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少数民族村落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文化产业是少数民族村落社区新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但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值得反思的问题,从民族社会学的视角可以概括为:社区文化产业主体利益分配失衡引发社区社会冲突;产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规律失调,消解社区的深层文化结构;产业开发影响到社区内外民族关系的和谐,存在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风险;产业开发造成社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及乡村社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
寸晓红  李宁 《人民论坛》2010,(6):192-193
位于云贵高原的德宏州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口岸优势,是典型的跨境民族傣族和景颇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文化异质性较强。加强对跨境民族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民族地区的改革,促进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巩固团结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在已有的对契丹、女真民族文化及传世文献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更新拓展文献观念,确立大文献观,从而扩展相关的搜集范围,增加文献搜集整理的途径和层面,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契丹、女真传世文献资料体系,为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展研究提供依据,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对契丹、女真传世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也是对契丹族和女真族生活状貌、民族风俗、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定整理与研究,同时还有助于对相应历史时代的还原和追溯,有助于更加直观和客观地了解辽、金两朝社会生活的客观景象、物质文化状况及政治经济状貌等。  相似文献   

4.
张雷军 《创造》2002,(12):44-45
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体现着这个民族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它决定了该文化内部呈现出相对统一和首尾一致的状态。物事寓意是满族生活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特性,完全进入了满族大众社会文化的轨道。作为满族先民的肃慎“矢石”文化就奠定了后来满族“骑射文化”的主旋律和民族精神,标志着满族与其他民族之所以不同的鲜明特点。满族生活文化的种种事物和现象表明,这些事物和现象首先是一种具有丰富、延伸和可变的社会现象。当它在社会文化的轨道上运行时,不再是简单的、带有某种…  相似文献   

5.
跨界民族的不平衡发展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社会现象,主要体现在族群规模、经济发展、政治认同、社会适应与文化流变等方面.研究表明,跨界民族的政治认同倾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程度对族际关系的影响最为重要.同时,族群规模和文化流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位于云贵高原的德宏州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口岸优势,是典型的跨境民族傣族和景颇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文化异质性较强。加强对跨境民族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民族地区的改革,促进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巩固团结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并且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形式都带着独特的时代印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注重人们道德培育与人格形成的精神,有助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创新性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生态是一种与民族文化的产生、存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大子系统.民族文化生态的本质是其"创生性".要使民族文化能够存续和发展,就要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生态评估指标,将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创生性",有效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延续.  相似文献   

9.
高金祥 《前沿》2011,(23):245-247
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年轻人的文化认同等方面受到挑战。这也催生了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对自身民族特性和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忧虑。高等院校正确有效地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科学解释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重要职责。为此,需要在研究立项上,引导关注而不是回避社会与文化转型期的敏感问题;研究团队凝聚上,加大对民族知识分子的引导,促使其积极参与社会科学特别是对敏感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管理上,尽可能同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产生切实效益;加强同具有共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邻国开展合作研究,在比较研究中增强理性认识,都是必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少华 《求索》2010,(1):72-73,76
从社会学角度,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习惯、习俗、礼法、规约等民族传统,它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民族心理积淀和民族性格,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路向和社会成员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一个民族社会制度变迁主要来自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以,在研究民族社会发展时,需要考察异域民族文化模式对本民族文化所作的修正。由于文化的社会学特质,使得它在不同领域间的传输以及促进文化间的同化与异化成为可能。文化的这种同化与异化功能就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借鉴、交融与共生。当然,由于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异质文化在交流过的文化冲突将不可避免。于是多元化背景下,促成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共生将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1.
炸龙是贵州省德江地区的土家族的传统民俗活动,传统炸龙活动包括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而炸龙仪式中的重要环节"炸龙"明显带有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和表演性功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德江土家族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炸龙活动的祭祀意义已经逐渐丧失。在当代,炸龙作为体育活动的功能日渐显现,民族体育成为了德江土家族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借助于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炸龙活动的开展不仅带来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更促使了民族文化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邱仁富 《桂海论丛》2008,24(1):83-86
民族影视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题中要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影视文化的优势,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精神动力;政府必须积极引导影视文化发展,规范影视文化市场准入,营造良好气氛引导民族影视文化参与东南亚影视文化交流与互动;积极整合非政府组织的资源,推进民族影视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16,(6)
Cultural ri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right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has alway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cultural rights.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adjustments should be made in such protection as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ultural circumstances and cultural policies. Therefore, a systematic legal system must be established: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ights should be defined as a basic principle in the constitution. Local legislation concerning the ethnic minority need be of regional ethnic features and maneuverability. The will of ethnic minorities should be respected in the legislative procedure, strengthening the benefit-sharing principle in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duly handled in the legislation objective, emphasizing constant self-innovation of the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相似文献   

14.
"文化寻根"是人类对基础文化结构进行追根溯源的一种认同与追思,而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是对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感的强化,对中国文学的表述形式、中华文化的多元图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格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此为了确保少数民族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探析,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少数民族与世界文学的接轨,对当前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风险主要指利益分配不均衡引发的风险,文化贬低引发的风险,少数民族文化尊严被漠视引发的风险,传统文化流失所带来的风险,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的风险等。少数民族文化风险的法律成因主要导源于中国历来的产权制度缺失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化领域的体现,现行文化法制的缺陷,文化类国际公约在中国实施不充分等。域外的社区知识产权模式、公有领域作品使用付费制度、文化财保护制度、生态博物馆制度、土著权利保护模式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险的法律规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险法律规制应建立公法与私法并用的混合模式,特别是要构建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并促进少数民族民众对其文化保护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鲤波 《思想战线》2007,33(3):42-47
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主义者所提倡的静态保护不同,它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也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旅游经济、通向现代性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巨大变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更快、更高、更强"理念的西方体育文化的日益侵蚀,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容忽视,通过对阿昌族民族体育活动耍青龙、玩白象的起源、活动平台和活动形式进行分析,充分显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功能,从而促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普及和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钧 《思想战线》2005,31(4):29-33
文化权的主体是拥有、认同该文化的少数民族全体,主要包括文化自决权和文化使用权.旅游开发存在着忽视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的问题,因此法制建设应增强少数民族文化权保护的内容,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参与观察和调查发现,要由一个明确的执行主体来代表该少数民族行使这些权利,并将行使文化权而实现的物质利益在该少数民族中进行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9.
伍琼华 《思想战线》2007,33(6):74-81
南传佛教壁画是东南亚佛教文化圈里重要的外显文化之一,也是对贝叶经中所载典籍、历史、文学故事等内容的一种艺术化的解读和教育传播方式。它在云南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使其长期以来影响着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并成为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传统工艺、民族生态观、民族伦理道德教育等内容的重要载体;又因其国际性地位,还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冲突中起着缓和乃至化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村寨有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大多具有娱乐性、参与性、趣味性、健身性、竞技性等特点,是开展文化体验旅游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文章分析了黔东南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及其开发意义,并就如何开发民族旅游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以促进文化体验旅游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加强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突出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选择体验项目,实施一村一品开发策略,精心设计体验项目和产品,形成主客互动参与的激励机制,加快传统体育旅游商品的开发,是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多样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