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薄一波同志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共和国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回到山西,与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成功地建立了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依托牺盟会和山西新军,采取“特殊的工作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党的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高度地统一起来,从而为山西抗战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薄一波,山西定襄人, 1908年出生。 1922年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读书。 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抗日前线的山西,曾有过由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担任会长而实际则由中共领导的抗日进步团体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曾有过中共同晋、察、绥三省政府代表、战地驻军及各界代表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还曾有过在中共提议下经阎锡山批准而成立的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为主的山西人民抗日武装山西新军。这些组织在中共山西民主革命史抗日战争阶段呈现出显著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和阎锡山当局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而不是阎锡山制定了新策略,请…  相似文献   

3.
罗晓红 《党史文苑》2010,(11):49-52
阎锡山接受中共代表薄一波的"约法三章",与中共建立了统一战线之后,的确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三年卓有成效的抗战。他为应付时局,放手让薄一波组建新军,推动了山西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阎锡山与中共在山西抗日战场上的三年合作,  相似文献   

4.
阎锡山接受中共代表薄一波的约法三章,与中共建立了统一战线之后,的确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三年卓有成效的抗战。他为应付时局,放手让薄一波组建新军,推动了山西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阎锡山与中共在山西抗日战场上的三年合作,可谓功勋卓  相似文献   

5.
李敏 《党史文汇》2006,(6):52-52
《党史文汇》今年第四期刊登的《共产党领导山西新军的历史经验》一文,如实地反映了山西新军的历程以及为保证党对新军的实际领导而对一些旧军官的反动行为进行斗争的真实情况。我作为山西新军决死队的一名老队员,看了很感亲切、很受教育、深有启发。山西新军中的决死队是薄一波等同志受党的委派组成党的公开工作委员会,与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后,利用这一形式组建起来的有别于山西旧军的一支新型军队。它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配合八路军在山西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将山西新军中的…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与薄一波曾同在白区工作,两人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6年,刘少奇赴华北,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当时,薄一波身陷国民党监狱,是以刘少奇为首的北方局将他及其他一些革命者营救出来的。出狱后,薄一波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以抗日活动家的身份与阎锡山建立上层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7日晚上,太原山西国民师范礼堂内人声喧哗,气氛热烈。牺盟总会正在举行欢送军政训练班王镛等13名东北籍学员北上抗日的大会。同一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阎锡山对战争是有预料的,他把薄一波请回山西和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成立牺盟会、办“军政训练班”,都是为应对战争做的准备。但阎锡山的嫡系们并不了解他的一番苦心,纷纷要求把薄一波赶走。当阎锡山看到东花园官邸跪了一地“请愿”的晋绥军将领时,大为恼火,他骂他们“目光短浅,糊涂”……阎锡山还是要用薄一波的。芦沟桥事变刚爆发,阎锡山就急…  相似文献   

8.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是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的山西公开工委在山西实施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成功实践,是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在山西以至华北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937年秋,山西军阀阎锡山在中共影响和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又称山西新军),1938年总兵力发展到26个团,编为四个纵队;共产党员薄一波为第一纵队队长兼政治委员,活动在太岳地区。新军名义上届阎锡山领导。1939年秋,阎锡山让薄一波参加他的“秋林会议”(陕西宜川县秋林镇)。一天早晨,阎锡山正在房中洗脸,薄一波走了进去。“你那个地方有没有共产党?”阎锡山一面洗脸一面问。薄一波很敏感地意识到,这是阎老西对他不放心,有意出个难题试探他。他很巧妙地答:“我怀疑我那个地方一定有共产党,对这个…  相似文献   

10.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广大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汗水,同时我们也要承认阎锡山为山西抗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由于阎锡山具有爱国抗日思想,并深知民众的伟力,他才能在自报求存中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在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没有阎锡山的贡献,这样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建立的。  相似文献   

11.
1936年9月,杨献珍、薄一波等同志经党的营救出狱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派遣他们到山西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并要求他们如无特殊情况,应该迅速成行.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建立特殊形式统一战线 ,是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局为适应华北寇深祸亟的形势 ,结合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对日态度的变化 ,创造性地贯彻执行瓦窑堡会议精神的英明决策 ,也是成功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生动体现。这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 ,在中华民族八年抗战中建立了光辉的历史伟业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今天学习和研究山西特殊形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及成功经验 ,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华北事变后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正确决策1935年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 ,使整个华北处于随时沦陷的危急之中。在…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初期,阎锡山采取"联共抗日"的政策,但随着战争局势的逆转,阎锡山开始从政治、军事、人事等方面"扶旧抑新",加剧新旧两派的矛盾冲突,并最终挑起了"晋西事变"。正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阎锡山逐步走上与中共摩擦的道路并最终导致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4.
王若飞被捕后,在归绥监狱关押了4年又8个月.1 936年7月,迫于华北的形势,主政绥远省的傅作义经与阎锡山计议,决定将王若飞解送太原,关进太原陆军监狱.薄一波和杨献珍等同志到山西后,中共中央北方局交给他们的一项任务就是要积极设法把王若飞营救出来.  相似文献   

15.
正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山西危在旦夕。在此情况下,阎锡山和薄一波协商组建新军,后经阎同意,先试建一个总队(团),定名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1937年8月1日,山西第一支新军决死队宣告成立。为确保党对山西新军的领导,把其建成真正的抗日武装,薄一波在组建过程中,经过对阎锡山邀其回晋并让其接办牺盟会和组建新军的深刻分析,向阎提出并经阎同意,在山西新军中  相似文献   

16.
山西新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但创立初期它在建制上隶属于阎锡山的军队系统,形式上“戴着山西帽子”、“说着山西话”,领着阎锡山的军饷,拿着阎锡山的武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情形,所以共产党对新军的领导,同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领导相比,不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许多不同,采取了许多特殊的办法和措施。这些办法和措施的有效运用和实施,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山西新军的绝对领导。实行特殊的政治委员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对新军的领导山西新军在建立之初,党中央和北方局就明确指出,要把这支部队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山西临时省委扩大会议旧址位于山西省霍州市邢家泉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于阎锡山在山西公开实行"清党",白色恐怖笼罩三晋大地,山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党团员和革命积极分子被捕,中共山西省委机关和领导人被迫撤离太原,中共山西省委改组为以王鸿钧为代理书记的中共山西临时省委。1928年2月,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在霍州市邢家泉村北顶庙秘密召开旨在贯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精神的扩大会议(史称霍州会议)。出席会议的有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又称"山西新军",是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战斗在华北抗日战场上的一支抗日武装。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迫于形势,接受了共产党人薄一波等关于组建山西新军的建议,并委托薄一波负责。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太原成立。同年11月,发展到4个纵队。其时,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二九师派遣大批军政干部参加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1月3日,三晋大地已进入深秋。中共代表薄一波一行冒着寒冷,带着中共中央的殷切期待来到太原,与“山西王”阎锡山等实现第一次会晤。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一直由军阀阎锡山统治,他控制了军政、经济等大权,形成比较稳固的地方势力.日寇进犯,他没有后退之地,蒋介石又借机想吃掉他.刘少奇看清楚阎锡山的这个处境,分析他为了自保,联共抗战是可能的.早在1936年下半年,就指示刚出狱的薄一波接受阎锡山的邀请,回山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把大批党员干部安排到牺盟会组织里,创建了“新军”.这些组织和武装,名义上都是阎锡山直接领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