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思想库与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各种人群中,有一些人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的。如果他们不能被归入权势阶层(the estaIishment),也毫无疑问是美国社会精英的一部分。卡尔·多伊奇认为,所谓“精英”,指的是为数非常少的人,他们在某一个基本价值方面所拥有的至少比其他人要多得多。政治精英占有更多的权力,经济精英占有更多的财富,传播精英占有更多的信息,而这些人占有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许多政治精英、商业精英、民间社会精英或宗教精英,在表达各自的私人信仰的时候,大多碍于自己的身份、地位,无法公开表达,只好借助于各种非宗教的形式,私下里了却自己的心愿。公共场域之中,他们只能把信仰收藏在个人的私密之处。  相似文献   

3.
精英主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英主义(Elitism)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是西方政治社会中重要的理论模式之一。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英占据着社会结构中顶层的位置。精英主义有保守主义、中庸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员管理从简单的人事管理逐步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其根本变化表现在,管理体现更多的人性化,通过建立团结一心的职工队伍,达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目标。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石勇 《南风窗》2013,(21):92-94
这些知识精英、经济精英们,会带下层玩吗?在社会分层中,当精英们和既定的政治社会结构,和下层相遇时,会有什么发生呢?《左传·昭公七年》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任何一个社会,无论是否具有某种特色,都有社会学上所说的"社会分层"现象,根据人们所占有的权力、金钱、机会等社会资源,以及所处的利益结构的不同,分成各个不同的阶层等级——至于是否"十等",那就要看怎么分了。  相似文献   

6.
张天潘 《南风窗》2012,(21):14-14
近些年,精英主义似乎在"叫兽"、"砖家"的称谓之下,在中国掀起了另一种的反智主义高潮,精英主义也被污名化。当人们以"草根"为荣、以"民间"为文艺创作寻求正当性和政治正确、迎合所谓的"民意"的时候,精英就好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他们从各自专业视角的观点与研究,往往很容易被嗤之以鼻。但事实上,真正的精英,他们的精英意识跟责任感是结合在一起的,他们有比普通人更多的社会担当,有自己一套成熟而稳定的价值观与理念。美国文化评论家威廉·亨利的著作《为精英主义辩护》就认为,精英主义就意味着向高标准看齐,只有精英主  相似文献   

7.
实践已经证明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中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人民共同富裕、公民民主权利至上的社会。共同富裕和公民权利本位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规定和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是实现了社会所有制与个人所有制结合、个人利益驱动机制与社会公共利益实现机制结合、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8.
"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福利国家的改革,而导致这场改革的,既有来自全球化的外部压力和国内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还有践行所谓"第三条道路"的需要,由此提出了责任与权利均衡的积极福利政策,和更加关注就业能力提高的"社会投资国家"概念."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论证福利改革的实质就是调整国家、社会与个人的责任和权利关系,具体目标是减轻政府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和增强个人责任感,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在这种关系调整中,个体的社会责任和技能培育是新政策的关键.但是,这些改革的实施遇到了许多麻烦,效果也不如人意.尽管如此,有关社会投资国家的理念和实践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艾利斯·扬对正义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她对正义的"分配范式"的批判。仅关注分配正义的危险在于忽视了社会政治权力即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政治地位问题。扬对政治正义的阐述汲取了罗尔斯的社会基本结构等进步思想,在摒弃诺齐克非历史的正义模式的同时利用了其自我所有权理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联系模式"概念,将正义思考的范围扩大到全球层面,提出了一种结构性正义的责任理论。  相似文献   

10.
提高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取得了较大成就:选拔任用干部观念从"伯乐相马"走向"赛场选马";选拔任用干部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选拔任用干部程序从神秘走向民主;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从自律走向监督。当前中国共产党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必须坚持民主公开,提高选拔任用干部过程的公信度;必须强调能力素质,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客体的公信度;必须注重公正择优,提高选拔任用干部主体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主义原则导致一个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选择机会更多,对平等的坚持更迫切,也造成身份形成过程愈加困难。这也说明为什么今天最开放自由的美国社会取代了昨天最开放自由的英国社会,登上了严重精神病患者比例世界第一的宝座。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后结构主义是对语言比较关注的一个流派。和语言建构主义相比,语言在后结构主义理论中具有完全的本体意义,语言被认为具有建构性、结构性,主要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体现出来。语言的表述形成话语,话语建构知识和常识,是一种建构社会现实的意义结构。就国际关系而言,后结构主义主要从表象政治入手,关注话语、身份和对外政策。身份和政策在话语中相互建构,相互调整。体现在对外政策上,尤其是国家安全方面,"我"的身份通常被表象为受到"他"的身份的威胁。从后结构主义角度来研究身份的表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国家的对外政策。后结构主义关于话语的理解,也为我们加强国际政治话语建设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分工与能力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4):10-10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首先想到的应是如何贡献社会,而不是加倍索取。现代社会推崇一种与前现代的神权统治和世袭统治形成对立的大体可以称之为"贤能统治"(Meritocracy)的社会制度。"贤能统治"首先要求在政治领域内根据个人能力(Merit)来取得相应的位置,一些席位开放给选票决定,更多的位置(文官体系)则通过考试获得。  相似文献   

14.
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使得美国社会本已存在的多重分裂暴露无遗并且进一步加剧,民主党共和党执政理念、选民身份认同、不同利益集团意识形态的差异日趋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种族严重对立、身份认同危机、特朗普推波助澜是导致当前美国社会分裂的主要因素.拜登执政后表达了弥合分裂的强烈意愿,美国国内也存在着支持"再联合"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但从目前拜登政府所推行的政策来看,意识形态分歧和政治极化仍然存在难以跨越的关卡,拜登弥合社会分裂的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冷战格局的终结,对代议制的共和性的捍卫与对代议制的民主性的反思都走上了巅峰,双方聚焦在政治职位的选拔方式上。前者高调宣布"历史的终结",并把以选举为特征的代议制民主视为走向政治秩序的唯一正途,后者则主张跳出主流民主理论的无形束缚,探索在现代条件下重新启用抽签这一选拔方式也即抽选的适用性与必要性。抽选民主论者探究了抽选的适用范围,阐释了抽选的民主性,并构想了抽选民主理论还有哪些值得深究之处。抽选的民主潜能主要表现为可以让选拔更公平,让代表更尽责,让辩论更有效,让认知更多样,让决策更明智,让民主更理性,进而让政治更民主。人类政治生活也许无法完全理性化,人们需要理解什么时候放弃理性才是理性的,在这个意义上,抽选可以释放现代人对民主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东亚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统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伴随着全球大规模的民主化运动 ,市民社会理论重新兴盛起来 ,市民社会运动也更多地出现并成为建立和重新整合现代民主社会的主要力量。然而 ,在东亚地区 ,由于其社会结构不同于西欧国家社会结构 ,因此其市民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其与政府的关系也不同于西欧社会典型意义上的市民社会 ,即不是市民社会导致了民主化 ,而很大程度上恰恰相反 ,是民主化或政治上的相对自由宽松导致了市民社会的出现和发展。并且 ,东亚市民社会与其政府的关系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 ,这种关系显然有助于东亚国家社会的安定和逐步实现或完善其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7.
二元社会结构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在二元结构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压力转移”和农村“精英转移”的互动机制的确发挥过重要的政治稳定功能 ;然而 ,这一稳定机制具有内在的局限性 ,迫切需要在从城乡分治到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 ,再造中国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各种人群中,有一些人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的。如果他们不能被归人权势阶层(the estalishment),也毫无疑问是美国社会精英的一部分。卡尔·多伊奇认为,所谓“精英”,指的是为数非常少的人,他们在某一个基本价值方面所拥有的至少比其他人要多得  相似文献   

19.
和私德不修、广受贿赂相比,破坏一种公平的制度是更大的腐败。在现代国家,宪政体制下最基本、整个社会赖以生存的公平保障是选举制度和司法制度,而在明朝,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最起码的公平是科举。无论是勋戚子弟,还是寒门秀士,在科考面前基本上是机会均等,如果这个制度的公平性受到了损害,政府的信用可能将受到最大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新社会运动是黎巴嫩左翼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教派制度为新社会运动提供了政治机会结构,制度缺陷为新社会运动提供了批判的标靶.当代黎巴嫩新社会运动对政治教派制度展开了全面的批判,并开始关注政府的运行.由于黎巴嫩政治教派制度仍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黎巴嫩恩庇侍从关系盛行、新社会运动自身存在不足、教派政治精英阻扰等因素,新社会运动在黎巴嫩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尚为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