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埋首族谱编纂三十载许嘉立坚持不成不休79岁身患癌症的许嘉立,戴著老花眼镜,正用他的"一指神功",一字一字的敲打著键盘。30个年头从指尖流逝,换化成180本各地许姓族谱,默默为世界各地许氏族人写谱、免费赠送有缘人的许嘉立,已成为家谱研究领域里的传奇。  相似文献   

2.
族谱是一种记录氏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宗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记录。一部完整的族谱,一般分为: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宗族祠堂、坟茔、族规族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从族谱中,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宗族的迁徙、发展过程,了解宗族人物的事迹,掌握整个宗族发展的历史,确定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民族、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政治活动家和爱国主义者宋教仁的家世,到目前为止,仅见有《宋教仁先生家世及安葬地址考》一文,其中有关家世的内容不到500字。由于资料不足,过去不少研究宋教仁的文章,在涉及宋教仁家世时不免有所讹误。近年在宋教仁家乡桃源发现清光绪年间刻印的《宋氏族谱》。本文拟以这部族谱为依据,对照宋教仁日记中有关记述,结合笔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对宋教仁家世作一些考订,以期有助于对宋教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闽西客家联谊会参访团,本着“增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交融”的目的,应邀于2009年4月底前往台湾进行文化交流考察。作为参访团成员,笔者在参加“认亲、结缘”客家族谱文化研讨会和参观客家族谱展览中,切身感受到血浓于水,两岸客家人同根同源,血脉相连。4月24日,“认亲、结缘”客家族谱文化研讨会在台湾苗栗联合大学召开。开幕式上,苗栗县县长刘政鸿、联合大学校长李隆盛和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相生等先后致辞。闽西陈弦章、苏志强、  相似文献   

5.
由冠县政协文史委编撰的《冠县文史大观》出版发行。该书分地理沿革、历史人物、文化艺术、姓氏族谱、民俗风情等篇目,共11章、55万余字。主要记述冠县的名人、名事、名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融汇了史实与典故、民俗与风情,穿插了历史名人的传世佳话和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可读性和一定的存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庄文 《政协天地》2010,(1):42-42
【本刊讯】日前,“海峡两岸客家族谱论坛”在上杭县举行。来自福建、江西、广东、香港、台湾等地有关高校、研究机构的154名客家族谱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7.
志淳于一     
《北京观察》2011,(8):34-35
程茂全(字淳一),北京人,1957年10月出生于书画世家,从小受父兄的熏染研习书法艺术,后师承章草名家郑诵先老先生学习书法,因其聪敏好学,深得郑老喜爱并赠其一字日“淳一”。  相似文献   

8.
王亮 《两岸关系》2014,(11):45-46
<正>秋意深深,古韵浓浓。北京迎来了两场重要的闽南涉台活动——《台海文献会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首发式暨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座谈会和"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9月29日,由全国台联、闽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台海文献会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党组书记梁国扬以及中组部、国台办、商务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及嘉宾共1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9.
值此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之际,一本明末版的南安石井郑氏族谱被厦门一位郑姓男子托人送到郑成功的故乡——南安延平郡王祠管委会,该族谱记载了南安石井郑氏一世至十二世的情况据有关文史界的专家称,这本郑氏族谱对郑成功的先祖情况及明朝郑氏家族开发台湾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清明节,我回湘中老家为祖父母扫墓。如果不是网络上的一次“奇遇”,我想我不会在短短几天里,硬是把堂屋樟木箱内二十余本族谱认认真真翻阅一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龙岩市政协着眼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客家文化交流,取得可喜成果。 县政协委员严雅英在担任上杭县图书馆长期间,广泛收集客家族谱,并进行了研究。她发现许多客家人的祖籍地在闽西,希望把这些族谱拿到台湾巡回展览,增强台湾客家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感。龙岩市政协认为这是拓展闽台交流合作的好事,决定助她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2.
基层视线     
《政协天地》2012,(7):41-43
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在漳州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以宗亲文化为主题的对台文化交流中心,设有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民俗风情馆、史料文物馆和漳台族谱对接网"三馆一网站",收藏有漳台族谱1200多部,其中台湾地区的族谱近500部。揭牌期间,还举办了漳台宗亲文化、文史资料图书展,共展图书499种1580余册,汇聚了漳州涉及漳台宗亲文化研究的著作和2005年以来漳州市、县(市、区)政协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等。(漳州市政协办)  相似文献   

13.
5月9日,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厦门分团赴台南市参加"两岸宗亲交流暨姓氏族谱展",随行的九三学社厦门市委《族谱网络化管理与两岸祖源对接》课题组成员江艺平与台湾六桂宗亲总会新当选理事长、台南市六桂宗亲会荣誉理事长翁瑞昌先生,  相似文献   

14.
林长生 《台声》2014,(10):80-80
9月19日下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集成《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发布会暨赠书入台仪式,在福建会堂隆重举行。发布会上,福建人民出版社向台湾图书馆和台湾成功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各赠送了一套《闽南涉台族谱汇编》。  相似文献   

15.
诏安县白叶村族长陈水滚用族谱介绍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的祖籍就在白叶村的事实。通过陈氏族谱,批驳陈水扁的“去中国化”的阴谋。2002年11月23日,厦门市台联组织台胞在诏安县白叶村陈氏祖庙“星斗楼”参观。厦门台联组织台胞到陈氏祖庙“星斗楼”参观@李志宏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人大》2008,(4):46-46
苏东坡少年时,才智过人,颇为自负,撰联曰:“识遍天下字,渎尽人间书”。某日,一老者携书来,苏东坡见书上竟有些字不识,遂愧改联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鞭策自己。  相似文献   

17.
编撰族谱危害大近些年来,在一些农村中由民间集资编撰族谱的现象颇为盛行,而且在某些地区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族谱的装潢、印刷也日趋精美,并配有插图和彩照等。修谱活动不分县界、省界和国界,凡是能与本姓氏联系上的统统编入。在修谱过程中,各姓氏之间还相互攀比,从铅印到激光照排,从黑白到彩照,等等。使一些族谱的工本费高达200元左右。族谱出版后,“族长”还要举行隆重的族谱问世的揭谱仪式,甚至“唱谱戏”、“摆谱宴”,等等。同时,造谱所需,包括办公费、编修费、差旅费、印刷费、修祠费、祭祖等,一应开支,统统摊派到族中各家各户头上。为…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1月至12月,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共展出闽台族谱100多部,其中从福建带去的有50多部册。族谱记载了各姓家族迁台的人数和相关史料。展览期间,连战仔细观看了从漳州带去的《连氏族谱》后说:"我的祖先是  相似文献   

19.
吴洪  黄鑫 《台声》2023,(11):91-92
<正>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5月30日,千余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宗亲贤达、姓氏文化研究者欢聚鹭岛,共赴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之约。论坛延续“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以“中华文化共同根脉”为议题,从“血缘亲情”“文脉传承”“两岸融合”等方面交流探讨,共绘两岸同胞最大“同心圆”,共创美好未来。族谱对接见证血脉亲情“吃果子,拜树头。”编写族谱,就是为了饮水思源、不忘祖恩。在历届海峡百姓论坛上,两岸族谱对接活动都备受关注,它见证了两岸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  相似文献   

20.
八闽快讯     
《政协天地》2008,(7):72-72
龙海市政协编撰《龙海姓氏》服务台胞寻根谒祖【本刊讯】龙海市政协充分发挥龙海台胞祖籍地和著名侨乡的优势,积极拓展台侨交流渠道,组织百名调查人员深入到百村千社,进祖祠找宗亲,查族谱访耆宿,努力理清388个姓氏向台湾和海外迁徙流播的渊源脉络.编撰出版了共76.5万字的《龙海姓氏》一书,竭诚为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回乡寻根谒祖服务。(黄国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