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能源安全中的马六甲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论述马六甲海峡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引发海峡对中国能源运输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在和平状态下,日趋饱和的海峡运载能力是影响中国能源运输安全长期且最重要的因素,海盗与恐怖主义活动则是目前影响海峡安全的主要威胁;在非和平状态下,美国和海峡沿岸国有能力且有可能利用海峡对中国形成制约。因此,“马六甲困局”不仅困在经济安全,而且困在政治与军事安全。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在短期和中长期应采取的对策,强调参与和推动地区合作确保海峡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周洪钧  钱月娇 《国际展望》2012,(1):97-113,11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层逐渐融化,原本冰封的北极东北航道有了商业化通航的可能性,东北航道的使用权能否向国际社会开放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东北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俄罗斯主张东北航道通过的相关水域为俄罗斯内水,而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水域宜被认定为领海或专属经济区;俄罗斯强调东北航道中的海峡为内海峡,美国则主张其是"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本文认为其应为俄罗斯的领峡,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大国争夺中的马六甲海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沧桑的海峡 马六甲海峡,意为"大的岛屿",它因位于其东岸南段的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马六甲海峡有着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密云区总工会开展了"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清洁家园主题日活动。当天,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国良带领北京明鑫美业美容美发职工志愿服务队,与结对共建单位行宫南区居委会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活动中,志愿者们对路面白色垃圾、烟头、纸屑等杂物和卫生死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两岸问题的态度与政策是大陆对台政策面临的重要国际制约性因素。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及《与台湾关系法》构成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四大支柱,在此基础上,美国以"战略模糊"为指导思想,通过"一个中国政策"在两岸之间进行"对冲/两面下注",试图维持现状,稳定海峡局势。通过对"和平解决"的强调,美国将台海问题的战略关注点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在两岸政策上,对于现状和稳定的追求仍是美国对台战略的核心目标,两岸和平发展的态势符合美国的总体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6.
近期美国国内展开了对华政策的大辩论,中美关系成为中美战略界的热点话题。迫于近年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并形成了以"制衡中国崛起"为核心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巧实力"和"多伙伴"政策为重心的"再平衡"不断强化亚太地区伙伴与盟友,意图以"借力打力"的手段实现"低成本霸权"。甚至外延扩展至"全球再平衡",强化美古复交和对越外交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外交行动。在与中国既竞争又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越南等国的关系,其中用意不言而喻;而借美古复交缓和了与拉美世界的关系。奥氏总统任期将尽,急欲青史留名,以极大的"战略耐心和克制力",推动落实了伊核框架协议。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如何看待上述美外交行动,本刊特别约请专家撰文,以做梳理。敬请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甄静慧 《南风窗》2010,(12):50-53
<正>"儿童"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年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总是在不断赋予儿童各种社会价值和意义:古雅典人教育儿童注重"和谐",古斯巴达人要求儿童"骁勇",而古罗马文明对儿童的期待则是"善辩"——大至社会、小至家庭以内,没有谁愿意放弃对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台军在"汉光23"号的"兵棋推演"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动用了所谓"战略反制武器",打击大陆纵深目标。随着台军设立"飞弹司令部".并在外岛部署由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天弓-IIB"近程地地导弹。"境外决战"已经绝不仅仅是台军空喊的口号了,来自海峡对岸的弹道导弹已经具备了实质性威胁。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海峡经济区推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对大陆的贸易投资一方面促进了大陆产业升级,带动了大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台湾制造业出口、劳动就业、岛内投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同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建设海峡自由贸易区、创新合作机制、打造海峡经济区的产业支撑体系、加快制定海峡经济区发展规划等举措对台湾和大陆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今年71岁的李钟桂看起来比她的实际年龄至少年轻20岁,她在台湾的知名,不仅在于她是马英九的老师,更在于几十年来她一直"与青年为伍,从事青年的工作"。5月17日上午,她在福州参加第七届海峡青年论坛,开幕式上,她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一番"震撼性"的发言,让台下听众感受了这位台湾昔日女性政治精英的"爆发力"。  相似文献   

11.
正马涛是一名大熊猫饲养员。在位于半地下的饲料制作间准备食物,在电视监视室查看大熊猫状态,打扫兽舍、室外运动场和展厅,为防止游客投喂食物巡视……每天,他都要在占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的各个区域忙碌。"古古来,古古。古古到这里来,古古来……"这个像在招呼孩子的声音,是马涛发出的。站在兽笼外的他,正一边招呼着大熊猫古古,一边细心  相似文献   

12.
舒萍  陈鹏 《台湾研究》2010,(2):31-36
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而言都是重要的经贸伙伴。海峡两岸与澳大利亚的经贸关系具有明显的同质性,突出地表现在两岸对澳的商品贸易结构方面,这种同质性为大陆和台湾深化和拓展两岸经贸关系,联手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基础。通过建立跨海峡的两岸行业组织,  相似文献   

13.
张凯 《当代世界》2015,(11):30-33
<正>"一路驼铃响到西,万匹丝绸济美眉。"大漠、驼铃、丝绸、香料……这些代表古丝绸之路繁荣风貌的印记历经沧海桑田之后,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重新以崭新的姿态进入我们的视野和生活。2015年10月14—16日,由中国共产党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承办的"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60多个政党和政党组织以及工商界、媒体界人士约400多人与会。会议期  相似文献   

14.
自2017年11月津巴布韦进入"后穆加贝时代"以来,姆南加古瓦政府不断转变执政理念,实施政治改革,谋求政局稳定。除举行相对自由与公正的选举外,姆南加古瓦政府还将经济发展置于优先地位,缓和民族关系,加强执政党团结与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工作,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姆南加古瓦政府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稳定因素,其中包括选举进程中的民族与地域倾向,民众思变求变心态强烈,以及经济恢复和发展尚需时日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的执政地位才能进一步巩固,津巴布韦才能重新成为"南部非洲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5.
流溪 《法制博览》2010,(11):74-74
夜明珠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珍宝之一,在我国民间又被称为放光石、夜光璧,相传是能够在夜晚发光发亮的天然珍宝。其实,夜明珠不仅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存在,在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以及古犹太文明中都可以看到对夜明珠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北部有个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圣佛朗西斯科。该市的山地曾是众多的华人与其他外来人员云集的淘金地.故圣佛朗西斯科也被世人称为旧金山(或三藩市)。旧金山的北面是连接太平洋与旧金山湾的金门海峡。金门海峡上耸立着  相似文献   

17.
一位名叫苏三的民间女学者,最近大大地冒犯了一回史学界。她提出的"中国文明脱胎于红海文明"论,新奇大胆,占尽风流。尽管那些见解遭到了正统学术界的鄙夷,但却获得了普通读者的支持,从而引发出新的疑古风潮。这是继大话、戏仿和"酷索"横扫文坛之后,自我封闭的史学界所面临的一种挑战。互联网、出版商和资本逻辑声援了这场学术叛乱。但仅仅在30年前,这种声音却是注定要被毁灭的。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容易沟通的是水。站在地图前,你会觉得,那条海峡是那么窄,窄得仿佛一双手就可以把全部的水掬起来。然而,近40年隔膜,大陆、台湾之间宛如天堑。从1949年大陆解放,国民党退踞台岛,炮声硝烟便一直在海峡上空弥漫不断,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陆率先提出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宣布停止对金门、马祖地区炮击。海峡渐呈祥和之气,台资涌入,民间贸易日盛。但是,由于台湾当局仍顽固坚持“三不政策”,消极对待两岸直接“三通”,台湾海峡  相似文献   

19.
刘建飞 《当代世界》2009,(12):95-95
在读世界近现代历史时,知道像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这样的海上通道非常重要,列强为了争夺这些通道进行过一场又一场战争。到了20世纪末,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以及空中、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这些海上战略通道逐渐被淡忘。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化台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同发 《台湾研究》2001,(3):52-55,63
所谓“文化台独”,是为“台独”制造舆论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台湾分裂势力推行“台独”分裂图谋的手段之一。“文化台独”伴“台独”而生,随“台独”而行,它是“台独”的一面招魂幡。民进党执政后,“文化台独”日益猖撅,向民众大量灌输“台湾非中国”、“台湾人非中国人”、“台湾文化非中国文化”的理念,图谋泯灭台湾人民的中国心、民族情,破坏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对“文化台独”,已然成为海峡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