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改土归流”是清王朝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政治举措。此项措施在西南地区的实施,加强了清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清王朝却未在甘青地区大规模实施“改土归流”,这一问题很值得进行深入探讨。这既表明甘青土司与南方土司类型不同,也说明甘青土司的存在不是清王朝在西北民族地区统治的障碍,相反却有着积极作用。相比南方土司的强大势力,甘青土司势力薄弱,而不断的汉化、分化与整合又导致其难成气候;此外甘青土司是稳定地方秩序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清王朝用兵西部边疆时,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都是清王朝没有对甘青土司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原因。本质上看,不对甘青土司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也是清王朝从地区实际出发调整治理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车明辉  张晔 《春秋》2011,(6):62-63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山东是清王朝所在地北京的门户.是较早宣布独立和武装起义的省份之一.始终处于辛亥革命斗争的最前沿.是辛亥革命举义的重要省份,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1901年—1911年的清末新政是清末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环境影响的产物。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制度,清王朝推行了这场政治改革运动。虽然新政的最终结局是失败的,未能挽救封建专制的灭亡。但是,新政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资本主义形式的政治改革,却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历程的重要一步。因此,认清清末新政失败的前因后果,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正确把握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为己任,在充满艰辛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当然历史责任者。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明朝之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清王朝时期,出现过“康乾盛世”(1662年至1796年)。此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但也就在此期间,腐朽专制的清王朝一方…  相似文献   

5.
清王朝(一六四四年——一九一一年)是由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创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于七十四年前已覆亡。作为这个王朝的通用文字——满文,今天不但在曾是清王朝故都的北京,就是在满族的故乡辽宁、吉林省等地,也都难以找到哪怕是畧识一二的人士了。然而在远离北京万里的中国西北边缘的新疆察布查而锡伯自治县的一万七千名的锡伯族人民中,却依然普遍运用着满文。这是怎样形成的?前不久在这个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锡伯自治县。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场侵略战争。1840年,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继续毒害中国人民,大量掠夺白银,公然对中国进行武装入侵。在这次战争中,清王朝被打败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接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跟踵而至,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入侵中国的战争,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署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  相似文献   

7.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这一判断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这--N断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期待。那么中国社会将在改革元年改什么,又将如何去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元年的改革新气象。  相似文献   

8.
90年前,武昌古城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首义之举,各省响应,四方震动,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终于被推翻。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二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贪官序列中,和坤.可算得上是最臭名卓著的一位。和坤当政数十年,聚敛了大量钱财,以至民谣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一说。和坤的专权聚敛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方方面面的恶劣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清王朝的衰败。历史学家萧一山认为和坤受宠弄权是清王朝“国家治乱之所由分也”。  相似文献   

10.
在2005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最后一天,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出席了论坛大会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表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突出表现在六大方面:首先中国的开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加入W TO三年后,我们已经调整了经济体制,关税下降到了10%以下,所有非关税壁垒都已经取消,开放程度大为提高。目前中国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占62%,只比发达国家低了5个百分点。第二,中国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方兴未艾。现在谁也不怀疑,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成长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电冰箱和手机…  相似文献   

11.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中华大地上爆发的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推翻清王朝,建立了共和,为中国数千年封建制度划上了句号。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0月10日发起的武昌起义,不仅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也唤醒了民众,使长期积弱的同胞们意识到必须奋发图强,方能过人应过的生活,方能抗拒列强的并吞图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喊出了"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口号,至今仍然掷地有声,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12.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联系,为我们认识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革命推动了新政,加速了清末政治转型;清政府原想借新政(改革)消弭革命、实现王朝自救,但新政的实施却又为革命创造了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当然,新政的实施并不必然导致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从根本上说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是晚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的必然结果。促使辛亥革命发生和清王朝灭亡的因素众多,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晚清统治集团长期被动应对危机,不愿主动改革,以及新政时期未能处理好统治集团利益与人民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11年,清政府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这首古奥的国歌竟成了清王朝的挽歌,辛亥革命打破了清王朝的“金瓯”梦。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这首歌表现当时革  相似文献   

14.
观点集结     
《人民论坛》2012,(13):74-77
1、中国改革已经处于"输不起了"的境地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重启改革的契机。因为近些年改革共识一度破灭的现象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已经处于"输不起了"的境地,如果在改革的选择上发生重大失误,今后再次凝聚改革共识就更加困难了。  相似文献   

15.
石学峰 《中国人大》2010,(21):50-51
细读《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晚清谴责小说和其他史学文字资料,人们很容易发现:大清王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腐朽没落的一个末代王朝,而晚清作为大清王朝历史的临终阶段,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为腐朽、没落和黑暗的时期。晚清官场愈演愈烈的贪腐之风,只是大清王朝临终阶段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从1910年10月到1911年4月,中国东北爆发了一场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流行性鼠疫。它与同时发生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灾害一起,对濒临灭亡的清王朝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进行了30年。人们将我国的改革称之为“渐进式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机关后勤》已经创办一年了,搞好《中国机关后勤》的出版发行,对于我们机关后勤的改革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现在各部门都在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我们在这个时候召开这个会议,目的也在于以实际行动落实十五大精神,加速后勤体制改革,重视机关后勤的理论研究和文化建设,为机关后勤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宣传阵地。一、《中国机关后勤》杂志的创办背景及其目的首先,《中国机关后勤》是机关后勤改革的产物,是适应后勤改革的新形势和后勤发展的新局面而创办的。它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把推进机关后勤改革作为刊物的宗旨。其次,…  相似文献   

19.
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但康乾盛世犹如落日余辉,自乾隆以后,黯淡无光,清王朝也进入了离乱之秋。  相似文献   

20.
圆子 《民主与法制》2011,(27):71-71
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1840年的那一段屈辱已经满是尘埃。1793年,马嘎尔尼勋爵带领使团觐见中国皇帝乾隆,结果遭到一番冷嘲热讽,无功而返。然而,不到半个世纪的光景,清王朝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的武力所击败,鸦片战争的战败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而言都是极其关键的,它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