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长征》2014,(11):35-35
“圈阅”是毛泽东生前阅文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在中国共产党内,首创“圈阅”的是叶子龙..叶子龙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关于“圈阅”的由来,叶子龙回忆道:  相似文献   

2.
“圈阅”是毛泽东生前阅文经常使用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内,首创“圈阅”的是毛泽东“五大秘书”之一的叶子龙。 1948年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随即发往全国。3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问起东北方面调查土改和讨论规定的材料来了没有。担任秘书的胡乔木回答说早就来了。毛泽东追问道:“来了为什么不及时送给我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生前阅文经常要在文件上画一个圈,即所谓“圈阅”。但是“圈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最近笔者看到一本叶永烈著的采访手记。作者采访过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王力(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武汉七二○事件中红级一时不久又成为阶下囚的王力),问到一些情况。王力说:“依我跟主席多年的经验,感到凡是主席只在文件上画了一个圈的(即所谓‘圈阅’),并不表示完全同意,只是大家赞成,他才同意的。如他觉得写得好,往往批:很  相似文献   

4.
平凡 《党史博采》2011,(9):15-19
1953年中共中央下发了一份文件,内容是关于中共中央主席秘书的任命。当时被任命为主席秘书的有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时称“五大秘书”。其中叶子龙是1935年到毛泽东身边的,至1962年离开,在伟人身边27年。  相似文献   

5.
1953年2月13日,毛泽东一家与机要秘书叶子龙一家在一起吃晚餐。毛泽东见人多,菜多,不解地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搞得这么丰富?”李讷抢先说:“爸爸,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夜。”饭后,毛泽东对叶子龙说:“明天我们出去走走,看过黄河了,这一次去看长江。”2月14日,毛泽东坐专列南下,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出巡。专列经石家庄、郑州、信阳,于16日晚到达汉口大智门站。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视察武汉。但毛泽东对武汉是很熟悉的,早在1918年他组织湖南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去北京时就路过武汉。毛泽东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那时长江也没有桥,武汉…  相似文献   

6.
游和平 《党史博览》2003,(12):10-13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生前曾明确要求,不要做寿。偶尔有几次,身边的工作人员出于真情,为毛泽东庆祝生日,也只不过是在原来的伙食标准上加一两个菜而已。党内外同志提出为毛泽东祝寿,都被他谢绝了。毛泽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叶子龙等人将公历与农历对照,核定毛泽东的生日为12月26日毛泽东的生日,据《韶山四修族谱》卷十五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即农历十一月十九日生。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叶子龙等人,从历书上查对,将公历和农历对照,核定毛泽东的生日为12月26日。毛泽东曾风…  相似文献   

7.
叶子龙,一个让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说熟悉,是因为他从1935年到1962年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工作,随同毛泽东从延安到中南海,在伟人毛泽东的历史上刻下了叶子龙辛勤工作的痕迹;说陌生,是因为他很少抛头露面,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极少有关他的宣传报导,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叶子龙的名字更让人感到遥远而神秘。  相似文献   

8.
"圈阅"是指领导审阅文件后,在自己的名字处画圈,表示已经看过。一般认为,文件"圈阅"始于王安石。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工作的需要,经毛泽东同意,正式建立了文件"圈阅"制度。由于简便易行,"圈阅"制度在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9.
叶子龙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他从1935年至1962年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长达27年。由于历史的和习惯上的原因,叶不仅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而且还长期负责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因而十分了解毛泽东。他以80多岁高龄,抱病写了一本回忆录。书中不但披露了许多重大事件的内幕,而且有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0.
1948年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随即发往全国。中央要求各地认真讨论并将意见迅速汇报中央。此后,毛泽东就等候关注着各地的反映。3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问起东北方面调查土改和讨论规定的材料来了没有。担任秘书的胡乔木告诉他说早就来了。毛泽东追问道:“来了为什么不及时送给我看?”叶子龙说:“大概还没有来呢!”可胡乔木说清楚地记得电文已经来了。叶子龙连忙去找,结果从文件堆里翻了出来。他见电文上画了许多钩,因为当时领导人阅看电报、文件后,就在头一页上画上…  相似文献   

11.
正1948年3月的一天,胡乔木找到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着急地说要查找一份中央工委关于土改的文件。叶子龙说:"工委的所有电报都是马上送给主席的,一刻都不能耽误,这你是知道的。"胡乔木说:"我也记得主席好像看过这份电报,但他说没有看到,还跟我发了脾气。"就在这时,机要室的电话响了。叶子龙拿起电话,毛泽东的声音传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生任用过很多秘书,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政务或是生活事宜。解放之初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主要秘书有四个人,人称“四大秘书”,后来到1956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毛泽东的秘书又增加了江青,于是此时,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陈伯达、江青都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人称“五大秘书”。由于受时代所限和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世风格,这五位秘书演绎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13.
“圈阅”是毛泽东生前阅文经常使用的符号.上行下效,至今各级领导也经常效法使用这种符号、比喻,在机关送给领导的文件中,领导往往在名字上打个圈,以示同意或者阅过.  相似文献   

14.
1941年9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毛泽东带着陈伯达等人,由保卫参谋叶子龙和蒋泽民跟随,去接见绥德地区一位积极抗日的国民党副专员,然后邀请这位副专员一起去大边沟青年食堂吃饭。在青年食堂前,毛泽东与那位副专员、陈伯达、叶子龙等先后下了车。早就聚集  相似文献   

15.
1.1974年春,毛泽东亲自提议邓小平率团参加第六届特别联大。王海容、唐闻生奉命组织起草报告。毛泽东当即圈阅。  相似文献   

16.
一 1971年10月4日,叶剑英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这封信在以往诸多出版物中均为传抄的片断资料且多有错漏.广州叶剑英史料研究会保存有这封信的手迹影印件,现将其公之于众,以利于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深入研究. 信封上有叶剑英“呈主席阅示”和毛泽东圈阅及“总理阅,交汪存”的笔迹.汪,即汪东兴.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共有26位秘书,其中江华、谢觉哉、叶子龙、周小舟、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李锐、戚本禹等为人所熟知。江华是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1928年上井冈山时便跟随在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  相似文献   

18.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4,(12):37-38
一上庐山,江青没有什么政务活动,主要是看风景   1959年7月24日,江青第一次到庐山.当时,毛泽东将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江青本来在北戴河休养,在那里等候毛泽东归来.她给毛泽东打过电话后,毛泽东让她坐飞机赶到庐山.那时江青并无实职,只能算是毛泽东的秘书.(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时,决定正式任命毛泽东的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人称“五大秘书“.……  相似文献   

19.
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任命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人称五大秘书。这样,江青有了一项正式任命,即毛泽东的生活秘书。此外,她还有两项职务,即中共中央宣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离开了延安,与陕北、山西之敌周旋,并指挥着全国各战场的战事,那是叶子龙他们收发电文最频繁忙碌的一段。叶子龙说:"那时期电文往来的确密集频繁,而且由于当时电报、文件发送的制度没有形成规范,还出现过一些小差错。然而也正因为发现了差错,我们设法防范,又建立了一些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