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分析"四个自信"的历史逻辑,理论自信是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下,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理论基础,是共产主义的科学依据;道路自信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下,面对产业资本的全球化,殖民国家的剥削与侵略,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独立自主和工业化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自信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下,面对发达国家的垄断,在资本主义大危机的周期定律下,社会主义制度显现出优越性;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离开文化自信就不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一、资本主义总危机及其特点资本主义总危机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是资本主义体系中既包括经济又包括政治的总的即全面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整个崩溃和灭亡的危机。资本主义总危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特别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3.
地球正面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危机,而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政府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不会放弃这种制度的。资本主义世界鼓吹市场和技术能解决生态问题,而事实上市场和技术进步一直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是解决不了生态危机的,拯救生态危机必须放弃资本主义发展思路,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多次阐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认为,此次危机不仅仅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本身的失败,更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运行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措施,是为了转嫁危机,并利用危机攫取更多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危机虽仍未见底,但是其深刻影响及普遍性特征已经充分显现;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表明了用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迫切需要,并阐明了共产党的任务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多次阐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指出:此次危机不仅仅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本身的失败,更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运行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措施是为了转嫁危机,并利用危机攫取更多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危机虽仍未完全过去,但其深刻影响及五个普遍性特征已经充分显现;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表明了用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迫切需要。在此基础上,加拿大共产党进一步阐明了其主要任务及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的浪潮,中国参与其中时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和独立自主原则,这是彰显制度自信的保证。同时,彰显制度自信还必须厘清当前围绕全球化、逆全球化出现的纷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主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从而才能在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中,全方位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资本主义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险峻的关头。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过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的最新表现。这一进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此后的危机一场比一场猛烈,蔓延范围越来越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上世纪70年代表现为全球通胀危机,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公共债务大幅上升,70年代随着财政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论述具有深刻的科学性、辩证性,对于全面深入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资本主义社会:形式公平掩盖着实质不公平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近代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卓越贡献,肯定价值规律在促进公平、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近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它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迅速走出了危机的阴霾,实现了经济的复苏。透过经济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已经初步显现,随着优越性的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无限光明。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爆发后,葡萄牙共产党多次阐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认为,世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自由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实质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都是为了满足大资本的利益,不可能解决危机本身。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唯一出路,并阐明了实施社会主义替代方案的理论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迅速走出了危机的阴霾,实现了经济的复苏。透过经济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已经初步显现,随着优越性的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无限光明。  相似文献   

12.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迅速走出了危机的阴霾,实现了经济的复苏。透过经济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已经初步显现,随着优越性的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无限光明。  相似文献   

13.
当代现实对传统的经济危机理论提出了严重挑战.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运动内在矛盾外化的特殊现象形态,只要具备条件则可多种形式地发生.20世纪以来,既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出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不仅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也出现了生产短缺的经济危机.特别发人深思的是,自从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危机成为世界性危机以来,经济危机不但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反而在每次资本主义大危机后10年左右都会催生出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进而推动资本主义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应该深刻反省自身的理论和策略,做好未来发展的战略谋划.  相似文献   

14.
吴茜 《红旗文稿》2012,(13):14-17,1
最近几年,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西方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制度性危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茜在《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与国际金融危机》中指出,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过度积累危机的解决方案,基本功能就是尽量为高利润的资本积累提供方便,把穷人的财富转入富人手中,把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转入发达国家特权阶级手中。这种新式资本主义剥削掠夺机制,将引发全球范围内反新自由主义、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斗争浪潮。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4,(6)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论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生态问题。究其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由此,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工业化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制度根源角度探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为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世界经济危机把我们的目光又一次引向马克思,他在100多年前对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可能性、必然性、信用危机都作过深刻的剖析。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最新的这场经济危机又一次验证了马克思的观点。可以看出,虽然资本采用了新的更加复杂的运作形式,但是以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一定会发生。所以,重新研究马克思的精辟论述对于我们分析当代经济危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继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重新作了深刻的全方位的反思,认为这不仅是一场金融危机、民主危机、全球化危机,从根本上说更是道德危机。本文认为,金融危机背后是道德危机,那就是作为西方价值总汇的个人主义出现了问题,金融危机的深重根源就是个人主义文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是列宁早期同国内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焦点。合法马克思主义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一种自然的永恒的制度,肯定、赞美和膜拜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内在矛盾。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各个部门之间是按比例分配的,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实现论,倡导资本主义适应论;他们用"土地肥力递减理论""小农经济稳固论"等错误思想来粉饰与美化资本主义。列宁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性和历史局限性,粉碎了合法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完美论"的神话;列宁的这一批判,可以为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和分析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和危机理论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9.
姜辉 《党建》2012,(8):24-26
透过笼罩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的迷雾,拨开资本主义的神秘面纱,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便是这无法祛除的"魔咒"。每一次危机,都向人们对资本主义命运的考察增添新的启示,都对超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历史性解决办法增添新的意义。资本主义从本质上在逐渐失去其历史合理性和生命的活力,其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经常被全面危机这样的历史现象集中地呈现出来,而其拥护者所鼓吹的完美性和永恒性则一次次在历史考验中破灭。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以来,由美国房产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经济方式重新受到关注。西方国家的民众打着资本主义行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