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工党是澳大利亚政坛上颇具影响力的大党,历史悠久,执政经验丰富.自1891年成立以来,工党一直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由群众型政党向全方位政党的转变.随着澳大利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工党相应地对其指导思想、群众基础、与工会的关系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调整和变革.这些改革举措也是工党向全方位政党转型的具体表现.通过转型,工党在联邦大选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增强了政党适应性,扩大了选民基础.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对于政党的发展至关重要。工党作为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党,近年来党内政治生态状况不佳,存在派系纷争、贪腐现象、党员流失以及政党认同下降等问题,为此工党失去许多选票,沦为在野党。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工党加强党建力度,在党魁任免规则、党员作风、廉政建设、党内民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力争重塑工党形象。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为打破长达三年半之久的"脱欧"僵局,英国举行了近百年来的首次冬季大选,保守党地位得到巩固,顺利推动英国议会通过"脱欧"协议相关法案,工党力量则被进一步削弱。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保守党和工党在"脱欧"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策略,而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多年来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政党社会基础的变化,特别是阶级政治让位于身份政治,从而削弱了选民原有的政党忠诚,而"脱欧"这一特殊背景则加剧了转变进程,凸显了身份政治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英国的选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政党格局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未来一段时间内,英国保守党的强势地位将继续得到保持,工党则将进入艰难的转型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成立于苏联末期,二十年来,俄共走过了被禁、复兴、强盛再到衰落的曲折发展路程,从体制外政党发展成为杜马第一大党,又迅速衰落为第二大党。影响俄共在杜马中地位的因素主要是俄共的指导思想、社会基础、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和俄罗斯的国内形势。然而,俄共仍是俄罗斯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俄罗斯政党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新工党自1997年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英国的政党财政改革.《政党、选举与全民公决法》(PPERA)付诸实施以及选举委员会成立至今,英国两大主要政党仍面临不同程度的财政困境.菲利普斯报告虽然勾勒了新工党政府新的政党财政改革蓝图,但由此引发的争论却使工会与新工党的关系遭遇严峻考验.种种迹象表明,新工党正在经历由"大众"政党向"卡特尔"政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0年5月的大选失利和9月选出新领袖,英国工党进入埃德·米利班德时期.为了重新赢得执政地位,工党开始了政策反思与调整的历程.其中,工党与工会特殊的制度化联系,成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英国工党与工会的传统关系与调整 与西欧大多数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建立不同,英国工党起源于工会运动.同时,由于工会是工党力量的主要输送者和财政的主要供给者,固而工党的政策主张与思想理念长期受到工会的控制,以工会政治臂膀的形象出现于英国政坛.  相似文献   

7.
经过英国新工党的选举改革,长期以来在英国实行的简单多数选举制(FPTP)已经演变成以FPTP为主、多种比例代表制方式并存的混合选举制度。英国新工党近八年的选举改革实践,给英国选民、政党、政府甚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致使威斯敏斯特模式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8.
英国未能如期完成"脱欧",被迫参加2019年5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在英国"脱欧"问题上态度明确的脱欧党和自由民主党取得胜利,而传统大党保守党和工党则明显失利。英国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增加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强化英国国内政治分裂和政治极端化趋势、影响欧洲议会内部政治运作和欧盟高级职位人事安排等。此外,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的相互作用下,欧盟成员国民众对欧盟的态度将受到影响,英国"脱欧"后的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英国在"脱欧"背景下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明当前西方传统政党政治正面临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9.
西方社会民主党是对西方发达国家信奉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的统称。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民主党在西方国家政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政党谱系中左翼力量的主要代表。深入研究西方社会民主党的  相似文献   

10.
胡亮 《当代世界》2009,(7):34-35
自2009年5月初以来,英国《每日电讯报》持续披露国会议员滥用特权报销津贴,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英国政坛发生大震荡。迄今约300名下院议员被牵扯其中,一些议员被迫辞职或宣布将提前退休。内政大臣等多名内阁成员相继辞职,工党部分后座议员密谋“逼宫”,布朗被迫仓促改组政府。民众对主流政党极其失望,工党、保守党、自民党支持率均有所下降,绿党、民族党和独立党等非主流政党支持率上升。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多党制下,小规模政党尽管影响力不及大党,但为整个政党体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民主合法性与民主监督的功能,持久改变着政治生态。在德国,尽管小规模政党数量众多,但只有为数不多的政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发展成为地位稳固的政党。究其成功要素,既有法律与政治制度等框架条件,也有政党在财政来源、组织结构、内部意志形成、政治纲领和议题设置、民意动员等多方面的能力,还有选民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英国工党的思想来源和组织构成比较复杂,左右翼持续博弈伴随着工党发展的历程,左右翼交替主导折射出英国社会的变迁。2015年至今,强硬左翼科尔宾担任工党领袖,提升了左翼在工党内部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凸显了"后第三条道路时期"工党进入左转周期的趋势,改变了英国两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纲领政策趋同化的状况。左翼崛起得益于右翼主张失效、党内制度改革、领袖个人魅力和社会思潮变化。2017年英国大选中,工党的成绩超过各界预期,"科尔宾现象"对于工党的发展乃至英国政局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宏 《当代世界》2022,(2):64-69
2021年9月,挪威工党在本国议会大选中成为第一大党,由其领衔的中左翼联盟在选举中以较大优势胜出.此次大选终结了以保守党为主的中右翼政党联盟连续8年的执政,挪威成为北欧地区继瑞典、芬兰、丹麦之后第四个由中左翼政党执政的国家.在欧洲各国民粹政党迅速壮大、欧洲社会民粹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北欧四国集体"左转".此轮中左翼政党上台执政得益于国际环境和北欧国家内部条件的变化,其重新执政伴随着一些新的时代特征,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中东剧变以来,地区民主政治不断成熟与发展,政党政治在国家政治中的分量日益突出。虽然中东政治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但传统大党仍能保持执政地位。伊斯兰温和政党相继参与本国民主政治进程,虽当前遭遇挫折,但仍将是地区政治中一支重要力量。地区相关政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理性务实政策,使久拖不决的热点问题迎来重大转机。中国应抓住历史契机,加强与地区国家的党际交流,全方位打造新时期中国与中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竞争.20世纪后十几年,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曾经长期执政的大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而有些政党则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决定政党兴衰成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无共同的规律可循?其他大党的兴衰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有何借鉴?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关注.为此,我们约请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长江教授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英国工党自1979年下野以来已经十年了。作为英国两大执政党之一的工党,通过议会选举争取上台执政,是它一贯追求的根本目标。自1979年以来,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奋斗了整整十年。然而时至今日,工党仍然是英国政坛上的一个反对党。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有将近90年历史并曾多次上台执政的英国大党,工党将从此衰落下去,永无复兴希望了吗?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下野十年来英国工党兴衰沉浮的复杂过程,对这一问题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英国保守党是英国的两大政党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政党之一。如果从其前身托利党成立(1680)算起,保守党应该有300多年的历史。不仅如此,与其他政党相比,保守党又是英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自1900年以来,保守党执政多达60余年,其中单独执政47年,共六次,反比工党单独执  相似文献   

18.
费边社是英国工党的创始者之一,今天仍然是工党的重要智库。费边社帮助工党从一个成分复杂、思想混乱的组织演变为英国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18年悉尼·韦伯所执笔的工党新党章与新纲领被通过后,费边社会主义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成为了工党的主导思想,也是工党在二战后执政期间实行国有化、建设福利国家的理论来源。在1990年代工党的现代化进程中,费边社也是主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1日至3月20日)2月23日,英国在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科普兰两个工党传统选区举行议会下议院议员补选。工党保住在特伦特河畔斯托克选区议席,但在科普兰选区遭遇历史性挫败,不敌执政的保守党,系1982年以来工党在该区议员选举中首度沦陷,凸显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工党在英格兰北部面临的困境。由于  相似文献   

20.
毛里求斯工党是毛里求斯独立后的主要执政与参政党。它结合毛里求斯特殊国情,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在政治上,推行共识政治;在经济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追求充分就业;在社会政策上,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福利国家,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政策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