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伊宁 《学习导报》2011,(16):33-34
自海湾战争以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怀疑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否还有效。赢得未来战争,仍然需要"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陆军的作战方式,是军事变革最重要的内容、最活跃的部分。随着战争形态、作战目的,以及陆战的武器装备等因素的发展变化.21世纪陆军的作战方式将出现全新变革:  相似文献   

3.
陈明  张韶梅 《前线》2023,(3):38-41
军事科技思维是人作为思维主体从军事技术视角考察军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其特殊的思维对象和特有思维规律。当今时代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军事科技思维的深刻变化带来军事领域的跨越式变革。深刻认识军事科技思维的基本特性,把握其发展走势与运行规律,处理好新科技发展与新军事变革的辩证关系,增强洞察军事技术未来走向的前瞻性,增强推进军事科技创新发展的引领性,聚焦“体系作战”的系统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卢保亮 《求实》2012,(Z1):12-13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我军的成立、发展、壮大乃至最终取得革命政权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单从作战指挥运筹思维的角度看,其胸中有"数"、举重若轻的作战运筹思维样式更折射出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一、毛泽东胸中有"数"作战运筹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李戈瑞 《湘潮》2012,(3):14-16
在我军众多的将帅中,粟裕以擅长大兵团作战指挥而扬名中外,享有"常胜将军"的殊荣。建国后,他在蒙受冤情的情况下,仍以带病之躯,研究未来战争与现代化国防,呕心沥血,为创新军事科研作出了独特的建树,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理论遗产。刘伯承曾评价说:"粟裕同志知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相似文献   

6.
汪红伟 《前线》2022,(4):21-24
强军胜战,关键在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生成要素,高层次的军事战略运筹和战争指导人才是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决定性因素,高水平的军事科技人才是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的关键性因素。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军事人才方阵,是新时代人才强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杨志强  程佳 《求实》2013,(Z1):31-32
<正>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逐渐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体现了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本质,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基本方式。心理战作为体系作战中的重要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以其特有的作战机理发挥着独特的作战效能。从目前我军心理战能力建设的情况看,距离体系作战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8.
新军事变革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我军必须进行军事理论创新,以理论带动军队建设的发展。江泽民认为,我军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江泽民的军事理论创新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我军新时期的军事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论兵     
常名 《学习导报》2013,(12):38-38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于逝世前一年,曾与俞源等几位资深战略学者论兵一番,其中谈到毛泽东军事思想。季老特别推崇毛主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认为这是军队作战思想的精髓和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他还认为对待战争问题不能太天真、太幼稚。季老的论兵之言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价值,我与俞源先生的话,是这么聊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为毛泽东关于红军反围剿战略思想和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提供了舞台。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军事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独具中国革命战争特色的作战原则,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构筑了框架雏形。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实现强军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现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深刻变化,深入研究影响战斗力生成的各种要素,全面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着眼实战要求大力培育战斗精神,为能打仗、打胜仗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指挥军事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后,军事路线、军事战略指导方针和作战指挥由秦邦宪、李德所包办,造成了红军作战的屡屡失利。在遵义会议上,秦邦宪、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被撤销。遵义会议以后,虽然毛泽东进入了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重新回到了红军领  相似文献   

13.
胡主席提出的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了战斗力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抓住了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政治工作要积极适应、主动作为,改变目前一些单位“硬件不够完善、素质不够适应、手段不够先进”的现状,切实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和直接作战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各大国军事科技竞争全方位展开,各国普遍将尖端国防科技布局和发展视为大国博弈的战略重点和提升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推动国防科技前沿技术探索和创新发展,为增强军事能力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重要支撑。面对战略环境变化和战略对手的调整,美国一方面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和网电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前沿科技发展,寻求军事应用和提升作战能力的技术途径;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丁晓春 《党史文苑》2011,(10):60-61
在信息化战争中,军事经济动员的类型、目标、要素、模式、技术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对提高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经济动员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战争中,军事经济动员的类型、目标、要素、模式、技术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对提高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经济动员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07,(6)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在作战原则、作战理念等方面的对比,阐述了《孙子兵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影响,并进一步论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孙子兵法》内容和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旨在通过这一初步研究,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启迪中,加深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解,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这一宝贵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孙辉  邹国平 《世纪桥》2001,(3):43-44
军事威慑是指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通过作战或非作战行动,对敌方施加压力,使敌方产生畏惧而不敢冒然发动战争,从而达到抑制战争目的的一种军事手段。它在世界战争史上被广泛地运用。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出现的《孙子兵法》中,就完整地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威慑思想。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吸取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历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威慑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运用于革命战争和反对外敌入侵、维护民族独立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9.
据俄罗斯《军事工业新闻》等媒体报道,在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尚未形成作战能力的情况下,解放军正在开发一套完善的反航母作战方案,将卫星系统、导弹、潜艇和远程攻击机整合在一起,而先进的无人机是这套反航母系统的核心装备。  相似文献   

20.
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训练工作,是东北抗日联军为提高官兵军事素质和部队作战能力而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增强指挥员组织指挥作战能力、培养部队组织纪律性和优良战斗作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