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拉贝     
《民主》2021,(3)
正在2020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华社等媒体都提起拉贝迎救25万难民的历史。拉贝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约翰·拉贝(John Rabe,1882—1950年)是德国商人,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前,他从天津赶到南京,见日本兵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拉贝等人出于人道主义,与多位国际友人自发成立国际安全区。因为拉贝有"纳粹"党员的特殊身份,主动请缨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为难民提供遮风挡雨的场所,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建起了25所难民所。拉贝的特殊身份,使得日本侵略者不能任意进难民营胡作非为。有一次日本兵翻墙进去,企图行凶,被拉贝拦住,并把他们赶走。  相似文献   

2.
论生命美学对人文精神的价值倡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倡导人的自由本性和人的解放,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的一种终极关注,体现着自省意识、批判意识和超越意识。生命美学站在人类的生命活动这一特定视角,重新确立了审美活动——自由的境界这一人类最高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中心地位,无疑为人类寻找到了理想的精神家园,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价值高扬,同时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青才 《学理论》2013,(5):27-28
所谓"人本"思想,是指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和以人为尺度的思潮。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老子的《道德经》中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体现在对人的地位的肯定,对生命权利的尊重,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探寻理想社会上。老子思想体系始终是关注人,关心人,力图给人们以终极关怀,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人的身上,展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政治合法性的人权基础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人基于自身的实践本质而具有的道德权利。人的生命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自为性与社会性表明了人的自我生成,确证了人的最大尊严,构成了人权存在的现实与逻辑基础。正是人权为政治的合法性奠定了终极的人道基础,提供了测定政治合法性的最终标准。人权入宪表明我国人权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气节     
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论语·卫灵公》【释义】凡有志气和有道德的人,没有哪个是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以生命来争取真理的。【作者简介】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写作背景】《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内容涉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其中著名文句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相似文献   

6.
要“面子”,并不一定是坏事。面子者,人格、品性、尊严之谓也。因此,在骂街粗口里,“不要脸”常常是对挨骂者火力最猛的攻击。 “人有脸,鼠有皮”,对于丧失人格、尊严者的批判,早在二千多年前便已开始。《诗经》有云:“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便是对不要“面子”者的严厉而又比较文雅的批判。时至今日,这种“无仪”、“无礼”、“无止”的丢脸事,仍时时  相似文献   

7.
荒原作证! 当梁晓声为这一题材挥笔时,他是否意识到:他正在为荒原作证! 他要荒原证明:他这一代曾用汗,用血,用青春和生命耕耘;耕耘的价值与收获;方婉之、李晓燕、曹铁强们的历史地位…… 同时,他证明了:荒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使“我们这一代,成为一代‘人’了。” 为荒原,或者说为荒原的这一代垦荒者,梁晓声已写了三十万字。《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一九八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确如一场暴风雪扑击着千万读者的心扉;  相似文献   

8.
论人生价值     
人的类特性就在于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由于人的意向情趣、爱好不同,所以每个人都凭着个人的激情、意志和毅力向着自己理想的人生目的奋斗。那么,人究竟怎样活着更有意义?即人的价值如何取向?尤其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通过对传统终极价值观的回顾和对现代价值观的思考,以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观为依据,结合对当前几种有代表性的价值观的分析,来确认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终极价值观普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动。传统终极价值观发端于儒家的精神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人性特征,它…  相似文献   

9.
论人的尊严     
论文介绍与分析了人的尊严概念的基本范式及其相互联系,指出现代范式尊严观面临的挑战;以对尊严观的基本范式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批判继承为基础,以和谐社会为价值取向,对人的尊严概念的应有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分析了其地位意蕴与价值意蕴,论证了人的尊严的根据与标志;揭示了当下对人的尊严概念的几种常见误读,分析其表现、原因与危害,提出尊严观形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尊严     
1一个有人格尊严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严的人格。同样,如果你侮辱了一个人,就等于侮辱了一切人,也侮辱了你自己。2做人要讲道德,做事要讲效率。讲道德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讲效率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生命。无论哪一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尊重”二字。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6,(18)
日美安全联盟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日美安全条约》,《驻日美军地位协定》,以及《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其中《日美安全条约》是日美安全联盟的核心。 1951年9月8日,美国和日本在旧金山缔结“和约”的同时,随即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后改为《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1)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日本周围驻扎陆、空、海军的权利;有在日本领土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2)驻扎日本国内周围的美军,“得用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包括根据日本政  相似文献   

12.
蔡利民 《理论视野》2012,(11):13-16
哲学的产生与人类的生命体验相关,而生命体验的核心是灵魂与肉体、生与死、命运与偶然等呈现的人生二重性。哲学家思考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宇宙天地万物的关系,寻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齐物论》之"齐"有同一、平等、相通三层意思。"同一"表达了万物在起源上同一故而在本性上相同,这与西方赋予人以高于自然的本性以便凌驾于自然的思想相对照;"平等"表达了万物地位和价值判断标准平等,这与西方将人置于宇宙中心从而以人为标准衡量事物价值的观点相对照;"相通"表达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大生命"的有机整体论哲学,这与西方基督教的独特化、个体化的生命观相对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施起点、必要条件、终极追求三方面对"人文化、生态化、生命化"的教育理念进行理解和分析,使人们在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同时,推动人类社会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人协同创新"的方向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福海 《慈善》2021,(1):50-50
侯宝林一生中最看重的两个字是"尊严"。在尊严上,我认为,侯宝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起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相声节目不能登上舞台了。因为有一位老艺人到工厂演出,演的是《反正话》,叫观众给轰下来了。怎么回事呢?因为是这个《反正话》内容,工人不接受,这个节目是把话反着说。  相似文献   

16.
《红岩》通过对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对英雄语言和心理的刻画,传达出一种终极关怀精神。《红岩》中的人物将信仰看做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作品中的主人翁们认识到将个人融入集体之中能实现生命历时性的意义,由此也实现了生命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得到充分发展和体现。近代西方哲学家们将"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在探讨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突出了人的价值、尊严和自主性地位。这种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人们对"神本"的拒斥、对理性的信仰、对自由的诉求当中,并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国际要闻     
《瞭望》1996,(33)
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引起舆论强烈谴责 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7月29日上午以“内阁总理大臣”身分参拜了靖国神社,引起了日本国内外的强烈谴责。日本在野党、和平组织和舆论指出,桥本的做法“不可理解”,“坚决不能允许”。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对桥本此举提出强烈批评,认为是对亚洲人民的侮辱。 《核安全公约》将于今年生效 国际原子能机构7月29日宣布,《核安全公约》将  相似文献   

19.
柳笛 《侨园》2015,(4):51
"朋友"二字,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为此,曾写过《朋友啊!朋友》一文。几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对于朋友又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人在世间奔波,"可以无亲无故,但不可以无友;可以无财,不可以无骨"。这是前辈们总结的经验,现在想来,确实有一定道理。交友是一件有益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去认识新朋友,因为朋友能扩大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漫长的生命旅  相似文献   

20.
卜束 《瞭望》1991,(46)
鲁迅先生对于文艺界涌现的进步青年,一向采取关怀、爱护、支持的态度。这从他对未名社、莽原社等社团以及三十年代左联中的青年作家无比热情就可以十分了然。早在一九一九年,傅斯年以北京大学学生身分主编《新潮》月刊时,由于刊物编得颇有新意,鲁迅就曾竭诚赞美。当时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