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黄瓜每星期喝一次酸奶,草莓喝水“吸管”送到“嘴边”,南瓜每天同农民“聊聊天”……这些都不是童话故事里的情节。近年来,松江区在蔬菜种植领域不断提高“科技含金量”,提倡适度规模种植,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致富,涌现出不少取得成功的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向高端农产品的方向发展,而非普通意义上的种植”已成为一些菜农的种植“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马家沟村位于陕北安塞县,自1992年引进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以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民棚栽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这里已成为陕北地区最大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走进马家沟,听到的是一个个农民靠种植蔬菜、水果大棚而致富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赵莉莉 《创造》2002,(2):27-28
呈贡县是云南省闻名的花卉、蔬菜、水果生产、销售大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尊重农民的意愿,对农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重视引导、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对发展菜、花、果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2000年末,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3万亩,果园面积增加到7.8万亩,花卉种植面积扩大到1.029万亩。基本实现了“218l”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目前全县已形成了86个菜、果、花生产专业村,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化生产。至2000年底,全县累计投资1.614亿元,建成占…  相似文献   

4.
吉盟 《当代广西》2011,(1):31-31
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围绕优势抓规模、围绕质量抓标准、围绕产业抓龙头、围绕市场抓外销,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短、平、快和精细蔬菜种植,富川蔬菜在粤港澳和东盟市场的份额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潼南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重庆市西北部,幅员面积1594平方公里,琼、涪两江横贯全境,水资源充足。地貌以浅丘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春早、雨热同季的特点。农业发展条件优越,适合各类蔬菜生长。 2000年,潼南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8万亩,生产蔬菜32.7万吨,产值达到1.77亿元,其中基地镇乡种植面积已达6.3万亩,生产蔬菜13.5万吨,实现产值7155万元,仅蔬菜一项,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5元。一、潼南县蔬菜生产发展的特点 1.蔬菜基地规模大。桂林蔬菜基地已建成电力  相似文献   

6.
如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精河县结合本地实际,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2008年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明确了今年的三项重点工作:扩大枸杞种植面积,推广棉花节水灌溉技术和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精河农民栽种棉花已经有很多年历史,在获益的同时,大家对棉花种植技术也已得心应手,如今县委要对传统的棉花种植业进行调整,很多农民都难以接受。要想促进农民增收,不走出固有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的形势下,农民尤其是边远区县的农民增收更加困难。鉴于我市人多地少的情况,农民单靠传统的种养殖已难以维持生计。按每个农民一亩地计算,每亩可收玉米不过2000多斤,收入不过2000多元。除了种子、化肥等开支外,每亩收入不过1000多元。这与大棚种植蔬菜的收入相比,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  相似文献   

8.
县区政协     
《协商论坛》2009,(8):39-41
温县政协委员建议催动1·4万亩土地流转生金 本刊讯今年,温县番田镇众诚蔬菜合作社种植的1300亩高档精品蔬菜获得了大丰收。该合作社自去年9月至今已累计外销蔬菜1000多吨,销售收入600余万元,带动当地286户农民增收8000元以上。社长李立新深有感触地说,是政协委员的建议推动了土地流转,通过规模化种植,让自己和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从我家到县城共有十里地。但对三十年前的农民来讲,这十里地是如此漫长。 那时候农民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平时吃的粮食和蔬菜就不用说了,连红糖、菜油也都是自己种植和加工。没有特殊事,农民是极少到县城去的。  相似文献   

10.
走进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方营村,沿王闫路两侧整齐划一的日光温室鳞次栉比。温室内五颜六色的蔬菜娇嫩欲滴,前来采购蔬菜的车辆络绎不绝,运往南阳的各大市场、量贩、超市……靠着蔬菜产业发展壮大,带富了这里的一方乡邻。宽敞明亮的两层小楼,电视机、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彰显了村民们的富裕生活。然而,3年前,这里还是全乡有名的穷村。是什么原因让方便,发展蔬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村民们缺乏资金、技术以及政府的引导,宁可“捧着金碗要饭吃”,也不愿发展蔬菜种植。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多年来,村民们一直沿袭着单一、传统的粮食种植,收入低、增收难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22年前,河北省邢台市委老干部局挖下水道时,导致两户农民种植的蔬菜旱死,损失达5000多元。两户农民经过长达6年的马拉松上访和诉讼,邢台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赔偿500元。然而,区区500元,邢台市桥西区法院16年来未执行分文。如今,两户农民中的一户当事人已夫妻双亡,另一户当事人已由壮年步入花甲,他仍拿着发黄的判决书四处奔波,期盼着兑现法律白条。  相似文献   

12.
托克逊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求形式求实效,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多渠道引导农民走致富之路,效果明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向高效农业转移。托克逊县一直是种粮、棉大县,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为此,在“退粮还经”发展战略的统领下,全县小麦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2.2万亩。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增长,蔬菜、葡萄、西甜瓜、经济林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新增3991亩、5239亩、9804亩、4590多亩,棉花种植由单种变为套种,  相似文献   

13.
图说代表     
全国劳模、贵州省江毋县闵孝镇鱼良溪村县、乡人大代表杨再炼,鼓励农民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大力发展大棚西瓜、蔬菜、葡萄和各类养殖场。在他的带领下,该村现有养殖专业户9个、种植专业户45个、运输专业户19个、个体饮食业4个。2009年底,  相似文献   

14.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15.
龚勋  敖燕 《公民导刊》2007,(10):40-42
2007年6—8月。为了解《重庆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在全市贯彻实施的情况。进一步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重庆市人大民宗侨外委会同市民宗委在各区县自查基础上。深入万州、大渡口、壁山、巫山、奉节等区县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高山返乡农民发展的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其良性的发展态势为促进城乡统筹提供了颇具意义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菜贵伤民”或“菜贱伤农”不断重复出现,究其原因,除了气候异常、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健全、农民不合理种植、投机商哄抬价格等,缺乏蔬菜种植风险预警机制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地方稳定菜价的调控通常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信息预警和指导明显“慢半拍”,广大菜农对市场、销售渠道不能有效把握,  相似文献   

17.
以蔬菜生产名扬全国的山东省寿光市,现已有数十名菜农走出国门,躬耕欧美。寿光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流通市场。寿光荣农的生产技术水平,一直居全国领先地位。他们创造和发展的冬暖式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近几年已经随着成百上干的“寿光师傅”传遍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身怀绝技的寿光菜农走出家门以后,眼界越来越宽。1993年3月底,马店乡的10位青年农民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飞越大洋,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美国一位农场主合资种菜。当年,他们就获得8万美元利润。去年开始,他们又与当地华人合作,租赁了一家农场,雇用当…  相似文献   

18.
依托本地优势致富乡里的东郭镇,总面积85.8平方公里,人口8万。改革开放使这个镇的农业、工业、蔬菜林果业、畜牧水产业有了全面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已迈向小康之路。 东郭镇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脱贫致富的路子。在短短的几年间,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的收入年年增长,粮食实现了自给有余的目标。镇政府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时制定了发展商品农业的规划,先后在全镇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其中冬暖大棚、春暖大棚等保护地栽培4万亩,形成了四季长青的蔬菜种植基地。年产各类鲜菜2.1亿公斤,产品远销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20多个省市,年创产值近2亿元。栽培果树1.4万  相似文献   

19.
《中州统战》一条信息值千金编辑同志:被人们称为“科技信息迷”的河南省拓城县陈青集农民刘法强,在贵刊看到“生物农药将越来越走俏”的信息后,他结合当地实际,棉花、蔬菜种植面积大,因喷洒农药中毒的事时有发生,于是他就托乡统战委员轩心杰从商丘地区生物化学厂购...  相似文献   

20.
卢展明 《前进》2012,(2):51-52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长子县依托降水、气温、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的种植传统,以设施化为目标,以标准化为手段,积极集聚各种政策和要素,全力打造一流蔬菜生产大县,设施蔬菜成为全省的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