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策》2013,(6):94-95
科技部近日正式发文,批准最新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我省襄阳、宜昌联袂入选。科技部表示,将支持包括襄阳、宜昌在内的全国12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发展布局、考核评价等方面,为试点城市创造良好条件。试点城市要把  相似文献   

2.
何春明 《群众》2024,(2):27-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是沪苏两地首个省级政府层面合作共建园区。集聚区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由上海临港集团作为开发主体,实行“管委会负责行政管理服务,开发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开发建设及招商引资”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近年来,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基建、新农业“三新”产业,充分发挥沪苏合作优势,努力建成符合高起点战略定位、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产业融合集聚区、机制创新试验区,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首批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服务中心地级市中心”和“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  相似文献   

3.
张廷银 《人民论坛》2020,(10):74-75
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集聚体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最终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产业集聚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的最初诱因、人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重要保障、成本优势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动力、创新网络则是产业集聚的制度基础。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推动者,政府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可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创新制度体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聚集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引领区域创新的“头雁”。本文运用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以及人力资本高级化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且这一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人力资本高级化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高级化间接影响区域创新绩效,其中人力资本高级化存在中介效应,其部分中介效应占比约为15.78%。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通过探索高技术产业集聚具体实现方式,切实提高高技术产业集聚质量和效益;(2)通过高技术产业集聚,搭建更多优质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打造支持区域创新发展的人才高地;(3)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利好政策,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有利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人力资本高级化与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多维良性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20,(1)
正激光产业"源"在湖北、"芯"在武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国家激光产业化基地、国家光电器件及激光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目前集聚激光企业200余家。但在2018年全国激光产业总销售额中,武汉仅占24%,位居第二,与曾经产值占全国半壁江山相比,已经失去全国激光产业领域"龙头老大"的地位,面临诸多挑战和危机。一是政府支持效能递减,激光企业纷纷外迁。2000年前后我省举全省之力建设中国光谷,激光产业蓬勃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政府  相似文献   

6.
推进产业集聚提高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形式,也应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湖北县域经济要取得发展,需要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基础上,从营造社会氛围、实施发展战略、形成有效机制、采取引导政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姬军荣 《求索》2013,(11):235-237
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有研究文献对于产业集聚动因从分工、外部性、区位选择等角度进行了解释,但并未揭示出产业集聚演进的根源。文章基于知识分散化、片段化的社会现实引入知识分散理论,指出个体进行知识互补和整合行为推动了区域产业集聚的萌芽与发展;不同企业在特定专业方向的知识积累导致分工深化,知识溢出和流动激发集聚区内企业持续创新;在制约机制缺失情况下仿制和假冒会导致知识价值降低,引发集聚衰退与转移等现象。为此,政府应重视区域知识的增加与流动,并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来推动产业集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协天地》2010,(8):17-17
——制定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制定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有序发展。要优先保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土地供应,吸引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向功能区集中、向园区布局集聚,促进工业产业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9.
《人大论坛》2010,(3):7-8
“为促进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08年2月,国家决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建设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24个行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其中,贵州省安顺市被确定为国家民用航空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是全国4个同类行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标志着安顺航空城建设正式纳入国家级计划。”接受记者采访的全国人大代表姚晓英介绍。  相似文献   

10.
王明珠  吴瑾  沈亮 《群众》2014,(1):63-64
文化产业集聚是产业集聚普遍规律的表现,而文化产业园区是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纵览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无不经历了“文化企业-产业同区-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过程,文化产业园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经济形势下,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集聚产业发展力量,实现文化产业上扬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推动江苏文化产业园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提升我省文化产业规模和能级的主力军,已成为我省推动文化建设工程、冲刺文化强省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颢。  相似文献   

11.
许德友 《岭南学刊》2012,(3):18-24,66
对外开放是塑造国内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产业自身的特征也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以我国29个制造业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考察对外开放和产业特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可知:对外开放能显著地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企业平均规模、劳动密集度、国有资本比重等产业特征也能促进制造业产业的集聚度,高税收特征的产业其集聚度会弱化。  相似文献   

12.
由于欠发达地区乡镇产业集聚的特点,政府在产业集聚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行为影响着产业集聚发展方向,政府的有效支持是产业集聚成长的重要力量。陈家坊服装产业集聚兴衰的案例充分证明,健全政府调控机制,优化政府行为,建立并完善乡镇产业集聚的支持体系,就能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最终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现代化。因此,优化政府行为,应该成为促进乡镇产业集聚成长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夏兰 《求索》2012,(9):229-2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业界及学术界的共识,研究如何优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提高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各省都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许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本文首先通过要素集聚速度指标从总体上分析生产要素是否形成了向高新区集中的趋势,然后多次运用区位熵系数计算了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度,从而分析高技术产业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以期为我国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即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其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化的特性;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5.
产业区域转移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也是当前我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难题的重要战略支点。综观产业区域转移的四次全球性浪潮,对国内外产业区域转移研究的源起、发展与趋势进行回顾、梳理,可以说,从产业集聚、跨国公司、梯度理论及价值链等四个视角来对产业转移问题进行研究是当前的主要趋势,这些理论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不同侧面,也在各国的政策实践中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然而,产业集聚视角、跨国公司视角、梯度理论视角等更主要的是从产业转移的方式、载体、模式等方面来进行的一种事实描述性研究,没有深入探求其内部的机制和根源。而价值链的视角从历史上讲,是产业转移研究传统的延续,但是随着价值链理论从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区域价值链、到产业间边际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再到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价值链的不断深入,到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邹红  金雯 《群众》2008,(9):51-5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独特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依靠其内部的联系网络,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可以有力地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就是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有效地提高了本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对于江苏而言,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以下明显的好处: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的产业集聚与东北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欣 《长白学刊》2006,(2):64-65
网络化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横向的集聚网络有利于拓展企业合作的空间,纵向的集聚网络有利于企业间信息的交流和扩散。但是在东北地区网络化的产业集聚明显不足。因此需要从企业、产业集群和政府三个层面加强东北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系,以集群网络的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8.
田静 《求索》2014,(11):110-115
在新古典经济学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成果上,在假设人力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市场转移成本植入到产业空间聚集演化研究框架之中,研究了人力资本流动及企业市场转移成本对产业空间聚集演化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产业集聚空间演化受人力资本区域流动的影响,而决定人力资本是否流动的动因在于,人力资本迁入地是否能够为人力资本创造额外利润提供尽可能的制度环境与社会环境;企业的区域转移不仅有利于迁入地的产业集聚,还将提高迁出地的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整个经济系统的社会福利;由于市场转移成本的存在,区域经济贸易自由度将减小,进而弱化区域产业集聚能力。这些研究结论将于我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有益。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早已有了自己的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部崛起"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武汉地区相关区域产业实现集群式规模发展,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光谷经济圈作为武汉地区现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地,对其发展轨迹的研究,有助于武汉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武汉成为国家创建"两型社会"试验区后,光谷内光电子产业及环保等相关高科技产业,必将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一、加强微电子产业和光电子产业的融合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和攻坚期。工信部预计,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到2015年将达到12000亿元,特别是,近期国家在到2020年的几年里可能投入1千亿元,正考虑把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汉作为试点示范城市。这对于湖北省和武汉市是非常好的机遇,理应作为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