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份制这种经济现象,西方国家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古希腊、古罗马就曾出现过类似当代股份制的经济组织。但是,作为现代意义的股份制却是启蒙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它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壮大、成熟的。股份制经济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提供了巨额资金,创立了经济基础。因此,如何认识和评价股份制的社会性质,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存有异议。正确认识和评价股份制的社会性质,应从三个方面研究和考虑。第一,应把股份制同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区别开来。西方国家的股份制经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是资产阶级的本性,因此给股份制经济带  相似文献   

2.
王卫斌 《廉政瞭望》2009,(10):39-39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高举股份制,推动苏区经济建设的车轮滚滚向前,搬起股票金砖砸碎国民党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经济锁链,硬是尝足了甜头……  相似文献   

3.
股份制改革理论是我国经济学家探索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对于我国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华 《探索》2002,(1):13-16
私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如民族资奉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工商业、私营经济、私人经济,等等。但从40年代始,毛泽东更多地使用“私人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的概念。中国的经济是在与私人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曲折发展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得失存亡与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判断和中国国情的分析认识密不可分。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嬗变在苏区和革命根据地要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社会需要资本主义经济有一个广大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要对资本主义经济由充分利用转向要逐步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和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是客观的、全面的科学分析.在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存在两条实现道路,第一条道路是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的政治斗争,另一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演变,如股份制的发展向"联合的生产方式"转变;在资本主义历史地位问题上,除众所熟知的异化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贫困化理论等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批判之外,马克思的"政治解放"理论却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作出很高的客观评价;在资本主义历史遗产问题上,马克思认为类似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继承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还要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的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和平与发展问题给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处于颓势、而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盛势的现实情况下,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个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是一个前提性命题。只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有个正确认识,才能解决新形势下科…  相似文献   

7.
经济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毛泽东在我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从理论上全面阐述过利用资本主义问题,奠定了我们党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刘少奇在研究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过程中,阐发和补充了毛泽东的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张闻天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论述了我国革命各个时期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在许多方面发展、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辨析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重点在于辨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叫作“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在认识论上混淆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关系的不同层次,将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有用东西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方法,错误地看作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把我国列入“国家资本主义”行列,是由于概念混乱,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概误认为就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曾设想过,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将在西欧先进国家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示范和帮助下,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地接力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个设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李新 《前线》2014,(2):74-75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深刻而急剧的变化,迫使人们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做出反思,囿于理论上和方法论的局限性,古典经济学面临困境,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劳动价值论迫切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资本论》诞生了。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国一直强调要防止经济陷入“权贵资本主义”泥潭,但由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滞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松懈,“权贵资本主义”的存在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并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下大功夫,努力消除这一现象,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2 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 ,使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上的变化又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资产阶级的构成比较单一 ,主要是工厂主、商人和银行家。在现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等种种因素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从而也使资产阶级内部结构出现了某些变化。组成现代资产阶级的 ,除了传统的大资本占有者 (传统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二战以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在总体上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新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垄断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的差距,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而垄断的进一步发展则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这种不平衡发展促使了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榕局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并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杨民刚 《理论学刊》2003,1(3):21-24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因素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母体中孕育和产生,突出表现为合作经济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扬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股份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形式;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计划调节已使资本主义生产向社会主义的"有政府"状态转化;福利制度的社会化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现成模式.以此为前提探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处理等理论和现实问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后新的时代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及实践对策,突破了传统观念,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告诉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前提是正确估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勇于面对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形势;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目的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赵明昊 《求是》2012,(13):64
当代资本主义正面临着种种困境,主要有三:第一,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看,冷战结束后的20余年间,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新挑战。这是西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历的第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危机。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经  相似文献   

16.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反全球化运动正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新危机的真实写照,它客观上向资本主义提出了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新课题。资本主义为挽救自身命运所做出的自我修正也在客观上构建着新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今天,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日益膨胀,利润的来源越来越以虚拟经济为主,金融资本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朱炳元的文章《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加速金融化和虚拟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正呈现出经济加速金融化、金融资本虚拟化、实体经济空心化、日常消费借贷化、国家运行债务化、人民大众贫困化等六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平 《红旗文稿》2012,(7):22-25
2012年1月,达沃斯论坛的第一主题就是"重塑资本主义",表明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其实,早在2008年1月,比尔·盖茨等就发现了资本主义存在的严重弊端,他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发言中,提出了"创造性资本主义"的设想。此概念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由兴到衰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困境,即“经济冲动力”充分释放之后个人欲求与公共责任的矛盾,并提出了以回归宗教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重塑路径。而通过对韦伯和贝尔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研究理路分析得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同样存在困境,即以“宗教冲动力”为核心的伦理价值缺失和以“经济冲动力”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形成,需要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苏美莉 《世纪桥》2015,(3):31-32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讨论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伦理亲和关系的同时也为我们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韦伯打破以往将经济增长起源问题局限在经济学领域的传统,在经济以外的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寻找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