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丽 《协商论坛》2011,(11):48-49
中国的保障房建设正在大规模启动实施,需要参照国际经验来进行保障房制度的设立、纠错与改进,促进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平稳运行。近日记者分别就各国保障房建设与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其中正面和反面的经验教训都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管道燃气具有安全、节能、环保、便捷的优点,发展管道燃气是一项惠民工程。目前南平市建设的保障房尚未完全配套管道燃气,建议将管道燃气纳入保障房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提高保障房的品质,充分体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态度。——南平市人大代表徐水宾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我国对保障房建设非常重视,可以用“投入多、品种多,面积大、困难大”这十二个字来概括目前我国保障房的基本状况。“投入多”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资金和精力方面投入比较多;“品种多”就是保障房建设的种类不断增加,现在大概有四种类型,基本解决各类困难群体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林峰 《时事报告》2011,(11):44-45
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正以创历史纪录的规模进行着。在2010年580万套、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相继落地实施后,政府更提出了今后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将1/5的城镇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的庞大计划。  相似文献   

5.
《今日上海》2013,(1):12-12
近期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获悉,上海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已经中央批准实施,贷款总额度约ll3亿元。除商业银行贷款外,上海还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扩大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6.
【核心提示】保障房建设,释放的是政府对民生的殷殷关怀之情,抵押的是政府信用,政府守"德",保障房才能成为德政。近年来,最美保障房的频频出现,源于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改革,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保障房全过程代建开发模式,确保保障房建设速度和品质同步提升,把民生工程切实建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优质工程,形成了以杭州市政府部门和绿城管理集团合作为代表的"杭州样板"。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09,(9):5-5
据人民网北京8月13日报道获得保障房后并非“一旦拥有,天长地久”。正式施行中的全国第一部社会保障性住房地方性法规——《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从规划到建设、从申请到分配、从使用到退出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条例》根据过去的实践对“退出”机制做出详细规定:已取得保障房后又拥有其他住房的,应主动申报并退出保障住房,退出的保障房由市有关部门按规定及合同约定回收或回购;承租保障房的,如果家庭、收入、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也应主动申报,接受再次审核。如何处罚申报不实骗取保障房、出租转租经营转让保障房等行为,《条例》都做了具体规定。除了可以进行罚款,因违反规定被取消申请轮候资格或者收回房屋的,更将受到“五年内不得再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重罚。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小康》2012,(10):8-9
正专家点评保障房再反思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主任冯长春今年保障房建设速度快于往年,但是有关保障房建设反思依旧很多。由于地方保障房资金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所以在各地方上报的保障房数量中,有一半是单位企业建房,这种建房最容易沦为福利分房。有的学者建议将小产权房也  相似文献   

9.
许筠 《群众》2013,(12):I0046-I0048
保障房是政府为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是一项解民困、得民心的工程。但当前一些地方的保障房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形成了“有人没房住、有房没人住”的尴尬局面,出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保障房在“晒太阳”的情形。让保障房不再“晒太阳”,  相似文献   

10.
国内·部委     
《创造》2012,(4)
住建部:保障房建设须按月通报 3月22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按月公开保障房开工和基本建成(竣工)情况。  相似文献   

11.
贾康  孙洁 《传承》2012,(3):82-82
当前,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艰巨,所需资金很大,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保障房建设必须积极引导、拉动社会资金参与,才能顺利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今年将进入保障房分配的高峰。公平分配是“生命线”。保障房面向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如果建好后分配不合理,就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从而失信于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1,(9):54-54
保障房建设任务繁重,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困难群体的房子靠市场永远解决不了,必须政府解决,而且是赔钱解决。他大体算了一下,“十二五”期间要解决保障房问题,当地大概得赔1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16,(8):32-34
一首政兴民顺的保障房和谐曲,缘何在不少省市落地时荒腔走板? 从国家审计署了解到,在连续3年跟踪审计的基础上,2015年11月~ 2016年3月,国家审计署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5年的保障房系列工程进行摸排、审计. 单从开工建设量和基本建成量数字看,2015年保障房、棚户区改造任务已超额完成.今年两会传递出来的数据,过去5年,保障房建设了高达4013万套.  相似文献   

15.
面对保障房建设中的资金瓶颈,政府的力量不可或缺。住房政策在世界各地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政策,有的政府可能会直接参与投资建设保障房,有的国家可能根本就没有保障房的概念,但是政府会通过另外的渠道,比如对购房者进行补贴,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2)
正数以万套的已建成保障房,在江西、河南、吉林、湖北、贵州等地却成了"空置房"。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有5个省已建成的5.75万套保障房闲置。大面积的保障房建成以后即闲置,不仅使住房困难者改善居住质量的期待被闲置,更使政府的财政资金遭遇了严重的浪费。保障房建成以后又空置,一个原因是,有的保障房小区建成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导致水电不通,无法入住,有  相似文献   

17.
安居乐民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让广大住房困难户颇有盼头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宣布了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以经适房、廉租房为代表的保障房建设承担着"居者有其屋"的民生重任!这个责任非常重大,甚至可以说,保障房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民生民心,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市土地财政和保障房建设数量指标的双重约束下,大部分城市多数保障房建设选址偏远,存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保障房的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果与最初住房保障目标偏差较大。要真正解决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时,还需要结合实际以及长远规划,使保障性住房选址能够综合区位环境、土地利用、城市规划、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等因素,结合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决策原则以及前瞻性与建筑美观的视角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不同收入人群的协调与共同发展。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真正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提高保障房的保障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内/新政     
, 《创造》2012,(10):9-9
囤地一年禁止再买地 国土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9月29日联合发出通知,力推保障房建设落实、严格土地出让管理,成为通知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