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梅耀林 《群众》2021,(4):33-34
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沿大运河地区突出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先,一体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打造江苏的美丽中轴”。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约790公里,流经8个设区市,37个县(市、区),沿线常住人口占全省的85%。  相似文献   

2.
《北京观察》2023,(7):42-43
<正>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应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以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展示大运河上的非遗文化。要以促进保护以及活态传承为目的,汇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有的非遗项目,强化其可看、可讲、可学、可感的综合体验功能。京杭大运河北起首都北京,南至浙江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创造。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北京市建设运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恰逢其时,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3.
陈爱蓓 《群众》2022,(17):31-3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拥有700多公里的大运河干线和400多公里长江岸线,长江、大运河一横一纵,构成江苏发展的坐标轴,中央把江苏确立为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  相似文献   

4.
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利在千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 《北京观察》2006,(5):40-41
京杭大运河具有的深厚人文底蕴和巨大的历史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近年,沿线城市纷纷关注运河,挖掘运河文化,利用运河生态人文资源,推进城市建设。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最重要运河城市通州,巨资美化运河,做深做实运河文章;江南运河城市杭州、苏州、镇江、常州等结合运河文化,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富起来;中部聊城、济宁结合运河生态,建设北方水城。运河沿线城市纷纷全力打造运河文化城市品牌,彰显了运河的历史、人文、生态潜在的巨大张力,充分展示了运河这一人类文化遗传的独特价值。人们在实践中,更加认识到大运河的精神财富和…  相似文献   

5.
沧桑大运河     
鲁先圣 《传承》2009,(19):50-51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800多公里。大运河最早被称为"漕河",意思是运输粮食的人工渠道,到了北宋有运河的称谓,到了明代才有称京杭大运河者。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7  相似文献   

6.
守护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于2023年12月2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开放前夕,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提前谋划安保工作,组织民警辅警加强对三大文化建筑及其周边地区的巡逻执勤力度,维护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7.
绿动通州     
<正>"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晨曦的大运河畔,彤彤红日,浮水而起,柳眉映水,翩翩起舞。位于北京市东部的通州区,如若东升而起的太阳,在这里处处都能感觉到城市带给人的活力和生机。地铁八通线、6号线以及京津、京哈等高速公路直通北京市区,让这座崛起的新城与北京市区融为一体。在通州,可以看见北京最繁忙的早晨。据了解,目前在通州常驻的人口达到138.1万人左右,仅地铁线每天早高峰就有11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北京观察》2020,(2):70-70
大运河水,延绵千年。水的灵秀滋养着两岸人民,也孕育了沿线特有的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歌谣……因运河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数不胜数,璀璨夺目。北京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城市,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目前运河北京段已有11个项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如通州运河龙灯会、船工号子等风俗,大顺斋糖火烧、小楼烧鲶鱼饮食制作技艺等。  相似文献   

9.
正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的四分之三在江苏境内,大运河江苏段成为统筹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主要载体,也应该是传承大运河文化名片最出彩的篇章。大运河产业带要在"绿色、共享、共治"理念下,运用现代化理念,嫁接新经济、新技术,再造大运河现代化的文化气质和商业生态,在传承和创新中培育大运河经济增长点。运用现代化理念,推动大运河传统商业活动在新时代复兴其一,提振大运河航运业,推动大运河航运提质增效。推动航道改造升级,提升大运河航运物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谋划部署了"六个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以文化为魂,以经济为基,以生态为要,文化、生态、经济三位一体,既是实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思路,也是助力江苏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大运河是历史之河,也是时代之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承载了千年文脉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同时,大运河是国家南水  相似文献   

11.
悠悠千年大运河之首,煌煌百里长安街东端,这里是通州。通州是久负盛誉的水陆都会和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称。运河文化源远流长,三教庙、燃灯佛塔、大光楼等众多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1,(9)
正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之作为引领性、标志性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立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9,(24)
<正>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790公里,沟通长江、淮河和古黄河,串联诸多湖泊,在中国大运河全域中区域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江苏的运河文化遗产品位价值最高,运河文化传承利用的基础最好;大运河江苏段跨越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三个重要的文化区段,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大运河江苏段哺育了大批历史名人,展示出紧密的人河关系;大运河江苏段是京杭大运河通航条件最好的区段,发挥着千年运河的核心功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达互融的大运河开放包容的基因造就了运河城市今天的富足。江苏要在发挥这些优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运河城市发展提供了遵循和重要契机。常州市委市政府从水态、文态、业态、生态、形态五个维度科学规划,全力推进世界遗产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还河于民、还景于民,创造良好的生态效应、独特的文化魅力、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实现大运河遗产的全民共享与永续传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项。2006年,“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自通州至杭州对大运河进行了全程考察,发表《杭州宣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北京北大门的延庆县,距北京市区74公里,是首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在首都总体功能定位中,延庆被确定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多年来,延庆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首都提供净水、净土、净气,成为首都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绿洲。  相似文献   

17.
黄杰 《群众》2018,(10)
正2018年是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批示精神,实现打造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和高效益的经济长廊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要完成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强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的有机统一至关重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系统性,是指其建设内容包  相似文献   

18.
宋庄镇是北京市政府命名的净水保护区和环境建设样板镇。该镇位于首都东部,通州卫星城北部,西北距首都机场仅2公里,北京六环、京哈高速,京承铁路、京秦电气化铁路穿镇而过,镇内设有客货两用的张辛火车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网络构成了独有的区位优势。 该镇面积115.1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47个行政村。有  相似文献   

19.
赵弘 《北京观察》2012,(8):28-30
正建设城市副中心就是要把通州建设成为一个仅次于中心城区的,产业功能、居住功能等各类功能配置合理的一个综合性区域,类似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一样。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两次提到"通州",并明确了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定位。这将通州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要求通州比新城承担更多的城市功能、更快的发展速度。由此,通州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用城市副中心来承载北京未来发展这一新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0,(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吴江段时间跨越两千年,南北纵贯百余里。其中,大运河平望段总长18公里,具备地理连通、文化融汇、人流密集等叠加优势,一直是长三角地区黄金水运线。近年来,平望镇举全镇之力绘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笔画,争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模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