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必须建立起能够适应次区域国家经济发展多层次、多样性的不平衡状态,最大限度地体现次区域各国利益和要求的开放、透明并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创造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便利条件,不断提升次区域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势头,云南充分发挥了独特区位优势,依托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拓展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关系,有选择、有重点,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积极参与了区域经济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云南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本文总结了云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效。探讨了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召开,朱镕基提出三点建议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领导人参加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千野忠勇也出席了会议。朱镕基在会议上就如何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合作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二是坚持以项目为主导,注重实效;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朱镕基在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三点建议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第六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朱镕基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  相似文献   

4.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瓶颈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亚勤 《求实》2003,(Z1):165-166
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建立和实施情况的简要回顾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The EconomicCooperation Program in GMS)是一个旨在为促进湄公河流域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而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国际性项目。该项目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形成的,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的云南省。项目始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发起。当时,项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次区域的基础设施(交通和能源建设)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和共享以及区域内人力资源的流动及商品流通。项目刚一建立,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准水 《支部生活》2007,(3):27-28
五年中,全省进出口总额从不足20亿美元增加到60亿美元,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与南亚国家的合作逐步拓展。全面加强西南六省区市、滇沪、滇浙和省院省校合作,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北京赴云南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途中,专门来到广西梧州市,看望遭遇超百年一遇洪水袭击的梧州市干部群众。慰问抢险救灾的军民。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广西梧州龙新大堤慰问正在抢险的官兵。  相似文献   

7.
正"提升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开放合作水平""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推动西部发展提出36项重磅举措。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云南将如何作为?在云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相似文献   

8.
目前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出现了地区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均衡发展,而这一发展趋势还将延续.今后一个时期,以"功能性建设"为特征的地区合作进程,将更多地表现为便利化和经济发展合作,以及改善贸易环境等方面,中国在亚太地区合作,特别是东亚合作的重心应该是帮助发展周边落后国家的能力建设,从次区域和宏观大区域两个层次关注基础设施等功能性建设,并加强地区内协调和流通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掀起了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标志的第一次区域合作浪潮。欧洲一体化已经从最初只涉及部分经济领域的煤钢共同体发展到包括经济、政治、外交、  相似文献   

10.
建设西双版纳"开放云南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昆曼大通道全线贯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GMS)合作深入开展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西双版纳连接中国西南与东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当地,依托西南,拓展东盟,面向世界,坚持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和通道经济。  相似文献   

11.
提升云南沿边开放水平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云南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沿边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但与沿海开放和内地发达地区的开放相比较,云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下,相关体制机制的建设仍然滞后。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需重点防范沿线自然环境阻滞、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张力等生态环境风险,以及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出现的域外大国同质政策竞争等生态环境衍生风险。对此,中国可以探索治理主体开源、治理过程持续、治理手段多元、治理客体共生、治理结果共享的绿色治理新路径,这一新路径不仅能够系统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而且能同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针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在"一带一路"提出以前,便通过与周边国家积极分享水文数据、立足自身主体地位参与对话会议、坦诚回应外界水电站建设质疑等方式开展了次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绿色治理实践。基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丰富的环境治理实践,中国应从引领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共识、打造区域强效制度、分享绿色扶贫经验、探索第三方市场绿色合作等方式,积极探索以系统性治理逻辑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的绿色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云南的对外贸易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澜沧江——湄公河"、"中印缅孟"两个次区域的建立,充分发挥云南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优势,走特色外贸发展之路,就成为云南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90年代,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参与"成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印尼的巴淡岛正是通过积极参与"成长三角"区域合作,从一个不显眼的小岛变成印尼经济发展的一颗新星.积极探索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参与"成长三角"合作的相关地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杨 《新长征》2010,(4):46-47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边境地区两国或多国政府间共同推动的享有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优惠政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是集投资贸易、出口加工、国际物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区。在全球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发挥延边州地缘优势,通过跨境合作模式将毗邻俄朝的沿边经济连为一体,进一步推动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已成为我国加快东北沿边开放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南岭湘漓是湘,桂,黔、粤、赣五个省区的结合部,在这个地区推动省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有许多积极的意义,要完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就应该推动南岭湘漓建设“南岭湘漓次区域经济区”,南岭湘漓应该将自身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整合的竞争力,打造一个具有南岭湘漓特色的经济合作发展模式,促进南岭湘漓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越南自改革开放20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7.5%以上,居东南亚国家之首。近年来,越南政府又积极以“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凉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北部湾经济圈)的建设为重点,渴望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发挥独特的主导作用。面对这个离我省最近、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必要加强与其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泰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叙述,认为: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开放必须是适时适度的,否则并不能推动经济的成功发展。经济政策的稳定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稳定的基础上的适时适度调整也同样重要。内需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限定了范围的资源配置是会降低效率的。加强科教投入,坚持区域经济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进展是有较大好处的;但社会各个阶层的所得是不同的,对于有些阶层甚至是有损害的。  相似文献   

19.
举世瞩目的首届东亚峰会于2005年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胜利闭幕。会议通过的以进一步加强、推进、深化和完善东亚区域合作机制为主旨的《吉隆坡宣言》,则拉开了亚洲整合的新的序幕,标志着亚洲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正从次区域合作走向全区域的整合(除了会议主办方“东盟”之外,参加此次东亚峰会的还有亚洲另外两个次区域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的若干核心成员国)。可以相信,经过此次峰会之后,亚洲全区域整合的意义和必要性,将会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所认识。这是中国与有关各方共同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所在。无论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28日,联合国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在会议期间,主办了全球的第三届童工和教育圆桌会议。这次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湄公河次区域三个国家已经开展了的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得到了展示、讨论和肯定,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行动打下了基础。而中国这一部分,其实施地就在云南省的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孟连、江城、勐海和元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