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黄泽夫 《政策》2013,(10):89-90
<正>人生在世,干成一点事情是不容易的,干成大事、得到公认更是需要特殊的能力和特别的品质。胡乔木是毛泽东最喜爱的政治秘书和邓小平最信赖的文胆,被称为"党内第一支笔杆",绝不是偶然的。阅读《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穿越历史的时空,胡乔木的人格、精神、能力仍深深触动着我们。他特别于常人的品质、作风、能力和精神等素养,成就了他作为"党内第一支笔"的传奇人生。他身上  相似文献   

2.
邰荐 《台声》2011,(10):93-93
《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在毛泽东邓小平身边的日子》目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书由军旅作家、学者丁晓平在胡乔木亲属帮助下,利用5年业余时间采访创作完成,这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翔实、最准确、最全面的胡乔木传记作品,从一个侧面系统总结了中共中央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文化科学工作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是中共党内一支有名的笔。他不仅因为写的文章漂亮而被人们所称道 ,而且常因其行文周密无懈可击而被人们所感叹不止。胡乔木写东西出手快 ,有许多神来之笔 ,应付紧急任务写急就章是他的最强项。但是 ,只要有时间 ,胡乔木写东西可是千锤百炼 ,一磨再磨 ,磨到人尤其是印刷出版单位都感到头痛。但是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的确高人一筹。正如杨尚昆所说 :胡乔木“对文辞的考究是尽人皆知的。自己写的或别人写的文稿 ,他都反复修改 ,直到改不动为止。后来 ,在我们这些老人中间形成了一个习惯 ,重要一点的东西 ,拿出去之前总要请乔木过目把关才…  相似文献   

4.
胡乔木是中共党内一支有名的笔。他不仅因为写的文章漂亮而被人们所称道,而且常因其行文周密无懈可击而被人们所感叹不止。胡乔木写东西出手快,有许多神来之笔,应付紧急任务写急就章是他的最强项。但是,只要有时间,胡乔木写东西可是千锤百炼,一磨再磨,磨到人尤其是印刷出版单位都感到头痛。但是,这样写出来的东西的确高人一筹。正如杨尚昆所说:胡乔木“对文辞的考究是尽人皆知的。自己写的或别人写的文稿,他都反复修改,直到改不动为止。后来,在我们这些老人中间形成了一个习惯,重要一点的东西,拿出去之前总要请乔木过目把关才放心。”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中共一支笔"的胡乔木,生前先后在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核心的身边,担当智囊和文胆之责,中共中央和最高立法、行政机构的许多重要文件、文告和文章均出自其手,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无以替代,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而容易被忽视的是,他作为诗人和词家,既乐咏新诗,又擅填旧词,留下了不少值得回味的佳作。因此,近乎同时面世的两部胡乔木传记均单列一章,或详或略地介绍了传主在诗词领域的成就。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  相似文献   

6.
从党内的年轻后辈到中央重要文件的整理者、起草者,从毛泽东秘书到“中共中央一支笔”……毛泽东谈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时说:“别人几个月没有搞出头绪,是胡乔木理清的。”  相似文献   

7.
正他,嬉笑怒骂爱憎分明;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他,心系两岸爱国爱乡;他,胸怀大义拥护统一李敖走了。那个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的老先生,走了——李敖独坐书斋、独步文坛、独立抗争,狂放不羁。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用一支笔震撼海峡两岸,用一张嘴影响全球华人。李敖之所以是李敖,是因为李敖做到了只有李敖才能做到的事,先生的一生狂傲不羁,不受限于他人,活的可谓潇洒自由,是一位外表张扬而内心深沉的文人。斯人已逝,两岸民众缅怀、追思这位远去的大师,怀念他的爱国爱乡情怀,怀念他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中共中央一支笔"的胡乔木,自1941年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以来,在25年的秘书生涯中,写出不少名篇宏论,后来经常被委以重任,参加和主持一些纲领性文件的起草、修改及定稿的领导工作,在政坛上整整活跃了半个世纪,有中共一代"文胆"之美称。  相似文献   

9.
乡贤胡乔木(1912—1992)是江苏盐城人,虽然按当下的区域划分,乔木出生地是盐城市所属盐都区张本村人,我是该市所属建湖县人。但在清代及民国年间,盐城地域辽阔,1942年新四军挺进盐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便于管辖,开展游击战争,从盐城县中分出建阳(1950年因与福建建阳县重名,国务院令改名,县政府召开座谈会,因县属建阳镇,是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故里,县治所在镇名湖垜,故改名建湖县)、射阳、南阳(即今大丰等县)。余生也晚,知道乔木大名,是解放初上初中时,政治课必读教材是乔木著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授课老师是盐阜地区著名的教育家、老共产党员杨学贤先生(已故)。他告诉我们,乔木是党内大秀才、理论家、毛主席的秘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他加工整理成文的。又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盐城有二乔--胡乔木、乔冠华(乔冠华是建湖县乔家舍人)。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后改名乔木,乔冠华也写得一手好文章,笔名也是乔木。毛主席曾问他俩,谁先署“乔木”这一笔名写文章的?胡乔木回答是他,毛主席便劝乔冠华以后别用这个笔名了,他自然遵命。教我们英语和生理卫生课的蔡仲勋老师(已故)也曾在课堂上说:胡乔木的父亲胡启东先生(1885—1957)与我很熟,三十年代时我们曾在盐城县政府主持下续编盐城县志,在一个饭桌上吃饭,他为人谦和,学问好,诗也做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难怪胡乔木文章写得这么好,他有家学渊源嘛。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8)
<正>他说,少年时想要实现的成为一个新型漫画家的理想,一路走来,始终不曾放弃;他说,中国漫画走过了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开始梦想的"黄金时代",走过了用全彩化和市场化找到生存空间的"炫彩时代",来到了这个被互联网颠覆行业玩法、拥有无数机会的"创新时代";他说,无论时代如何变,永远需要美好的创作内容;他说,前进,即有未来。他就是中国原刨故事漫画第一人、定居大陆青年台胞颜开。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以身殉道的哲学家。他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他乐于与人交谈、劝人从善,并以此为己任;他忠于自己、不畏强权、捍卫正义并为此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追求真知,是真理的绝对忠实者。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不光是一种理论探讨,更是一种人生实践,他的人生与他的道德哲学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2.
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毛泽东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选秘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有学问”。胡乔木被选用,起因于毛泽东看了胡乔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发现“乔木是个人才”,所以点名要调胡乔木当秘书。胡乔木来到毛泽东身边后,在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和起草中央文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夏,毛泽东南巡中在回答丁盛“胡乔木是什么样的人”时说道:“胡乔木曾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3.
肖娴 《理论月刊》2007,1(8):14-16
胡乔木是我们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探索。从胡乔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有关书信来看,这一探索集中体现在他对两个重要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上,一是在"历史决议"起草期间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再认识,二是在东欧剧变后、苏联解体前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胡乔木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论探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一生纵横文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笔为剑,将无数论敌打于马下,可谓所向无敌。但他也吃过一回大亏,就是陈源诬陷他剽窃一案,几乎让他窝囊了半辈子,这也是他心中的最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大》2013,(6):52-54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宪法修改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南段一楼会议厅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彭真主持会议,胡乔木对讨论稿作了详细说明。胡乔木首先对宪法修改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秘书处的起草工作和讨论稿的形成过程作了介绍,接着按"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的结构顺序,先后对"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四大部分修改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和解释。胡乔木说明后,彭真作了简短发言。他首先肯定秘书处"苦力班子"的工作,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努  相似文献   

16.
在哪里写作     
刘庆邦 《北京观察》2017,(12):64-69
<正>一支笔闯天下,我是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我说了那么多写作的地方,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我还没说到,那就是我的心,我一直在自己的心里写作。幸运的是,我比较早的理解了自己,意识到自己喜欢写作。每个人都只有一生,在短短的一生里,不可能做很多事情,倾其一生,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不错,就算没有虚度光阴。文章千古事,写作正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只有舍得投入自己的生命,才有可能在写作这条道上走到底,并写得稍稍像点儿样子。  相似文献   

17.
    
宇文正 《台声》2014,(7):62-64
<正>我坐在咖啡屋里写稿,不远处也有个女的正埋头苦干,简直可以说是振笔疾飞!我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好想走上前去,请问她:"你的那支笔是什么牌子,怎么那么好写呀?"为什么我就买不到一支好笔呢?我手上的这一支——哎,不提牌子了,才写不到两页,就从深蓝褪成淡淡的天蓝色,简直得用力划才显得出字迹!笔、笔、笔!我总是在买笔!  相似文献   

18.
李现科  顾海燕 《传承》2014,(10):8-11
延安时期,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长期跟随其左右,深受毛泽东的言传身教。无论在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还是在全面深入认识中国国情和民族民主革命实践方面,胡乔木都有着别的同志所无法取代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时期,胡乔木以他的才能和特殊地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苏小川 《台声》2010,(12):41-42
<正> 父亲辞世11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还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父亲身材消瘦,精神矍铄,时常穿一身蓝色旧中山装,慈祥而和蔼,威严而庄重。每每忆起,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今年是父亲离世11周年,我代表兄妹几人,拾笔追忆父亲的一生,以寄托子女们对他无限的哀思。父亲别名苏晓云,号子明。1913  相似文献   

20.
在海南省澄迈县,熟悉李学强的人都知道,这位老人有两支笔。一支是蘸着浓墨的文学妙笔,他用这支笔抒写出沁人心脾的美丽华章;另一支笔是那把铿锵有力的刻刀,和着心的旋律,他用这支"硬笔"雕刻出一个个人生梦境。21年前,李学强与根雕艺术偶然相识,不期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