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琨 《共产党人》2008,(14):41-41
这几天,奶奶多皱纹的脸上一下子平展了许多,笑嘻嘻的像五月盛开的花儿。奶奶有着美丽的憧憬和向往,心灵深处谱写着多彩的生活旋律,快乐的音符就是奶奶心中的梦,心中的歌,儿孙们听了又感动又有趣。  相似文献   

2.
画中有话     
正人间最暖是亲情。前不久,一段奶奶对着摄像头给孙子"留言"的视频,感动了众多网友。孙子盘海燕是武警河南总队焦作支队的一名战士,去年9月应征入伍。奶奶得知盘海燕能回看家中监控录像后,就时常站在摄像头下,仰着头和孙子"说话"。在奶奶的"留言"里,多半是叮嘱他要注意身体。看到如此牵挂自己的奶奶,盘海燕忍不住流泪,他说:"我一定好好努力,让奶奶为我自豪。"  相似文献   

3.
这几天,奶奶多皱纹的脸上一下子平展了许多,笑嘻嘻的像五月盛开的花儿。奶奶有着美丽的憧憬和向往,心灵深处谱写着多彩的生活旋律,快乐的音符就是奶奶心中的梦,心中的歌,儿孙们听了又感动又有趣。口含者冰糖润甜嗓,单把那世上的稀罕事唱上;北京的鸟巢浪一趟,让花儿高飞在奥运的会场。  相似文献   

4.
今天本来准备了一个讲稿,但听了刚才八位同志的演讲,我很受启发。再加上原来准备稿子内容是给大家提要求,我觉得这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现场的气氛不相称,所以我想也即席作一段演讲。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不会演讲,也没有准备。刚才我边听大家讲,边在琢磨着讲点什么呢?我想,还是讲一段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题目就是:我和毛主席是老乡。  相似文献   

5.
曹雷 《新湘评论》2013,(4):11-12
整理信箧,翻到了一封上世纪50年代初,奶奶写给父亲曹聚仁的家书。信上写着:听寿(我父亲的乳名)你,五月卅日生你,我想着你生日,有味亟(极)啦,什么有味讲不来,我越老,越新鲜。老树开花。你那(哪)天来看我?妈妈字(括号内为曹雷注)写这封信时,奶奶已经70多岁了,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出生在民和县李二堡镇李家村,那时候不叫"镇",而叫"公社"。李二堡镇,位于湟水河南侧谷地;李家村,是李二堡镇党委政府所在地。当地群众把我家所在的那片地方叫"堡子"。这个称呼或许与一段久远的历史有关,也可能与我家房后一堵厚厚的城墙有关。听奶奶说,那堵城墙年代很久了,从她记事时就有。追溯历史,李二堡原为西宁李氏土司东伯府(府衙在今民和县川口镇)一门李瑁封地,有李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温暖     
她是一个孤儿,一直跟着奶奶长大。上了高中之后,需要上夜自习,很晚才能回来。到家需要走一段曲折幽深的小巷,尽管有昏暗的路灯,尽管她一再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怕,可奶奶还是不放心,每晚都在路口等着接她回家。那天,奶奶滑倒在路上,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奶奶就没命了。这几天,她心里一直涌动着辍学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8.
家书     
正当年我的爷爷在县城上班,奶奶在乡下和3个儿子生活在一起。由于不通电话,写信,就成为爷爷和我们的主要联系方式。来信一般都是由我爸爸拆开。煤油灯下,爸爸将牛皮纸信封打开,取出信纸,一字一句读给奶奶听。这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情景。爷爷读过解放前的"简师",相当于现在的中等师范学校,算是当时少有的文化人。爷爷的字写得漂亮,连不识字的奶奶都颇为自豪。每次爸爸念完了信,奶奶都会接过信纸,翻来覆去地看上几遍,然后扬着  相似文献   

9.
正我依稀记得大概是1997年,那年我上小学。冬天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一位50岁左右的男人。当时奶奶还健在,他在奶奶屋里坑边上坐着,父亲让我叫他为二爹。那时候听说二爹是从新疆坐火车来的,而且大包小包地带着新疆的特产。我们小孩围在二爹旁边听他讲新疆好多有趣的事,当时感觉特别好奇。虽然现在早已经不记得当初说的什么了,但是  相似文献   

10.
我依稀记得大概是1997年,那年我上小学。冬天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一位50岁左右的男人。当时奶奶还健在,他在奶奶屋里坑边上坐着,父亲让我叫他为二爹。那时候听说二爹是从新疆坐火车来的,而且大包小包地带着新疆的特产。我们小孩围在二爹旁边听他讲新疆好多有趣的事,当时感觉特别好奇。虽然现在早已经不记得当初说的什么了.  相似文献   

11.
柯岩 《求是》2005,(24)
去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几个同志来看我,问能不能帮他们搞一台诗歌朗诵会?这是我没想到的。我问他们,怎么想起来要搞朗诵会呢?他们说:原来有多少好诗啊!现在怎么都听不到了呢?到书店也找不到……比如《枪,给我吧!》,《向困难进军》,《柴达木小唱》,再比如“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说着说着竟背诵起来:“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枪!”“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我走遍了/我广大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啊,每一个地方/我的/每一个故乡……”一霎时,刚解放时初升的太阳,共和国的黎明曙光,上甘岭的焦土、血衣,…  相似文献   

12.
<正>雨后,小男孩在小路上发现一只蜗牛,他蹲下来捡起它,轻轻放进了草丛里。“别乱跑!”奶奶喊他。男孩扬起小脸兴高采烈地说:“我在救蜗牛。它在马路中间爬啊爬,太危险了,我把它送回家了。”奶奶觉得无趣:“蜗牛知道你救了它吗?”小男孩想了想,说:“它不一定知道。”奶奶问:“那你这好事不是白做了吗?谁会知道你救了这只蜗牛啊?”男孩立刻说:“我自己知道就行了。我救了一只蜗牛,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13.
正"王奶奶,您腿痛走路慢,您的孙子我帮您带到幼儿园去。""闺女,这几天都是你帮我带孩子上幼儿园,太麻烦你了。"这是农五师八十九团欣欣小区的王海燕和邻居王奶奶最近的一段对话。王奶奶家2007年搬到楼房,与王海燕结为邻居,每到有人过生日,或逢年过节,两家人都会聚在一起。今年3月的一天,75岁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9日,胡锦涛同志来到陕西省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村。“你是这个村子的吗?”胡锦涛同志问一位中年妇女。她说:“我是来走亲戚的,看看女儿。”胡锦涛同志笑着说:“我也一样,也是来走亲戚的,我是来看望乡亲们的。”听着这充满亲情的话语,村民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15.
任职期满     
再有两个月,我们王局长就要退二线了。这天,王局长把我这个办公室主任叫去,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郝啊,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下个月我儿子要结婚了,我想请你帮着张罗婚礼。""恭喜啊!我保证完成任务!"我打个立正说。王局长的儿子刚够结婚年龄,我想要不是王局长就要退二线,他儿子的婚事肯定不会这么仓促!于是,我按照王局长的叮嘱,制定了一份婚礼准备方案,交由王局长审核后,开始一项一项落实,预订花车、饭店、烟酒等忙活了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叫刘必富,我出世未见过父亲的面孔,两岁又离开母亲的怀抱。人家的孩子不是父亲驮着,就是母亲抱着,可我却是爷爷驮着、奶奶搀着。我时常追问爷爷奶奶:我的爸爸呢?我的妈妈呢?爷爷和奶奶总是哄我说:“爸爸出去苦钱给乖乖了,出去苦钱了……”  相似文献   

17.
福田奶奶不行了,可是头脑还清醒,推开窗,望着停放在院中的寿材,儿子正在涂油漆,已经涂得油光发亮了,能照出人影,福田奶奶还伏在窗台上,有气无力地沙哑着嗓子说:"成儿再油油……"儿子机械地挥动着刷子说:"妈,你说油几遍都成,保证让你老人家满意!" 福田奶奶为自己的后事想得可细啦,对站在炕前的儿子说:"我死了埋在你爹身边儿……"儿子点头说:"当然啦,还用你说!"福田奶奶又说:"你爹死时咱家穷垒不起坟,现  相似文献   

18.
【来信】
  我是一名来自外地的打工族。小时候,我跟父母、奶奶生活在一起。在一次车祸中,父亲走了,后来母亲带着我改嫁。前段时间,奶奶打来电话,说想让我给她养老。我感觉压力有些大,想咨询一下,我对奶奶是否有赡养义务?如果由我来照顾奶奶,那我的伯伯、姑姑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我叫赵英惠,现任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台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所在的台沟村,历史上就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在中学读书时,当地流传一首“穷台沟,富北沟,不穷不富福来沟”的民谣,大人说、小孩唱,同学们平时也念叨。我一听这套嗑,就觉得抬不起头:穷是耻辱,我不想穷;台沟穷,可我要富。为了变穷为富,20世纪70年代末,我就闯出了山门,进抚顺、跑沈阳,三下江南、两去广州,80年代中期,我就成了村  相似文献   

20.
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我在一次重要的职位竞选中,输给了公司里一个各方面都不太出众的毕业生。而她之所以能够击败我,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她的父亲是公司的重要客户。一想到这个理由,我就难以服气,回家后气呼呼地把这件事说给父亲听。父亲静静地听着,默默地吸着烟。等我讲完了,他才起身,拿起门后的锄头,对我说:"走,跟我到地里给豆子锄草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