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全球化、跨国化的进程中,移民认同因之有了复杂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后苏哈托时期以来的印尼华人,在中国崛起、中印尼友好以及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综合因素推动下,跨国活动十分频繁。而作为透视印尼华社重要依据的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则是跨国活动的主要践行者。在跨国主义的趋势下,这些引领华社的跨国行为给印尼华人认同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凸显了当代印尼华社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是当代中国移民的主要移居目的国之一。截止至2019年年底,华人是西班牙第一大亚洲移民群体,除长期以来不断增长的族裔数量之外,华人社团的发展同样引人关注。与世界范围的华人社团发展类似,西班牙社团在数量上的扩张与特征上的多元化是该国华人社团发展的整体趋势。从量上而言,西班牙华人社团经历了1984年至2000年的“低速发展”与2001年至2019年的“高速发展”两个阶段;从质上来看,西班牙华人社团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华人社团在地理区域上的“细分”与“聚敛”,而另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结社主题层面上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对移居生活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曾玲 《思想战线》2007,33(2):83-90
坟山组织普遍存在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在19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各帮群都建有自己的坟(义)山,多以亭称之。帮群坟山不仅为了解决本帮群移民的身后葬地问题,同时也有界定社群成员身份、促进社群认同与凝聚力的重要功能。社团总坟是社群认同的象征,是帮群的总机构、社群共祖之所在,通过建构和祭祀社群共祖来达致宗乡社群之整合。  相似文献   

4.
1980年至2001年间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与以往的加拿大华人移民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在加拿大移民史上,华人新移民的特征变迁,不仅反映了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同时也被这些移民政策所塑造,华人新移民异质性与加拿大政府的依时性移民选择政策密切相关。另外,华人新移民的阶段性流动特征,是华人移民史上的特殊推力因素所造就的。不同的华人移民次群体之间,在社会性和人力资本方面具有多样性差异,不同的华人新移民群体的阶段性流动导致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异质性本质。加拿大移民选择政策和华人新移民的阶段性流动,共同对加拿大华人新移民的异质性变迁产生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1990年8月,我国同印尼复交,中断了近1/4世纪的印尼华侨华人同我国的关系,又重新逐步活跃起来。印尼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当地华人同中国的关系自然引起世人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复交前后华侨华人同中国各方面的关系。 认同中国时期:关系密切 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荷印政权和苏加诺政府时期对华侨华人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中国政府在1955年以前实行争取华侨的政策,因而此阶段是印尼华侨华人认同中国的时期。 华侨认同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是中国在海外的移民。历史形成的血缘地缘、同种同文、乡情族谊等关系使华侨难以割断同中国故土的联系,何况,“我国的移民是‘暂居性’,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身为北欧五国之一的瑞典,和西欧的其他国家相比,并未吸引太多华侨华人移民定居。华人移民瑞典始于清末民初,几十年间,在瑞华人数量从起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数万人。为了实现在瑞华人的广泛团结与联系,瑞典华人自1978年开始陆续成立华人社团。数十年来,瑞典华人社团类型逐渐丰富,在组织结构方面,瑞典华人社团大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稳定的组织结构,功能也逐渐凸显,展现出鲜明的双重文化认同,并体现出混杂融合以及利益优先的特性。在这样双重文化认同特征的影响下,瑞典华人社团呈现出组织形态本土化、规范化而运行模式灵活化、中国化的特点。在功能模式方面,瑞典华人社团从政治和经济上适应住在国规则,体制化趋势明显,从社会和文教上满足华人切实需求,凸显实用性。总的来说,瑞典华人社团较好地适应和融入了当地社会,有力地促进了中瑞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819年是新加坡历史的转折点,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将此开埠为自由贸易港。英殖民政府一开始就鼓励各方移民迁入新加坡,这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华南地区劳工移民。独立建国之前的新加坡,华侨国家认同的偏好更加倾向于中国而非新加坡,移民以“侨居”心态居于此。20世纪50年代是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期,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激烈变化,动摇了新加坡华人认同的根基,产生了转向的迹象。李光耀带领下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树立一个健全的国家意识,使全体国民都认同于新加坡,国民以作为新加坡人为荣,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国际移民理论无法较好阐释新的移民类型—跨国移民的出现,跨国主义成为解释跨国移民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华人移民群体日益庞大,而华人移民从传统意义上的"落叶归根"和"落地生根"向着"漂移移民"趋势发展,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跨国华人。跨国华人作为典型的专门人才,是中国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跨国华人环流成为中国人才引进计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华人移民巴西200年来,已经成为巴西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巴西华侨华人人数迅速增长,各种类型的社团陆续产生,社团活动蓬勃发展,"本土化"与"中华化"和谐并存,并与巴西政府高层官员保持密切关系,文化宗教社团活跃,孔子学院发展较快,台湾侨民社团根深叶茂,与大陆社团互动良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华人社团类型及其特点,探讨巴西华人社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吴元 《八桂侨刊》2010,(4):18-21
二战后,加拿大移民政策的转变,使华人移民增多,华人妇女移民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由最初的以家庭移民为主转以独立移民,其在加拿大的职业也逐渐扩展至各行各业,而促使妇女移民的原因主要有政策、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说的华人新移民,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局势的变化,在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区出现的新的华人移民群体。他们人数众多,分布面广,不论是对所在国还是对当地的华侨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些与战前华人移民有很大不同的移民群体,他们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正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许多学者的兴趣和重视。本文拟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对这些华人新移民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00年,夏威夷25767名华人中,3471位是妇女,占夏威夷华人移民总数的13.5%;而在美国大陆,89863名华人中,女性仅有4522位,占美国大陆华人移民总数的5%。比较而言,1920年(日本人移民美国,始于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颁布的4年之后,止于1924年,放与中国相比的年代确立稍晚),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中国人到东南亚去旅游,新加坡、马亚西亚和泰国往往会成为首选之地。这也难怪。因为那些地方比较发达,能令人感受到更多的现代气息。但如果是要对华侨、华人社团作一番考察的话,那么缅甸的仰光很值得一去。由于相对的封闭和滞后,仰光的华侨、华人社团反而保留得相当的完整,这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多见的。目前缅甸的华侨、华人并无精确的统计数字,不过100万左右还是可信的。这在全缅总人口中,约占2%至3%。100万华侨、华人,居住在仰光的估计有20万至30万。全缅华侨、华人社团估计有400个左右,其中仰光占了近一半。所以,如果对仰光的华侨、华人社团进行一番探讨的话,那么就能够把握住缅甸华侨、华人社团的全貌了。一、历史的回顾仰光古时的地名有六七个之多,只是到了1755年,当缅王雍籍牙从孟族人手中夺得这个小镇时才将它定名为仰光。缅语的意思,“仰”是斗争,“光”为终结,其含义是纪念那次征战的胜利。正因为如此,所以仰光又有“和平之城”的称谓。其实早在雍籍牙夺取仰光之前,已有中国人流寓在那里,只是由于年深日久,未曾留下相关的资料。1824年英国人第一次侵缅,当时他们曾经画过一张仰光地图,上面就标有“中国码头”、“华人区”、“华人坟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秘鲁华人社团的出现、兴起和演变以及秘鲁华人社团的贡献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这项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华人新移民在温哥华的定居和适应经历。调查结果显示:非经济原因如环境、教育和公民身份是华人移民加拿大的主要动机;就业和语言是华人新移民融入温哥华当地经济社会的最大障碍;由于他们在中国获得的大学文凭和工作经历在加拿大不被承认,他们在加拿大的经济成就不佳,这些阻碍了他们融入当地社会,增加了他们对加拿大生活的不满。根据三角移民模型理论的逻辑,这种不满将导致华人新移民离开温哥华。  相似文献   

16.
华人在移民加拿大的同时也把中国的武术传入加拿大。他们创立了体育团体如汉升体育会和海峰会,以组织的力量来保护自身发展自己,在华人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华人中也出现了一批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的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7.
以华人在南非的历史,结合对南非老华侨以及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个案访谈,分析了南非华人族群内部的老华侨与新移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大陆新移民与南非老侨之间的互动有限,双方居住分散、语言隔阂、职业隔离、价值观存在差异。由于成长背景不同、受教育水平有差异,南非华人内部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18.
泰国阿瑜陀耶王朝1350年建立,1767年灭亡,历时417年。这正是华人大量移民泰国并形成华人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由官方的朝贡贸易向私人大米贸易的转换,促进了中国明清政府的海禁开放和大量对外移民,是泰国得以形成华人社会的历史机遇;泰国地旷人稀,泰缅战争的破坏,急需大批人力,是泰国接纳移民的基础。身份自由的华人移民形成了泰国最早的商人阶层,催化了泰国封建领主经济内部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华人社会不仅对泰国经济做出很大贡献,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祖国体育的发展,密切了华侨华人与祖国的联系.体育增强了华人的凝聚力,把全世界的华人团结到了一起。体育增强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自信心,强化了民族感情。体育加强了华侨华人之间交流,在华侨华人坚持华人认同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族群关系敏感与族群政治盛行的马来西亚,华人一直是受到歧视和打压的对象。华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影响马华族群关系发展和马来西亚族群政治整合的关键因素。与马来西亚独立前华人的认同相对比,致使华人在独立后的身份认同发生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族群政治的曲折走向使华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呈现出从冲突对抗到缓和调谐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温和的族群政治整合方式建构了华人多重认同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