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胡伟  秦心忠  陈志琴 《唯实》2004,(11):29-32
所有制是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如何 ,不仅关系到经济制度的取向 ,还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应该实行何种所有制形式 ,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现实国情。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1 ] 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适应这一基本国情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以邓小平关于…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这既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第一,党的十五大第~次明确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就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并非一般的、抽象的公有制,而是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规定性的公有制。这较之宪法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确立几个认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我们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寻找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客观依据所有制问题,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究竟采用怎样的结构和什么样的实现形式、要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国后,我们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是因为它适应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一定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这一伟大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劳动群众高昂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但是,我们在取得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成功之后,头脑发热,忽视了我国的国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20多年里,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犯了"急性病"和"穷过渡":在农村,急于将互助合作性质的高级社拔高为"一大二会"的人民公社;在城镇,急于将集体经济提升为国有经济或者成为事实上的"全民",排斥、限制、甚至企图消灭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连"炸油条"和"磨豆腐"这种小规模的零散经营也必须  相似文献   

4.
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是对所有制问题认识的深化,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对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应把握以下要点:第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要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断提高公有制经济的质量,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在促进社会生产飞速发展的同时保证社会主义方向,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是,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认识的重大突破,对于我们认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有重大指导意义。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卫兴华  黄瑾 《新视野》2002,(6):10-12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讲话中特别指出“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对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打破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格局,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与非…  相似文献   

8.
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哲学思考元志贤沈秀敏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9.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一、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倡廉发展。1.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公有制可以而且应当有多种实现彩龙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些论断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三次思想解放,为我们正确认识所有制问题,进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指明了方向.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步改变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消除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重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按"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对我国现阶段为生产关系进行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对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上、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认真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对我们深化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重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所有制结…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2002,(11):29-30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写进宪法和党章,我们必须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4.
谢地 《新长征》2009,(9):42-44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部分。这一基本制度已经写进宪法,是我国一项具有法律效应的正式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即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另一方面,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在所有制结构改革领域内,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20年的理论和实践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决策。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方针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变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我国长期以来,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因而生产发展比较缓慢,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l、建…  相似文献   

16.
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报告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问题的精辟论述,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是这些年来改革和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项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  相似文献   

17.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最近,我们对威海市环翠区个体私营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认为个体私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任务,明确指出了公有制可以而且应当有多种实现形式,这是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必将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党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内在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总结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些探讨。一、要深化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解(一)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调整所有制结构是深层次改革的需要●叶身发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个论断,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关系的质的规定和特征,突破了传统所有制模式的框框。我国传统所有制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