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夏正标  沈勤 《德国研究》2001,16(4):50-56
本文主要以德语成语为对象 ,探索如何更好地理解德语成语。试图通过德语成语表现形式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文化背景信息 ,去发掘一些德语成语的文化价值。本文提供获取德语成语文化背景信息的三大途径 :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用词 ,成语的结构 ,具体分述德语成语来源的各个方面 ,用词的象征意义和特殊手法 ,以及结构上的固定词偶。  相似文献   

2.
严莹 《德国研究》2007,22(3):61-65
如今德语中的英语现象比比皆是.本文从当今德语(侧重于大众语言)中的英语现象出发,着重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来阐释这一现象,并介绍德国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不同的看法,同时介绍德国语言协会的一些相关举措,希望对国内的德语学习者以及德语教学中处理英语外来词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语词汇在德语中的应用郭鼎生时代在前进,语言在发展。由于现代工业的急剧发展,各国的经济、文化、思想交流更趋频繁,各种语言相互影响增强,英语明显地影响了德语。英语大致以下述三种语育结构形式使用在当代德语中:(一)英语完全代替德语(Nullsubstit...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德—汉(—英、—俄、—日)辞典中,专业术语的跨文化问题。指出如何注意德语语种的一些文化特征,如何弄清德文专业术语的确切区分。同时,还强调论述了开展多语种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谢宁 《德国研究》2010,25(4):70-75
奥地利德语是欧洲德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与德国接近的地缘因素,它与德国德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但总的来看,奥地利德语仍然属于德语语言的民族性变体,而不是独立于德语的所谓"奥地利语"。它与德国德语、瑞士德语构成德语语言的三大变体形式。奥地利德语和德国德语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这种差异是德语语言在德国和奥地利两国的民族性变体差异,并不能将其视为错误。  相似文献   

6.
陈晓春 《德国研究》2010,25(4):65-69
德语虽然目前是欧盟的工作语言之一,但随着英语的不断普及和欧盟的东扩,有着被弱化的可能。另外,欧盟成员国里学习德语的人数也在大幅度下降,这对德国在欧盟的地位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对此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外来语是不同语言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也是不同民族间交流来往的见证.日汉两民族在与外族交往的过程中,或直接借词或通过译词的方式接收外来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词汇体系.文章对日汉外来语的历史发展和吸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异同,为日汉外来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联邦德国的德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联邦德国的教学大纲规定 ,德语就像其它的几门学科那样 ,学生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要学习到高中毕业。德语课在小学里的 1至4年级是按照以下这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安排的 :1 语言教学2 低年级基础阅读3 正确书写课 (写字课 )在学校里德语是作为普通的教育课来上的。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里学生学习怎样向大家作一个小报告或者叙述一件事情。课堂教学往往是采用游戏的形式。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上课时让他们向班里的同学相互介绍并且互通一些所知的情况。教师首先鼓励学生有信心地单独站起来就某一个题材…  相似文献   

9.
语言不仅是经济交往和科技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不同民族之间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通过交流达到理解的钥匙,是各种文化相会的一种重要媒介。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交流和发展,德语作为一个发达地区民族的语言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一、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0.
宋健飞 《德国研究》2006,21(3):F0003-F0003
2006年6月2日晚7时,170余位中德文学翻译爱好者和嘉宾欢聚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二楼会议厅,参加正在这里举行的首届德-汉、汉-德文学翻译大赛颁奖仪式暨余华、Kracht作品朗诵会。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教授亲临颁奖仪式,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博士、德国歌德学院秘书长Knopp博士、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姜锋博士等嘉宾出席了这次活动。万钢校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兼德国学术中心主任朱绍中教授、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和姜锋副司长分别发表讲话,对此次翻译比赛的圆满成功及获奖译者表示衷心的祝贺。中国作家余华和瑞士德语青年作家Christian…  相似文献   

11.
德国的欧盟语言政策:从边缘化到重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3,18(2):31-37
本文追溯了德国政府对于德语在欧盟机构的地位问题从边缘化到重视的历史演变过程 ,揭示了德国政府对外语言政策方面的价值观转变动因 ,通过翔实的事实印证了德国为提升德语在欧盟机构中的地位所做的工作 ,分析了这些努力带来的效果 ,并阐述了笔者对于欧盟语言机制模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金秀芳 《德国研究》2005,20(2):50-54
德语作为外国语(DaF)在教学上具有悠久的传统,但作为学科,DaF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专业关联出现在德语地区.创立这一学科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语言教师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德语语言课程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该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目前在德国高校中的情况,阐述了其基本内容、学科的重要性和重点.最后展望了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谈谈在德语水平测试中做“文章阅读理解问答题”的技巧陈明浩文章阅读理解是德语水平测试中笔试的内容之一,其成绩占笔试总分的三分之一,阅读能力与听力一样,是一种语言的接受性技能,不过,它涉及的不是口语,而是书面语。考生通过对其文字、符号、语法、语义,修辞进...  相似文献   

14.
来炯 《德国研究》2004,19(2):46-51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德语笑话常常不能让中国人发笑的原因,探讨怎样从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出发更好地理解德语笑话,揭示出只有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充分认识语言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国内现有的五种大中型法汉双语词典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发现共同存在的问题如下:1.中文对应词与源语词的所指意义的内涵与外延不同;2.忽略了两种语言在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3.混淆了源语词的所指意义;4.拼写和语法错误等。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如:提高编撰人员的素质,改变传统双语词典的释义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德语教学的辅助形式──同济大学外语教学电台德语广播郑春荣同济大学的德语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有着众多的补充形式,例如:语音室教学、录像课、德语电影、德语的学生报和大学德语电台。在这些辅助手段中,德语教学电台尤其在锻炼学生的德语听说能力上有着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法国研究》2000,(1):3-3
本刊讯:2000年3月20日,由法国驻汉领事馆总领事尚多礼先生安排主持,法国民间故事家让·贵荣先生在武汉湖滨花园酒店举办了别具一格的故事会。武汉地区三百多名法语师生及外教、专家、留学生应邀参加。贵荣先生集内容、口技、表演于一体的演说令与会者大开眼界,博得了听众的热烈欢迎。翌日,贵荣先生前往武汉大学法语系举办题为“戏剧表演”的专题讲座。法语系师生随后就法国说书人的方方面面与贵荣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次活动为武大法语系学生学习法语增添了色彩。法国民间故事家来汉献技  相似文献   

18.
宋健飞 《德国研究》2001,16(4):47-49
2 0 0 1年被欧盟和欧洲理事会一致定为欧洲语言年 ,旨在促进欧洲公民学习掌握多种语言 ,以利欧盟内部机构的顺利运转和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扩大。德语是欧洲最大的母语之一 ,欧盟 1/ 3的公民可以通过德语相互沟通。随着欧盟的东扩 ,德语在欧洲范围内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其地位之重要亦将为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9.
欧盟多语政策与欧洲文化多样共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欧盟多语政策,人们自然想起欧盟的多官方语言机制。该机制起源于1957年欧共体成立时,当时的四种官方语言(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荷兰语)被赋予平等的政治地位。欧盟在2004年东扩以前,成员国有15个,官方或工作语言有11种,分别为丹麦语、德语、英语、芬兰语、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荷兰语、葡萄牙语、瑞典语和西班牙语。  相似文献   

20.
来炯 《德国研究》2007,22(2):72-77
本文从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考察近年来德语语言中女性歧视现象的消除和改变,捕捉现代德语在这一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并探讨这些变化给人们日常交际带来的结果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