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片《生死抉择》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党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和高尚情操,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笔者在巴黎的蒙巴纳斯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大片《卧虎藏龙》,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人整出的一点好莱坞效果。那段时间,中国对外输出的影片有好几部:《十七岁的单车》、《花样年华》、《一一》、《苏州河》等,与《卧虎藏龙》相比,都是很讨外国人口味的小众电影。  相似文献   

3.
影片《生死抉择》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名老职工写给李高成市长的反映中阳纺织厂领导班子腐败问题的信件被市长秘书“截留”了,由此引发了群众对李高成的误解,也给李高成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当李高成责问秘书为何扣住他的信件时,秘书解释说:是为了减轻领导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4.
刘澍 《同舟共进》2009,(7):64-66
新中国电影史上,有两部被批判和封杀的影片格外引人注目:一部是建国初期被直接点名批判的《武训传》,另一部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大写十三年”的荒唐口号中被人为扼杀的《鲁迅传》。而这两部影片,又都与被称为“中国男星第_人’的赵丹直接关联,因为两部影片的主演正是他……  相似文献   

5.
再耐心一点     
2005年到2007年似乎是青年导演们集体发力的时期:2002年《开往春天的地铁》之后3年没拍电影的青年导演张一白一口气拍摄了两部电影《好奇害死猫》和《夜上海》;自《惊蛰》之后3年未拍电影的王全安完成了他第3部作品《图雅的婚事》;陆川自《可可西里》之后终于开拍《南京,南京》;2007年1月8日,王小帅的新片《左右》关机;1月19日,张扬的新片《落叶归根》在全国上映。1月9日,电影局、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青年导演电影创作论坛”开幕。1月17日,2007年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电影局通过了青年电影导演资助计划:为有潜力、有创新精神的45岁以下、取得过初步成绩的青年导演提供政府资金支持。今年已确定扶持的青年导演有16人,包括陆川、王小帅、徐青蕾、贾樟柯、宁浩、宁才、乌兰塔娜、张扬等。  相似文献   

6.
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多年前的一部《猜火车》,让我们见识了他英国式的黑色幽默。多年之后,他的新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他驾御不同题材影片的游刃有余。一部献给孟买的影片,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  相似文献   

7.
安东 《台声》2011,(5):84-85
20多年前,台湾电影新浪潮刚掀起波涛之时,三段式电影曾是一种因应有限资金的策略,一部影片的资金,可以使得三部作品同时面世。1982年由导演杨德昌、张毅、柯一正、陶德辰联合执导的影片《光阴的故事》及1983年由导演侯孝贤、万仁、曾壮祥联合执导的《儿子的大玩偶》皆是如此模式下的产物,也因此造就出如侯孝贤、杨德昌这般台湾重量级的导演。  相似文献   

8.
王卫 《传承》2011,(8):76-77
《清宫秘史》是一部历史性题材的电影,最早于1948年在香港上映,1950年传入到中国内地。毛泽东看了之后说这部影片是宣传"卖国主义"。"文化大革命"中,对《清宫秘史》的批判成了批判刘少奇的一颗重磅炸弹。通过论述批评《清宫秘史》的由来及过程,分析所谓的《清宫秘史》的"卖国"之处,探讨电影中历史背景的真实,试以澄清对《清宫秘史》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从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到《南京1937》有感郑晨迎1994年美国电影扛鼎之作《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国际影评界赞语)。影片根据纪实小说改编,叙述了纳粹工业家奥斯卡·辛德勒...  相似文献   

10.
尚道 《台声》2007,(12):83-88
电影作为人类传播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媒介,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文学、雕塑等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呈现出其他艺术所无法企及的感动效果,人们随着剧情的编排和人物的演出,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感受着感官的刺激和心灵的洗礼。1895年年12月28日,出身自法国里昂照相材料制作商家庭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格兰咖啡店印度沙龙中公开售票放映10部影片,这些影片是用他们所发展出来的电影机cinematographe拍摄与放映的。这一天也标志着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进献了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来庆贺,第一套电影专业器材和专业素材从此进入中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从此吹响了中国电影的号角,开始了长达百年、缤纷艳丽的光影之旅。暮然回首,当电影在1895年诞生之时,正是日本向华发动甲午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从1895至1945年的50年间,台湾遂落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日本殖民化统治中,作为文化产品之一的台湾电影自然也不能幸免。然而回顾台湾电影发展的历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低落还是辉煌,台湾电影总是以一种凝重的符号,记录着人们心底潜藏的梦想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部讲述天等县小山乡胜马村硬汉子黄善军的电影《承诺》在崇左市隆重举行开机仪式。这部由广西电影制片厂独立出品的影片,拍的是天等的人和事,从筹备到开拍就一直受到天等人民的热切关注。影片讲述的是原南宁地区百名优秀村党总支书记、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崇左市优秀共产党员、崇左市十佳村党总支书记黄善军身患绝症,呕心沥血改善村民生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虽然如今进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少,但电影制造流行语的魔法却越来越令人惊叹。譬如前段时间出了部叫《将XX进行到底》的片子,不久,大至“入世”、西部开发以及国企扭亏等国家大事,小至小百姓打嗝放屁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统统呼之“将XX进行到底”了。邻居小儿正念小学二年级,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竞也是《将减负进行到底》,家长瞅一眼作文本.脸上立马就能罩上一米采犀的庄严惶恐。  相似文献   

13.
从2001年起,《哈利·波特》的传奇魔力从图书界又延续到了大银幕。《福布斯》曾预测,待8集影片全映之后,罗琳最终个人财富将与35岁时的比尔·盖茨比肩。在我敲打这些文字时,《哈》系列最后一部的全球票房已达11.34亿美元,成为影史第三大卖座片,仅排在《阿凡达》和《泰坦尼克》之后。  相似文献   

14.
朱栏 《观察与思考》2007,(13):63-63
<正>2005年,是日本电影大师成濑巳喜男百年诞辰,成濑的影片再度受到世人关注。不能说成濑巳喜男之前已被世人遗忘,因为他的影片《浮云》在日本影史上一直被称为“神品”,在百部电影佳作中位列第二名,成濑共有4部影片入选百部电影佳作。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输血救人是错的?当生命受到威胁,而输血能拯救生命,相信没有人会拒绝。但当这个问题和宗教信仰扯上关系,一切就都变得复杂了起来。春节前,笔者在航班上看了电影《儿童法案》(The Children Act),被影片中所展现的法官面对生命和信仰时的两难抉择而感动。  相似文献   

16.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部《鸦片战争》电影,让我们看到罪恶的鸦片给旧中国造成的累累伤痕。日前,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安部禁毒局和宣传局等联合打造的禁毒题材影片《明天》在上海开机。导演胡储玺透露,该片通过亲情、爱情、友情的演绎从不同角度展现社会对吸毒人员的关怀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一开始你会以为这是一部浪漫的时尚爱情片,后来感觉是科幻探索片,到最后竞发现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惊悚悬疑片。《香草的天空》着实是一部“烧智商”的电影。现实与梦境反复交织,观众的脑子会有点乱,即使全神贯注也几乎难以全部分清哪是梦境哪是现实,很累人,又会给你很大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8.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部嗜血的电影。联系其他几部同样嗜血的所谓“大片”,包括《夜宴》、《十面埋伏》、《无极》等,真的怀疑中国的大片是否到了嗜血成性、靠喝血赚钱的时代。好的艺术不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好的电影不等于奢华的场面和视觉的盛宴,更不是暴力和性的简单相加。真正打动人的总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东西,是那些简单却永恒的人生哲理,是真正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故事,包括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国产大片大多喜欢表现所谓复仇的主题,但是,所有复仇者和复仇对象、统治者和造反者、权威和秩序的代表者或颠覆者、挑战者,他们在使用暴力进行复仇的时候几乎没有正当理由。必须指出的是:脱离了道德制约的暴力叙事且有严重的社会文化后果.是对人娄基本文明规则的违背.  相似文献   

19.
李滨夙 《当代广西》2010,(11):55-55
电影《寻找刘三姐》终于和大家见面了,首映式上此起彼伏的掌声和笑声证明了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广西本土影片。只看电影的名字也许让人联想到它是一个寻找歌仙的故事,看完整部作品才知道其实它是一部以音乐为线索,以相亲为故事,以民族风情和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旅游推介音乐风光故事片。之所以用那么长的一种定位,是为了准确地突出它的要素和优势,也是我看了影片后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20.
一部《阿诗玛》电影,一首《阿诗玛》长诗,一曲撒尼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让中国人永远记忆着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多少游客就是从电影、诗歌和歌曲中认识并向往石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