绝不该只因为一点点错误,而终身遗憾。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12)
<正>中国人一向注重"衣食住行",对"进口文明"特别讲究,但对于"出口文明"则重视不够,城乡厕所的文明值得人们深刻反思,是时候革新厕所设施、倡导良好如厕习惯的形成了沂蒙山有一句话"烂石头也能擦腚",是用其延伸意,指不能小看任何人,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人方便的随意性。在我小时,村庄周围拣粪的老人不在少数。鸡、鸭、羊和人的粪便随处可见。在乡村,随处大小便的习惯不仅小孩有,大  相似文献   

20.
<正>"哇!你这些鸡都很漂亮啊!"在桂林市临桂区中庸乡中庸村的金凤养殖场,记者问养殖户沈金凤:"像这种鸡,利润有多少?""每只鸡的利润大概是4.8元左右。"沈金凤摸着手里抱的鸡说。"那一年下来岂不是好几十万?""一年大约30万吧。"沈金凤放下手里的鸡,轻描淡写地说。"可是现在有禽流感疫情,不会有影响吗?"记者又问。沈金凤边引记者往她的办公室走边笑着说:"不会的,我的养殖场是临桂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以下简称"临桂区畜牧局")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