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9,(14)
<正>7月12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就蔡英文"过境"美国应询表示,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一己之私,企图借外部势力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从中谋取政治利益。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民进党当局罔顾  相似文献   

2.
2021年,蔡英文当局利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之机,主动向美国贴靠,借美国之力巩固"邦交"版图,扩大多边活动空间。蔡英文已无连任压力,未来会以更加嚣张姿态推行"新版两国论"。2022年,受台湾"九合一"县市长选举等因素刺激,民进党当局将加大力度在国际社会行销兜售"台独"谬论,与美国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图谋产生联动加乘效应,冲撞"一中框架"。  相似文献   

3.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煽风点火,唯恐香港不乱一段时间以来,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公然插手香港事务,在多起暴力事件背后扮演着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继8月表态"将以人道救援方式协助来台港人"后,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不断推波助澜,刻意诋毁"一国两制",力图借以捞取选举利益。一方面,加紧与"港独"势力勾结,煽动台湾民粹。蔡英文以"支持追求民主自由"为借口为暴力分子撑腰。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妄称香港修例风波和"二二八事件"一样,是"低文明族群统治高文明族群的冲突"。民进党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7)
<正>摘编自3月18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最近,蔡英文当局一连串的作为,包括研订"保防工作法"或"反渗透法"、台湾陆委会发函要求台湾公务员赴陆转机须报备等,为已低迷的两岸关系增添变数,有人认为蔡当局是得了"恐中症"。蔡英文不同于陈水扁当政时,采取"正名制宪"加入联合国等挑衅行为,而是仍维持一定程度的民间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7)
正摘编自3月16日香港《大公报》即将上台的民进党当局首位"行政院长"千呼万唤始出来。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者、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宣布由前"财政部长"林全出任新当局"行政院长"及负责"组阁"事宜。林全这些年先后担任小英教育基金会执行长、民进党智库"新境界"执行长,更是蔡英文选举政纲的操盘手,早已被视为蔡英文的头号幕僚,如今成为蔡英文当局的政策执行长,岛内政坛并不意外。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1)
<正>蔡英文当局自去年5月上台后,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日趋复杂严峻,两岸关系重新动荡的风险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蔡英文当局在岛内加紧推动所谓"柔性台独",进一步撕裂台湾社会,并在国际场合冲撞"一个中国"原则,这反而压缩了台湾的所谓"国际空间"。综观蔡英文当局上台一年来的施政表现,可用"乏善可陈"一词形容。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涉嫌在台杀人的香港居民陈同佳有意赴台投案,台湾蔡英文当局态度屡现"发夹弯",演出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反送台"闹剧。蔡英文当局冒天下之大不韪,凌驾司法、损害公义、挑衅良知,为的是选举算计和一己私利,看似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是继续利用香港事态"政治提款"、蒙蔽岛内民众骗取选票的险恶居心。一、蔡英文当局朝令夕改,陈同佳投案无门  相似文献   

8.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加码制造两岸对立、破坏两岸交流近1个月来,蔡英文当局和民进党为捞取选举利益,不断加码制造两岸敌意,刻意阻挠两岸正常交流交往。一是在"王立强事件"上大做文章,制造"大陆介入台湾地区选举"的假象。蔡英文办公室、台行政机构、台陆委会纷纷发表声明,煞有介事地表示将"持续调查、依法严办",并称这表明大陆"对台湾确有介入  相似文献   

9.
蔡英文当局推出"新南向政策"的最初目的,是推动台湾经济发展多元化和提升对外经济格局,但整体实施效果不佳。早在美国考虑把台湾纳入"印太战略"之前,蔡英文就主动寻求加入,希望凭借美国在印太地区内的强大影响力,把"新南向政策"与"印太战略"紧紧捆绑在一起,让台湾能够实现南向突破,妄图割断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蔡英文当局继续陷入执政困境,台湾朝野恶斗进一步加剧。国民党处于盘整中,内忧外患形势加重。台湾民意出现新变化。"茫"字当选台湾年度汉字,折射出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当局、民进党的不满和无奈。一、民进党当局施政继续陷入困境,引发台湾社会民怨沸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致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台海局势不确定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蔡英文当局不断推进"台独"活动,不断煽动对大陆敌意,挑动两岸对立,严重破坏了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基础和条件。对此,蔡英文当局扮演无辜"甩锅"卸责,先倒打一耙,声称"不乐见旅游交流受政治因素干扰";再虚情假意,呼吁"透过不设政治前提的沟通化解分歧"。然而,明辨是非的两岸同胞都看得清楚,自2016年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就持续流失,究其根源,正是蔡英文当局为捞取选举私利,蓄意挑衅大陆,伤害同胞感情,才导致了包括赴台个人游在内的诸多"两岸红利"流失。蔡英文当局的种种倒行逆施表明,它完全是毁坏  相似文献   

12.
正民进党当局执政4年多来,在"法律"层面持续推行"渐进台独"路线,相继出台多项升高两岸对立、阻挠两岸交流的"法案"。蔡英文在连任讲话时还公然宣示台立法机构将成立"修宪委员会",推进岛内"修宪"问题。有别于陈水扁执政时期叫嚣以"公投制宪"图谋实现"法理台独",蔡英文通过修改"法律"推进"台独"的方式,更隐蔽、更具欺骗性。我们要警惕民进党当局以这种"修法"方式冲撞两岸红线,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机制和法治话语体系来反对和遏制。"公投法"修正为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已对岛内经济及两岸经贸交流产生较大冲击。此外,蔡英文当局借疫情趁火打劫,挑起两岸对立,进一步破坏两岸关系,谋求两岸经济脱钩,相关影响仍将持续发酵。一、冲击岛内经济及两岸经贸,但部分行业短期受益疫情发生后,蔡英文当局非但没有对祖国大陆施以援手,反而以疫情防控为名,变本加厉破坏两岸关系,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势必受挫,岛内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16,(4):16
正台湾《中国时报》3月18日发表评论指出,蔡英文必须优先处理好两岸关系,因为就职后,她必须立即面对并因应五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好,民进党当局可能会面临内外交迫的困境。摘编如下:一、两岸关系的危机与损害控管:大陆已经清楚的表明台湾新当局必须承认"两岸一中"或"九二共识";蔡英文必须评估在就职演说中要如何响应并且管控可能的冲击。蔡英文必须阻止两岸关系从冷内战转入热对抗。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蔡英文当局频繁通过社交媒体对外发声,意图建立"可控"的舆论传播阵地,影响民众价值判断。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蔡英文当局根据岛内舆论变化动态调整传播目标,其具体操作手法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本文通过对蔡当局社交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分析,揭露其在疫情期间操控岛内舆论走向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正蔡英文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在台湾岛内,蔡英文当局执政无力,政策多变,对国民党展开政治清算,对军公教进行抹黑、污名,引起民怨沸腾。特别是蔡英文当局在两岸关系上交不出合格的答卷,使得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锐减,对台湾渔民、旅游业者等基层民众的生计造成重大损失。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今年9月台湾民众连续爆发抗议浪潮,表达对蔡英文执政不力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8)
<正>摘编自3月31日香港《大公报》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的力度较当年陈水扁当局有过之而无不及。最近蔡当局以"时间相近"为由合并举行"2017年向先祖暨忠烈殉职人员致祭"及"中枢遥祭黄帝陵",实际上就是取消了每年一度的"中枢遥祭黄帝陵",而当局也证实了这一消息。民进党陈水扁2000年首度执政后大搞"去中国化",但仍保留祭黄帝陵的惯例,如今蔡英文干脆废除了相关活动。看来,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7)
正蔡英文当局推动的"新南向政策"受到外界普遍关注。与过去李扁当局推动的"南向政策"有所不同,蔡英文提出的"新南向政策"不只是一种经济政策,不只是分散台商投资市场,更重要的是一个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而且明确提出要发展"整体关系"、建立"伙伴关系""策略性结盟关系""21世纪新伙伴关系"等重大发展目标。只是在残酷的国际经济政治现实面前,蔡英文这种一厢情愿式的主观期待,可能仅仅是一种口号,很难如愿实现。"新南向政策"是民进党当局总体"外交"战略的一环,不只是简单的分散市场与区域经济多元化布局考虑,  相似文献   

19.
正蔡英文当局近期推动的台"司法院长"和"大法官"人选提名案引发岛内舆论高度关注,不少台湾媒体和学者认为,蔡英文提名的准"司法院长"还未上任就公开抛出"两国论","大法官"也对"中华民国宪法"不屑一顾,这简直是荒谬至极。有台媒认为,深入分析背后原因却会发现,这很可能是蔡英文当局自以为高明,妄图瞒天过海进一步推动"台独"分裂的危险动作。先来看看这些被提名人未来将会做什么工作。按照所谓"中华民国宪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5)
正摘编自7月14日台湾《中国时报》古有秦国赵高"指鹿为马",今有美国强权"视岛为礁"。美国给蔡英文当局上了一课:什么叫做"战略棋子"。"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不就是蔡英文当局倾美日的写照吗?蔡英文在"5·20"的谈话中,明白地表示在安全上要站在美日"价值同盟"的一边,在谈论南海议题上,把"尊重国际法及海洋法公约"挂在嘴边,所有的南海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