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论》既是诊断资本主义社会病理的百科全书,也是马克思运用历史科学对资本主义制度伪正义属性的系统性分析。从资本与资本主义制度"歃血为盟"至自由、平等、正义成为"他者",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资本运行的悖论,即"物与物平等"的背后是"人与人不平等"。无论当今新自由主义如何以"正义药方"粉饰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自私基因"——剥削与压迫从未改变。以《资本论》"照妖镜"观资本主义制度各派的"药方",既是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历史属性的还原,更是探寻"第二个一百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新征程中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2.
《莱茵报》时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起点”,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自由”无疑是这一时期马克思关注的主要问题。然而,当前学界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自由观的部分认识有待澄清:误认为马克思是一位自由主义者,误认为马克思此时仅仅追求新闻出版自由,误认为马克思此时仅仅希望通过理想立法来实现自由。这些有待澄清的认识往往忽视了“自由”与“自由主义”的区别,忽视了马克思在这一时期一以贯之的物质关切与建构思考。马克思这一时期对自由问题的理解已经表现出对自由主义的不满与超越,他批判消极自由的狭隘性,初步显露出阶级分析的方法,并提出“真正的自由主义”以彰显自己自由观与自由主义的区分;同时马克思已经开始涉及对物质利益的考察,初步构建了全新的权利-能力型自由,强调自由的实现能力与物质基础;最后他还呼吁善法的构建与法律承担者的责任,并开启了对社会改造的自由实现路径初步认知,开始向共产主义迈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是自由、平等、富强、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在新时期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将其自由、民主、平等价值观宣传为“普世价值”,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学界对“普世价值”的讨论也形成了相当热烈的景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点来简单分析什么是普世价值;如何正确看待普世价值以及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体的排他性问题是自由的根本问题。历史上,自由主义对此问题并没有能给出彻底的解答。马克思继承自卢梭到黑格尔对自由主义批判的传统,试图彻底解决自由的根本问题。他先对自由主义的原子个人主义进行批判,以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进而使自由从“物化”嬗变为“人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三个步骤,从终极意义上解决自由主体的排他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郑广宇 《人民论坛》2013,(11):199-201
马克思自由思想是突破前人自由思想的片面性而产生的,具有与其相应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只有实践才能实现自由”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自由思想,为我们批判西方所谓的“自由主义”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对推进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拉·沃尔佩从卢梭与马克思在平等问题上的渊源出发,阐释了卢梭的平等观对马克思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比较卢梭和马克思的平等观,德拉·沃尔佩提出了现代自由和民主具有"两个灵魂"的著名观点,从平等视角分析,"公民的自由"即资产阶级的形式平等,"平等的自由"则是实质性的社会主义平等。德拉·沃尔佩虽然强调"公民的自由"对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具有启发意义,但他在卢梭与马克思平等观的关系、卢梭与马克思阶级立场的差异以及实现公民自由与平等的通途方面存在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8.
公正自古以来都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从学生时代到《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对公正价值的追求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即追求意识自由、平等理性和人类幸福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一时期马克思公正观的研究侧重点经历了由对精神自由的高度关注逐渐向现实物质利益转变这一发展过程.虽然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对公正问题的研究存在认识路径上的偏差,但是他对人类幸福的不懈追求决定了其公正观依然能够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贺然 《理论月刊》2005,1(12):15-17
以“政治解放”作为概念工具,马克思将权利区分为作为参加政治共同体的公民的权利,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权利,被自由主义思想家所倡导的诸如平等、自由、安全、财产等权利,属于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权利。由于市民社会以利己主义为原则,所以这种权利无非是利己主义的个人的权利,它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分立性和排斥性,而且这种权利本身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马克思批判了这种权利,但只是为了给这种权利划出界限,并不是要否定这种权利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民主的批判是非常激烈的,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克思是绝对排斥自由主义民主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马克思的批判是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不民主的现实的批判;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民主;马克思并没有否定自由主义民主,也没有拒斥一般意义的民主,相反地,马克思认为民主主义是一种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孙平 《前沿》2010,(22):28-31
当代新自由主义将平等价值作为时代主题来探讨.围绕这一主题,罗尔斯提出了以解决现实社会经济不平等为核心的"民主的平等";诺齐克以权利为根基来论证平等,提出"权利的平等";德沃金则将平等价值作为核心来系统阐述其"资源的平等".由于历史性和特殊性的限制,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们所关注的都是经济上的平等,这就为我们构建新型社会正义观、平等观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代.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如何?这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将外国青年价值观念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作一个大概的分析.在目前这场大规模的世界性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变化,必将对90年代的各国青年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变化包括如下内容:1.自由主义价值观自由主义在这里应该理解成是国外青年反对宗教,摒弃权威,要求民主,追求自由的一种价值观念,而不是任何其它政治术语.这种价值观早在50~60年代就产生了.产生这种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果,一方面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产  相似文献   

13.
薛永苹 《人民论坛》2013,(12):196-19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本质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文化及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渊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与理解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精神实质。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从马克思历史观的维度看来,自由与平等是国际贸易的核心伦理精神,信用是国际贸易的伦理基础与伦理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自由与平等,也需要信用为其保驾与护航。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也要讲人道,人道是国际贸易对贸易主体所提出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对马克思究竟有没有正义理论存在争议。面对这场争论,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论证了马克思不仅有正义理论,而且他改变了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正义理论以"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理论范式。马克思提出将"平等"作为正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并揭示出"自由"与"平等"的内在价值联结在于没有平等的自由只能是形式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舒云 《同舟共进》2009,(2):63-63
2007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彭德怀秘书王亚志认为,这实际上已为彭德怀60多年前提倡民主及"自由、平等、博爱"的一桩冤案平了反。  相似文献   

17.
"平等"观念的缺席,是多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现实。不仅在我们的权力话语中缺席,而且在日常生活的话语中也是如此,连学术研究中也不多见。近来有些学者开始把"平等"观念纳入研究的视野,发人深省。比如高瑞泉的新著《平等观念史略》就以平等观念的历史考察为主题,细致描述了20世纪上半期平等观念在中国是如何凸显和演进的。许耀桐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依据马恩的文本把"解放、自由、民主、  相似文献   

18.
惠继红 《人民论坛》2012,(17):176-177
哈耶克、托克维尔都是自由主义思想者,但他们自由主义理论的侧重面不同,哈耶克是从自生自发的市场经济出发,主张一种自由的个人主义,这是原子式自由主义。托克维尔则通过对美国民主政体的考察认识到,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政治参与的责任,他主张一种共和式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普世价值"逐渐成为我国思想界热烈议论的话题。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有些人认为,温家宝提到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属于"普世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西方资产阶级"认可的东西。"东方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不同于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自由主义从有产者的利益出发,以历史倒错和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来论证市民社会是个利益和谐的自然社会,试图通过政治解放来解放市民社会。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批判:以市民社会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消解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想,实现对自由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批判;以唯物史观取代自然法实现对自由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方法论批判;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解析自由主义市民社会理论产生的现实和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