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出访缅甸。11月30日至12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缅事务特使米德伟的陪同下访问缅甸,这是56年来美国务卿对缅甸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希拉里宣布美将容许缅甸参与“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有关美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任务、性质与各种改革方案等问题,美国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对其基本情况以及由赖斯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些动向作一概述。 委员会成员: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 法定顾问:中央情报局局长(情报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事顾问)。 有关成员(总统根据需要指定):财政部长、驻联合国代表、总统办公室主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总统经济政策助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行政秘书。司法部长和国家毒品控制局局长受邀参加与司法相关的会议。 日常工作:由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负责主持。  相似文献   

3.
透视美国的“大中亚”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2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调整了国务院地区局的划分,将中亚从欧洲局并入南亚局,改名为南亚和中亚事务局,任命原国务院发言人里查德·鲍彻为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此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机构调整,而是反映出美国中亚战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明一个以阿富汗为中心,涵盖中亚和南亚的美国“大中亚”战略新框架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调整了国务院地区局的划分,将中亚从欧洲局并入南亚局,改名为南亚和中亚事务局,任命原国务院发言人里查德·鲍彻为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此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机构调整,而是反映出美国中亚战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明一个以阿富汗为中心,涵盖中亚和南亚的美国"大中亚"战略新框架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5.
美国寻求同拉美国家改善关系江时学1993年7月1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亚历山大·沃森为主管泛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的拉美政策班子终于形成。尽管克林顿入主白宫半年后才建成其拉美政策班子,但美国副国务卿克利夫顿·沃顿早在1993年5月的一次讲演中就指...  相似文献   

6.
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洛德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顾问罗伯特·休廷吉的陪同下,于1995年2月25—28日访问蒙古。访问期间,会见了蒙古国总统奥其尔巴特、总理扎斯莱、外长贡布苏伦,以及蒙古人民革命党和两个主要反对党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的负责人,并前往中蒙边境北侧200公里处的宗巴音,了解在那里与蒙古合作开采石油的美国德士古公司、阿尔卡勒公司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论坛     
太平洋论坛(Pacific Forum)是美著名保守思想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下属的一个以研究亚太安全问题为主轴的智库。近年来,随着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影响的不断扩大及该论坛前主席詹姆斯·凯利出任布什政府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该论坛的影响力正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8.
泛美危机与争取进步联盟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援助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重要内容。 1960年代美国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援助行动。美国政府及与官方关系密切的学者都声称 ,发起这一计划的起因是对拉美经济社会状况的关心。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林肯·戈登是联盟的设计者之一 ,在 60年代曾先后担任美国驻巴西大使、负责拉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他在 1980年代中期回忆这一计划的出笼时仍认为当时美国主要是出于积极的动机 :“希望这一对美国具有长期利益的地区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进步”,“对我和联盟的多数发起人来说 ,这些积极的期望是我们的行动背…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托马斯·多尼隆(Thomas E.Donilon)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国家安全顾问,以接替辞职的詹姆斯·琼斯。此前,多尼隆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召集拟定政策的副部长级会议,被华盛顿政治圈视为“跨政府部门协调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一系列关键岗位的人选提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施大伟(David B.Shear,又译为戴维·布鲁斯·希尔)的提名。2014年7月17日,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了施大伟的提名,施大伟正式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今年第2期介绍了小布什政府14名内阁成员情况,现将其他主要高级政府官员和白宫顾问介绍如下: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48岁,伊利诺斯州共和党人。拥有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和公共政策硕士学位。1985-1988年任当时财政部长贝克的顾问、主管国际金融政策的助理财政部长帮办等职。1989-1992年任主管经贸事务的副国务卿和白  相似文献   

12.
2014年4月29日至5月5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刚果(金)和安哥拉四国,这是他自2013年2月就任国务卿以来首次出访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克里此行的两大主要目标是:提升美国及其个人的外交形象,深化美非安全协作,强化美国对非洲安全事务的影响力;为2014年8月华盛顿美非峰会打前站并造势。在具体访非日程安排中,克里个人更偏重和平与安全事务,对非洲经济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西伯利亚研究》2013,(6):93-93
9月2日普京总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主持会议,宣布解除维克托·伊沙耶夫的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远东发展部部长职务,任命总统助理、前自然资源部部长尤里·特鲁特涅夫为政府副总理兼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负责处理俄远东地区发展事务。  相似文献   

14.
1994年5月18日,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及美国东西方中心主任、前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成员迈克尔·奥克森伯格访问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我院副院长步平、西伯利亚研究所所长徐景学、副所长陈日山参加了会见和座谈。 布热津斯基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乔治敦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曾发表过《大失败》等著作。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一年任卡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由于他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和美国人权及国家安全政策所作的贡献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交流》2007,(4):25-27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以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为团长的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代表团一行10人于9月23至30日访华。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交流》2009,(1):40-40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美国国防部科技委员会主席、前副国务卿威廉·施奈德为团长的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代表团一行10人于2月24日至3月3日访华。在京期间.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主持座谈.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上将、外交部部长助理刘结一分别会见。代表团还拜会了军事科学院和银监会。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赴福州、厦门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交流》2010,(2):39-39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罗伯特·麦克法兰率领的美对外政策理事会代表团一行10人于2010年5月30日至6月5日访华。  相似文献   

18.
"非洲-中国-美国三方对话会"由南非布伦特斯特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和美国苏利文基金会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9.
大事综览     
2005年1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布什宣誓就职,赖斯出任新国务卿。20日,布什总统第二任期宣誓就职。28日,赖斯宣誓就任美国新国务卿。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布什在第二任期内其强硬的对外政策不会改变。日本《读卖新闻》22日报道称,布什的就职报告宣扬“扩大自由”,称实现世界和平的惟一道路就是“把自由扩大到全世界”,应“发起世界性反暴政运动”,明确表示美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世界范围内铲除专制体制”。为此,美国将在世界事务中扮演更为咄咄逼人、更富有“革命性”的角色。英国《卫报》22日报道称,布什试图通过“传播民主”来建立世界…  相似文献   

20.
2012年6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香格里拉对话会美国抛出“亚太再平衡”战略。l-3日,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亚洲安全峰会)在新加坡举行。会议设定五大议题,分别是美国的亚太防务政策、保护航海自由、保证地区稳定、网络战等新型战争形式以及亚太和全球防务挑战。会议期间,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演讲中抛出“亚太再平衡”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