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日27日,在七师一二九团八连特色种植园里,一株株累累硕果的辣椒迎风摇动;晾晒场上,辣山椒海竞相红.一二九团谊坪良风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头茬"M8号贵椒"喜获丰收. 一二九团八连辣椒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注册社员400多人,主要从事辣椒种植与初加工.2021年,合作社种植辣椒1.1万亩.合作社按照"订单产品市价收购+年底分红"形式,形成了"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经营模式,职工亩均收入较种植棉花可增加3500元左右.今年合作社预计可产鲜椒4万吨、干红辣椒五千至七千吨,综合效益将达到每亩5000元以上,总产值达一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初秋,一大早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猫耳屯精品辣椒基地就热闹起来,村民杨代美和十几名瑶族妇女已开始一天的辛勤劳作。杨代美是河坝村河沙七组的贫困户,工作积极,合作社将她选为辣椒基地种植管理队长,每天负责带领其他贫困户妇女在辣椒基地干活。"以前除了种田其他什么都不会,现在学会精品辣椒种植管理技  相似文献   

3.
正夏日炎炎,走进纳雍县寨乐镇辣椒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辣椒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地里除草施肥。"以前靠种植玉米、洋芋,一年做到头只能糊口。现在好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有租金,每天在合作社务工还有100元工资,离家近收入也有保障。"说起现在生活的变化,49岁的寨乐镇葛花村村民罗梅笑开了花。葛花村现有766户3446人,其中贫困户120户539人。2019年6月,葛花村  相似文献   

4.
<正>"我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赵书记办的合作社。以前卖菜一年的收入还不到万元,累没少受,却挣不到钱,想外出打点工,家里条件还不允许。现在好了,加入合作社既有可观的收入,又能照看家里,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凌源市牛营子镇郭家店村利万家果蔬专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小刘激动地说。小刘挂在嘴边的"赵书记"就是村党总支书记,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赵海利。郭家店村过去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贫困村。2010年,赵海利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他对村里的贫穷和落后有思想准备,可是当时村里的状况还是让他大  相似文献   

5.
在眉山市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东坡片区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内,随着插秧机"突突突"驶过,一排排秧苗"列队站好".这个成立不到三年的合作社,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开拓发展思路,通过资金入股、按股分红,流转土地迅速发展壮大,现拥有各类农机具 50 余台,种植收割全程机械化操作,合作社理事长李相德也成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已经有43户连队职工加入了我们的合作社,我们‘抱团’闯市场。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近日,四师七十一团七连花果山旅游专业合作社支委李杨梅自豪地说。近年来,红色旅游业逐渐兴旺,该团抢抓商机,依托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走起了农业特色观光路。并按照"能人牵头,支部监管,整合资源,互助共赢"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开展资金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开办农家乐、牧  相似文献   

7.
当你走进二师二十四团七连,只要提起卢怀学,大家就竖起拇指说:"卢怀学脑子灵、能吃苦、肯干、善管理,致富有窍门." 当我们来到卢怀学的温室大棚,一行行辣椒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卢怀学夫妇见我们过来,乐呵呵地对我们说:"别看我一座大棚,光这季辣椒预计收入3万元,加上兼种豆角的6000元,比100亩大田的辣椒收入还高."  相似文献   

8.
3月29日,七师胡杨河市一二九团三连大棚种植区,大棚承包户范志清正在和园艺技术员查看辣椒苗长势情况."目前来看,苗子生长发育很稳健.主要还是温度,要时时关注,这几天天气不稳定,一定要随时关注棚内温度,随时做出调整."技术员小陈说.他是一二九团谊联辣椒合作社的技术顾问,为育苗户提供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  相似文献   

9.
德阳中江县白梨村村民吕长贵年过六旬,但在近期村里开展的低保评议中,他第一个退出."现在我把自家的两亩地流转给了村里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自己又到合作社打工,能够自食其力,就不再拿低保了."吕长贵说.村民主动退保,白梨村支部书记吕长喜将其归功为"新村规民约实施后,人心好了".  相似文献   

10.
邹鹏   《云岭先锋》2020,(1):28-29
2019年11月底,记者在景谷县永平镇芒费村康鸿西番莲种植专业合作社收购点看到,西番莲已堆成小山。在合作社工作了4年多的金秀梅夫妇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夫妻俩月收入加起来过万元,合作社事情多时,他们的父母还会来打短工赚钱。合作社负责人周娅玲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已有300余户农户加入合作社种植西番莲,全镇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不少农户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村干事创业,离不开一个"农"字,只有与农业相关的项目,才最贴合实际、最能让村民收益。自2013年10月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以来,我带领村民开办合作社、发展畜牧业、开发"村围",点燃了强村富民的"三把火"。由于成绩突出,2014年12月,我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兴办合作社。入职后,我对后孙村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发现周边几个村都建立了农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带领村民集体发展种植业、  相似文献   

12.
<正>1月16日,农四师六十九团七连维吾尔族职工多洛洪夫妇忙着采摘大棚辣椒,今年他俩种植的两个大棚青椒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全部销售,产值2.5万元。"建棚团场给资金补助,又有技术指导,今年开春我还准备再承包两个大棚,我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多洛洪高兴地说。大棚里念起了"致富经"  相似文献   

13.
安顺平坝区一个叫塘约的村庄,在党支部领导下,走上了"村社一体"的合作社道路,全体村民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做到"七权同确",抱团发展。两年多的时间塘约发生了可喜变化,从"省级二类贫困村"变成"小康示范村",在山坳里书写了一页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我是工会贷款的老客户,靠团工会贴息贷款养猪养鱼才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去年又养了藏獒,多亏了团工会大力扶持我,使我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这是二师二十四团六连养殖户邓显友说的一段话。今年50出头的邓显友是二十四团六连一名普通职工,因家庭兄弟姐妹多,排行老七,周围的人都习惯称呼他邓老七。  相似文献   

15.
正"叮零零、叮零零……"4月15日早上7点26分,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惠科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正在洗脸的他,接通电话,开了免提。电话那头,是罗甸县边阳镇栗木村辣椒种植户何清才焦急的声音:"王队长,我家辣椒秆长霉点点,有的枯死了,3亩辣椒要是出了问题,我这几个月的辛苦就白费了。""先拍照片发过来我看。"仔细  相似文献   

16.
正六月的德江县沙溪乡石龙村,产业基地的西红柿、辣椒、豇豆等连片蔬菜长势正旺,核桃、花椒、板栗、脐橙等果实挂满枝头。"在参加乡里开展的乡风文明活动中,我学会了种植蔬菜,走出了守着煤洞过苦日子的困境。"石龙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健康一语道出乡风文明建设带给村民的益处。石龙村距离德江县城31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毗邻务川县石朝乡沙板村。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德江县乡镇企业局就在此探测出大量的  相似文献   

17.
“土还是那些土,在这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中,土里种出来的价值已今非昔比。”从"要我种辣椒”到“我要种辣椒”再到“我要种好辣椒”,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纸坊村驻村第一书记安鹏告诉记者:"纸坊村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18.
很多年前,就有个记者给我说,老干妈你卖的不仅仅是辣椒,而是在中国“创出了一个行业”,我当时不懂,现在我佩服这些媒体朋友的眼光了。9月,有一个大喜讯传来,“老干妈”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这在全国辣椒制品行业是第一家,在贵州食品行业是第一家,在贵州非公企业是第一家。一年拿  相似文献   

19.
我叫陈云莲,今年43岁,1991年7月入党,是榆树市太安乡太安村前二号屯的农民。 不怕大家笑话,别看我人不起眼,外号就有仨:一个是“陈辣椒”;一个是“陈调度”;还有一个是“陈民政”。 群众管我叫“陈辣椒”,是因为我这几年一直鼓捣辣椒。靠种辣椒,先富了自个家,又富了我们屯,还富了我们乡和其他乡镇的100多户农民。 提起种辣椒,小孩没娘——说来话长。1983年,农村实行了大包干,我种地收入了几千块钱,家里人都知足得没法。可我觉着光靠种粮食富不哪去,总琢磨种点来钱的。1985年底,电视里播了一条广告:黑龙江省望奎县青椒大王蔡景学,种青椒收入好几十万元,现在办班传技术。我一听,就到望奎学习了6天。回来以后,我就开始  相似文献   

20.
民生民事     
《党的建设》2009,(10):52-52
前不久,高台县农村的产销大户、种养能手又联手相继成立了绿鑫辣椒专业合作社、葡萄协会、裕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了136个,入社会员达213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有力地带动了全县农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