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卫智 《黄埔》2012,(6):11-13
卫立煌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抗日战争期间,他支持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抗日,与八路军友好相处、携手抗日,他是到访延安的国民党最高官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43年11月,卫立煌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指挥远征军一举击溃滇西和中缅边境日军,  相似文献   

2.
周强 《黄埔》2013,(5):71-71
李正义,湖南湘乡人,生于1911年11月,现年102岁,黄埔高教班十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滇西反攻战役等。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第十六军官总队担任区队长、中队副、上校中队长,昆明市晋宁县副县长、警察局长等职。1949年参加卢汉将军领导的云南和平起义,1957年被错判,1980年平反,后退休,现居住在昆明市龙泉路文  相似文献   

3.
王忍 《黄埔》2015,(2):57-58
在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罗文山将军动情地说:"戴安澜将军是我父亲的袍泽战友,也是我们远征军的骄傲,更是我们黄埔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其实,罗文山先生的父亲罗友伦将军也是一位抗日名将,曾参与了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并先后担任第5军代理参谋长、第49师师长、第200师师长,经历了同古保卫战、腊戌保卫战、穿越野人山、光复腾冲等多场重大战役,为远征军最后成功解放滇西,完成战略大反攻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治熙 《黄埔》2012,(3):24-26
抗日战争时期,陆军七十一军新二十八师属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战斗部队序列。当时我任新二十八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亲自指挥和参加了攻击松山、反攻龙陵抗日大战。此次战役自1944年3月拉开序幕,于同年8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一切都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5.
这个秋天的腾越大地,山河肃穆。抗日战争期间入缅作战为国捐躯的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骨灰回归阔别60余年的祖国。人们聚集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隆重举行忠魂归葬及远征军纪念碑、纪念雕像、中缅印战场图片展揭幕仪式。祭奠英灵,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2,(3):18-21
在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大大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7.
李道生 《今日民族》2004,(11):42-45
怒江州的近代史是一部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用大刀、长矛和弩弓与全副武装的侵略者展开英勇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从93年前震惊中外的“片马事件”到62年前惨绝人寰的“栗柴坝大惨案”,从救助远征军到支援抗日大反攻,怒江各族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奋战,靠军民团结的力量,赶走了侵略者,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正气歌。片马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的一个镇。那里不仅山河壮丽,物产丰富,而且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它位于中国、印度、缅甸之间,是印缅通向云南的陆路捷径,也是我国西南的重要国防前哨。因此,英国在并吞缅甸…  相似文献   

8.
程利 《前沿》2011,(10):160-162
日本进攻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失败后,希望南进解决中国问题。1942年5月,日军入侵云南滇西地区,妄图实施从西南夹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战略。因为日军兵力不足等自身的不利条件,远征军顽强作战,战略战术得当和云南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援,致使日军进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战略破产。  相似文献   

9.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为充实和积蓄力量,1942年8月,滇西干训团正式成立,地点在云南大理三塔寺。干训团的教育方针为"对滇西青年施以三民主义的政治教育和必要的军事训陈,培养他们成为保家卫国的干部",训练期为一年,训练课程为政治、军事并重。先后参加培训的2千余名学员为后来远征军反攻缅北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却少有史实记载。  相似文献   

10.
陆桂生 《当代广西》2005,(18):44-45
1 抗日的星火闪烁在高境山上 1944年冬,我国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这时,日军急欲打通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通道,以抵消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败的颓势,于是在中国战场上作困兽之斗,发动一波波攻击。随着长沙、衡阳失守,桂林告急的恶讯传来,人口不足五千但相当繁荣的家乡来宾县大湾乡,也发出紧急疏散的通告。  相似文献   

11.
松山攻坚战     
1943年10月,我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第七总队步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远征军第八军荣誉一师二团三营重机枪连任少尉排长。当时该军驻云南文山,防守滇南中越边境。1944年春,远征军总部展开了滇西大反攻,声援配合我驻印度和缅甸远征军的作战,坚决打通中印、中缅交通线。  相似文献   

12.
沙平 《八桂侨刊》2004,(6):56-56
1943年10月,史迪威将军率10万中国驻印远征军向缅甸日军发起大反攻,以雪当年兵败缅甸之耻。为配合史迪威的行动,1944年5月6日,由卫立煌将军统率的20万国内远征军亦向盘据滇西一隅的日军发起强大攻势:先是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的数百架战斗机、轰炸机组成的强大的战斗机群,卷起一天飓风,向怒江西岸呼啸而去,俄顷,在被日本吹嘘为“滇缅路上的直布罗陀”的松山、“东方凡尔赛”的高黎贡山,冲天升起的烟柱汇成一天血云,死神开始向日军张开了翅膀,滇西大反攻的序幕打开了!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派遣一支由陈纳德将军统率的空军,驻扎在中国重庆。其飞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得最高,航程最远。他们的任务是对日本作战,经常去轰炸日本本土,并与中国远征军配合对侵缅日军作战,  相似文献   

14.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广西沿海,日军的暴行极大地激发了广西沿海人民的抗战热情。广西沿海人民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军队做好应战准备;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人民抗日武装;展开了几次对战局有影响的战斗,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利用处于桂越国际交通运输线上的海上进出口的优势转运抗战物质。广西沿海人民的抗日活动带有国际性、联合性、灵活性的特点。广西沿海人民的抗日斗争打击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的阴谋;遏制了日军在广西的扩张,为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支撑我国西南后方的抗战起到一定作用;促成各种抗日力量的团结协作,涌现了一批英勇抗战的队伍和爱国志士;在斗争中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在广西沿海地区的早期武装,为配合全国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朱清如 《黄埔》2013,(6):4-6
1938年10月,日军以伤亡10万兵力的代价,相继攻克广州、武汉等地。由于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主力未被消灭(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甚至从未吃掉过中国一个完整的师),加上日军作战区域过于广阔,兵力不足问题显露,所以,日军不得不停止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此后,中国抗战进入与日军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也同时出现两个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一个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16.
安继炎 《黄埔》2007,(3):30-30
自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先后占领并封锁了中国沿海港口。1942年5月再以其三十六师团自缅甸入侵滇西龙陵,切断中国惟一可获外援的滇缅公路,使抗日作战倍感艰难。因此抗战必须反攻,反攻又以打通滇缅公路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四、"七·七"事变后,大连历史人物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七·七"事变,日军全面进攻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全民族抗战开始。当时大连虽在日寇严密控制之下,但大连历史人物的抗日活动却极为活跃,在全国的表现也极为突出,他们的抗日功绩至今为中国人民传颂。(一)抗日英杰辈出,功居抗日前线。在抗日战争中,关向应、董秋农、赵庸等大连人都是全国著名的抗日历史人物。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曾任八路军一二O师政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始终在抗日前线指挥作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师长贺龙一起,率部…  相似文献   

18.
萧华 《春秋》2015,(3):4-9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互相呼应配合,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大反攻的时候,山东又是我进军东北的重要基地之一,它的战略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八年抗战期间,富于革命传统的3800万山东人民和英勇的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生死,共患难,粉碎了日军无数次“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千百次进攻,用鲜血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19.
钟爱国  崔铁  吴涯涛 《台声》2014,(7):66-71
<正>云南腾冲,一个毗邻异域的西南边陲小县,6月多雨时季,12日这一天却天朗气清,安宁平静。这一天,600多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回家"了,70年前他们出国远征,抗击日寇血洒缅甸,忠魂难归故国。这一天,英烈们的部分遗骸和墓地的圹兆土(墓地泥土)分装于24个骨灰罐,归葬于腾冲国殇墓园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这一天,这600多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终于叶落归根。  相似文献   

20.
王权裕 《黄埔》2013,(1):35-37
1942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缅甸,企图截断我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以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的中国远征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副长官,受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史迪威将军的节制,浩浩荡荡,入缅参战。当时,我在第五军所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炮兵营第二连当排长。部队由云南的楚雄运入缅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