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是你大哥     
那个夏日的中午,我正在午睡,电话响了.我迷迷糊糊地拿起电话:"你好,哪位?" "我是……"电话里面嚓嚓地响,名字我没听清. 他又说了一遍,我还是没听清. 好好的午觉被搅了,电话还听不清,我多少有点恼火:"请再说一遍,我根本听不清!" "我是你大哥!" 这下我听清了,睡意全无,不用自报家门我也知道他是谁——一个遥远的人,一个擦肩而过的旅伴. 他说他正在云南丽江,现在吃饭的小饭馆我们那年曾一起吃过饭,想起我就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又聊了会儿各自的近况,电话就挂了.  相似文献   

2.
哦梅兰     
花泽 《新青年》2004,(5):4-5
第一次见到梅兰是在卫校报到那天上午.那天阳光灿烂,我领了宿舍的钥匙摸索着方向往女生公寓走.走着走着就觉着后边有人叫我,心想这儿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就没理会,可那人极执著一劲儿"喂喂"地叫,我一回头,一片大红就"哗"地闪入了视野.该人一件红到极限的布衫,麻花辫子,乡土气息迎风扑面.以我近视4.7的视力看伊海拔绝不会高于1.55米,形状偏圆.见我打量她半天不说话,女孩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憨态可掬:喂喂,帮忙好吗,拎不动啊!我这才注意到她左拎右抱了好几个大包包,我拣了最大的一只接过来,女孩立刻如释重负.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2007,(6):12
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我读到了一位71岁老妇写给母亲的信:"妈"转眼间我已古稀之年了,请千万仍活着.我渴望有机会与你见面--我此生仍然继续尽力寻找你!"我流泪了.  相似文献   

4.
    
布什·凯特新发行的CD里面有一首新歌,名字就叫<鸟瞰>.那是春天的一个下午,休坐下来听这盘CD.在城里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提醒他调小音量."想着点邻居!"我会这样说.但是,在诺曼底这个地方,我得承认是我忍受不了这样的CD.音乐还马马虎虎,让我心烦的是那些歌词,尤其是当我坐在桌子前,想要找-个分散注意力的理由时,这些歌词就更让我无法接受.如果一句歌词是以"陌生人"结尾,那么我就试着猜想第二句合辙押韵的词是什么,可能是"危险",嗯,不对,这是一首圣诞歌,那一定就是"马厩"了,果然,第二句歌词就是以"马厩"结尾.  相似文献   

5.
从结婚那天开始,我就承包了厨房.虽说极不情愿,但因妻子一进厨房头就大,我已是苦熬硬撑十多年了.不过也好,我因此发表了一些跟"美食"有关的作品,也算是回报和安慰吧.  相似文献   

6.
1 我知道,我是一个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女孩.当室友都成双成对的在花前月下甜言蜜语时,我还是一个人在图书馆啃着一本又一本厚厚的英语书.每次晚上开"卧谈会"的时候,室友们总会"批斗"我:"老四,你也该再找一个男朋友了,要不小心以后变'剩女'哟."  相似文献   

7.
我读"高四"     
落榜生赵志对我吐露了这样一段苦衷-- 6月,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我没能够上本科分数线.学校"一模"(高考第一次模拟测验)"二模"的时候,我还是老师的品牌,父母的光荣.这场12年寒窗的决赛,我深知它的重要.我不仅为自己在考,也为父母为老师为学校在考.一个月前,亲友的祝愿和嘱咐就八方飞来.  相似文献   

8.
我终于要结婚了!这些天来我一直在这样告诉人们.我不说我终于"又"要结婚了,因为在准备第二次婚礼的时候谈论第一次婚姻,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尴尬的事.  相似文献   

9.
我在建材市场门前的棕榈树下喝完一瓶雪碧,吃了两个冰淇淋,绕着门口转了5圈之后,一个身材健壮的小伙子突然满头大汗地在我面前停下.一边擦脸上的汗,一边喘着粗气说:"你是于娟吧?我是装修公司的许志强.程先生说他临时有事来不了,让我陪你买东西."程轶凡的电话也及时跟过来:"于娟,公司临时有个会,我去不了了.装修材料让小许盯着就行了……"  相似文献   

10.
以前,我并不嗜茶.总习惯喝白开水. 一杯悠悠弥散的白开水,一曲悠扬舒缓的音乐,一段精致动心的文字,这种感觉,自觉美妙惬意. 某日凌晨,还在网上看视频.有遥远的读者,见我深更半夜还在线,就关心地问候我.我只好透露实情,神经衰弱,夜夜失眠. 她来了一句无厘头的话:"你喜欢喝茶吗?" 我只好无奈地回答:"从不嗜茶."  相似文献   

11.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我干嘛?我选择一本书.理由呢?没有理由.有的时候,我用我的名字来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如果它能诱我的肚子"咕噜"叫出声,那它就值得.后来我从卡波蒂的文字中,为这种判断找到一份更文明的形容:如果一本书能唤起我那种"怀旧式的饥饿感",那它就是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2.
菊香入梦     
我是在病情确诊之后,才开始精神沮丧的. 那是在两年前,我们单位组织所有员工进行例行体检.去的路上,我和所有同事们一样喜笑颜开.我还打趣地说:张老大今天检查,医生肯定说他有一肚子蛔虫;"秦大侠"肯定到了"妻管炎晚期"……谁知,半天检查下来,同事们都没有事儿,而我却被通知留了下来.当时,我心里一惊,猜想自己肯定是得了癌症之类的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13.
我的哥哥     
家玲 《新青年》2006,(4):12
我哥不是我的亲哥,我俩的父亲是战友.我哥姓张,我姓吴. 我们两家的灭顶之灾发生在我12岁、哥17岁那年.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下过一场雨.张伯一家来我家做客,我硬拉着哥去河里捉蟹.临近中午时,我和哥刚回到院子里,就见房屋顶部不断有响声,靠山的后墙还出现了几道不断扩大的裂缝.我俩忙向屋里大喊:"爹,娘,快出来啊,房屋要塌了!"话音未落,整个房屋"轰"地一声全塌了.出事后,张吴两家就剩我和哥了.  相似文献   

14.
我比你坚强     
吃过晚饭,一家人出去散步,女儿手里拿一瓶矿泉水在喝.先生拉我,悄悄努嘴:"看!"我回头,一个小男孩儿,不过十来岁,矮小瘦弱,小脸肮脏,身上的衣服宽宽大大,风一吹,衣裳把小人儿一裹,简直就像根细小的牙签.真奇怪,他一直跟着我们.我回身,蹲下来,拿出几枚硬币:"给."孩子摇摇头:"谢谢阿姨,我不是要饭的."我羞愧--无意间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但他为什么老是跟着我们呢?直到我女儿把矿泉水瓶塞进果皮箱,小男孩一个箭步往前一蹿,把胳膊伸进去,把瓶子拎出来,往手里拎的蛇皮袋里一塞,才又开始往别处逡巡.  相似文献   

15.
丫丫的博客     
我猜测不出丫丫是哪里人,更猜测不出她真实的姓名.但是,我却被她那一袭黑衣的照片吸引住了.丫丫有一张非常俊俏和白皙的面孔,眼睛大大的,像极了"万人迷"陈好.  相似文献   

16.
陈华 《新青年》2006,(8):7-8
"十聋九哑"这4个字像一把利剑穿透了我的心. 2003年3月22日,你终于在我和你爸爸无数次的憧憬和期盼中呱呱坠地.看着襁褓中粉嘟嘟的你,一种母性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怀你10月,我和你的爸爸有着相同的梦想,我们都想要一个女儿.你的到来,让我们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17.
该那个男孩上场了,该他上场当着熟悉的同学和陌生的家长的面,去讲述自己的理想.在他之前,已经有同学说:"我长大要做一名律师"、"我长大要当精算师"、"我长大要当联合国的同声翻译家"……每个理想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男孩忽然胆怯了,因为他的理想与他们有些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走出那片天     
我的外甥女上小学五年级,她每天晚上都要给我来电话问作业.这缘于她最近报了一个奥数班.对于数学我一向是头痛的要紧,但在她这个小孩子的眼里舅舅是无所不知的.于是我成了"百度知道"的常客. 对于奥数我除了深恶痛绝外,也包含着一丝隐隐的敬意.通常我都是在知道答案后才感叹,原来可以这样思考,原来是这样思考的啊.  相似文献   

19.
五花八门     
《新青年》2007,(8)
一句话噎死人啊! 1.和同学走在街上,发现地上不知谁掉了一毛钱硬币,同学把它拾起来,我笑他说:"丢不丢人?一毛钱你也捡。"同学回了一句:"这一毛钱要是买‘毒鼠强’,够毒翻你好几回的!"2.一次跟单位的一个老大哥聊天,谈到歌星,我问他:"周杰伦你应该知道吧?",老大哥摇了摇头说:"不太熟,没跟他喝过酒。"我无语。  相似文献   

20.
1.小暖 "小暖"是林墨为我起的名字,曾经被他用一种很有磁性的声音叫了3年. 认识林墨是在5年前,我19岁,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父母离异后,父亲很快娶了另一个女人进门.我是个倔强的孩子,接连看了那女人几次脸色后,我就不再跟他们伸手要钱.从17岁开始,我在夜市卖过杂七杂八的小玩具,帮开饭店的表姐洗过碗,凡是能赚钱的行当,我都去做.直到有一天,我随意写下的文字在杂志上发表,并且很快收到一笔在我看来十分丰厚的稿酬后,我便开始靠卖字为生.爱情小说、随笔评论,每夜不停地写,食指和中指上,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