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列宁十分珍惜对间,工作效率极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这方面,我们看看列宁是如何对待会议的,也许能从一个侧面得到启示。列宁开会很准时,他总是在规定的时间来到会议厅,不管出席人数多少,会议总是按预定时间开始。迟到的人民委员全和劳动国防委员会的成员姓名,都要  相似文献   

2.
《前进》2019,(12)
<正>苏联谢·阿列克谢耶夫在《列宁的故事》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国战争时期,列宁收到一封从南方察里津前线发来的急电,大意是:前方局势非常紧张,部队要求支援武器和服装,控告莫斯科迟迟不予答复。列宁看完电报后皱起了眉头,并让通信员把电报送给军需供给部。一个小时后,他又亲自给部长打电话:"您好,我是列宁。我派人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和往常一样,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已经到了检查学生周记的时候了。我一边欣赏着美妙的音乐,一边翻看着学生的周记。忽然,我摒住了呼吸,眼前出现了惊人的一幕。有位同学在周记中这样写到“:有一次心情不好,自己一个人在教室里痛哭,他来安慰我,并给我买来好吃的,从那时起我就  相似文献   

4.
章元  SunKing 《小康》2004,(1):33-33
记得早些年曾经听到这样一个相声:某单位 鼓励灭老鼠,给每个人规定了需要上缴老 鼠尾巴的具体数目,到了上缴的前一天,有一人就 差一只老鼠确实再也抓不到了,最后他灵机一动, 将一头小猪的尾巴给割了下来充当老鼠尾巴给上 缴了。 这个相声使我们在笑声中为那头小猪鸣不平。 但是听了下面一个来自台湾的学生讲述的发生在 他当兵时的故事后,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部 队也是号召大家灭老鼠,给每一个连队规定了要  相似文献   

5.
孙涛,总政话剧团著名演员,曾主演小品《毛病班长》、《三姐妹当兵》、《纠察》、《真情30秒》、《全都忙》等。有一次坐飞机去外地,大家排队过安检。一个小伙子走进安检门,报警器就嘀嘀响,安检小姐起身检查了一下,没有查明原因,就请他再从安检门走一遍,小伙子就烦了,梗着脖子跟人家吵。我在一边忍不住了,说人家也是为了工作,你就多走一遍配合一下有什么不好?我前面还站着一个外国人,他过安检时报警器也响了,他就很自觉地协助安检小姐检查,非常耐心,最后查明是皮带扣在作怪,“老外”如释重负,连声对安检小姐说“Than…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斯宾塞&#183;约翰逊和我一起合著《一分钟经理人》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奶酪的故事”。自从听到这个寓意深长的故事以后,我就一直盼望着他能把这个故事写成书,使我们大家都能读到它,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教益。因为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回味这个绝妙的故事,惊叹它带给我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在列宁的一生中,无论是在沙皇统治的反动年代,还是在十月革命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他都刻苦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十八岁的列宁,就开始攻读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他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时,只有二十四岁。在这本书中,他提到和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十部重要著作和两封书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遭到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歪曲和攻击的时候,列宁更加努力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他指出:“我还在‘热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任何对他们的恶意非难,我都不能漠然置之。不,这是真正的人!应当向他们学习。我们不应该离开这个立场。”(《列宁全集》第35卷,第272页)直到列宁生命临终前的最后几天,他还反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由于列宁极为勤奋刻苦,他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几乎全部读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悔     
他也曾经是警察!我的同事! 1977年我们同时分配到一个派出所工作,我是公安学校毕业分配来的,他是那一年社招来的,我们都各自分管着一个管片儿,每天共同骑自行车下管片儿,半路分手,中午聚到一个食堂吃饭。他生活很简朴,吃饭时总是买一角八分钱一个的海带丝。他的脖子又细又长,大家都说那是吃海带丝吃的。他是军人子弟,从小就穿军装,当警察后无论工作休  相似文献   

9.
感动生命     
一本书里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女钢琴家重病垂危,绚丽的生命就要结束。某日,一个小偷敲开了她的房门,这小偷手里捧着一束鲜艳的玫瑰。这是小偷惯用的伎俩,若无人应门,他便撬门行窃,若有人开门,他便问:是你叫送的鲜花吗?小偷敲开了女钢琴家的门,他看到的是一双美得叫人心悸但分明闪耀着生命的最后火花的眼睛。紧接着,发生了小偷思维以外的事情。就在他还在发愣时,他手中的玫瑰已被轻轻接去。“多美的花呀。”女钢琴家说。她一边忘情地嗅着,一边转身把它插在钢琴旁的花瓶里,一双颤抖的手陶醉地抚摸着它说:“但愿你比…  相似文献   

10.
备课卡片     
列宁的写作风格列宁生于1870年4月22日。他的父亲是国民教育视察员,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小市民家庭。母亲是一个内科医生的女儿。列宁小时候就是一个健壮而勇敢的孩子。五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读书,九岁时他上了中学。在校期间他一直是个优等生。他非常聪明好学,并且乐意帮助辅助同学作功课。早在中学时代,列宁就能够系统而周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他在上作文课时,总是先写出一个简明的大纲,包括引言和结论,然后,他拿一张纸一折为二,在左面打草稿,写有配合写作计划的各种数字和文字,一切准备好后,他才在纸的右边边思考边写上补充、改正、和添减的文字等等。最后,他根据这个草稿,就能写出一篇较高水平的作文。列宁从小养成的这种对一切工作细心准备的作风成为他终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战国策》上记载着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有贤良的美名。一次,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听后,当即告诉曾参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母根本不信,她一边织布一边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片刻,有一人又来说:“曾参杀了人。”曾母仍然不信,继续泰然自若地织着布.不一会儿,又一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  相似文献   

12.
李世帮的理发店坐落在偏僻的山旮旯里。这里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春塘村,二十多年前,李世帮从干汊河镇的泉堰村迁过来,开了这家理发店。因为他的厚道、老成持重,大家都习惯叫他老李同志。其实,他并不老,也就五十多岁。老李早年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老弱病残上门理发,一律免费。  相似文献   

13.
<正>1991年,耿飚重返曾经战斗过的陇东。当地百姓听说老首长回来了,都去看望他,但看望的人群中大部分是告状的。耿飚非常感慨,就对当地干部讲了一个他记忆深刻的故事。当年,一个八路军战士严重损害了当地群众利益,部队决定重度处罚他。老百姓知道后,黑压压来了一大群人,跪下为这个战士求情。老百姓说:"共产党是好的,就绕了这个战士吧,让他戴罪立功。"故事讲完,耿飚问大家:"现在,我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广东省第三届残疾人代表会议时,我在采访中遇到茂名市一位姓韦的聋人代表,他向我讲他是理发个体户,在街市租一铺位,开个理发店。他先去学艺,学会理发后,他的理发店就开张了,他找来几张发型照片,来理发的人按图索骥,指哪个发式,他就照理不误,他说开店以来,生意不错,健全人也喜欢来理发,现已有不少熟客,收入可观。  相似文献   

15.
失主排队向小偷账户上打钱,这事听起来悬乎,但的确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家住兰州市小西湖的王师傅说,自己的小轿车车牌被盗后,虽然报了警,但当日出门就很不方便,无奈之下,他只好按小偷的提示到银行去打款。让王师傅没想到的是,来到附近银行后,他碰到了不少像他一样倒霉的人。  相似文献   

16.
《春秋》1998,(1)
头号大地主说起牟二黑子来,都知道他是胶东头号大地主。究竟这个地主有多大?说起来,好惊人,现在就大略地和大家谈谈吧。牟二黑子的家产详细数字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光知道在乡间曾有两个传说故事,提起来西至昌(邑)潍(坊),东至文(登)荣(成),流传很广,有很多人是知道的。一年,牟二黑子到黄县去探亲,客席上有人问他今年小麦收成什么样?他说:“今年麦子瞎了,晒场时‘赊’了30多石。”桌上的客人一听,惊得伸出舌头有老长。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叫化子到他  相似文献   

17.
姚於 《公民导刊》2011,(6):48-49
一张平平凡凡的轮椅,一个体型偏胖的老年残疾人,在靠窗的一个桌子上,一边接受山城阳光的照耀,一边写作他的自传。 他就是周文超。他的头歪着,上半身偶尔扭动一下。因为截瘫的原因,他的下半身是不能动的。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他每天都这样坚持的写着。我们坐在他旁边,这小屋里,每个人都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感觉。  相似文献   

18.
李维汉同志可谓统战工作的大师。他在工作中有一些故事,发人深省。上海调查带《论粮食税》1953年春,李维汉同志带队到上海等地调查国家资本主义问题,回来向中央写了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查报告,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赞扬和肯定。据参加调查的同志说,出发前,李维汉伺志曾嘱带了列宁的《论粮食税)等著作,一边调查,一边阅读,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他事后曾说;国家资本主义的调查得益于列宁的著作。他说:调查研究要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而盲目实践是不行的。不仅是马列主义理论,而…  相似文献   

19.
<正>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人急急匆匆地向前走,但有一个人却停住了,大家问他为什么不走了,他说:"我们走得太快了,把灵魂落下了,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在物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人文精神的流失、精神意义的消解已使我们精神生活的生存与发展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在物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中,精神家园的生存空间已被打压得越来越小。当一个富翁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是我们整个人类的悲哀。我们可以做一个物质的乞丐,但头顶却要永远高悬着精神贵族的标  相似文献   

20.
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近花甲的哲学教授在上他的最后一节课。在课快完时拿出了一个大玻璃瓶,又先后拿出两个布袋,一个装着核桃,另一个装着莲子。然后他对大家说:"我今天给你们做一个实验。我还是在年轻时看到这个实验的。至今仍然常常想起,并常用以激励自己,我希望你们每个人也能一辈子记住这个实验。"在座的同学当时都很奇怪,哲学课还做实验吗?就用那些核桃和莲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