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纹鉴定越来越成为各种诉讼中重要证据 ,而语音样本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声纹鉴定的准确程度。声纹鉴定要求语音样本必须可靠、清晰、充分和具有可比性。因此 ,在语音样本提取过程中 ,必须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讲究录制收集方法 ,注意解决提取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录音设备的普及,录音证据在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某些案件中与声纹鉴定结论一起成为定案的关键证据。但鉴定程序的确立方面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鉴定工作的完成与鉴定结论的准确性。本文从鉴定实际工作出发,对受理案件与鉴定过程的程序中的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子证据鉴定作为信息时代特殊的司法鉴定类型,为我们解决与电子证据相关的诸多疑难问题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挑战。及时有效地针对电子证据鉴定进行法律规制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而电子证据鉴定法律规制的内容可能涉及方方面面。从对相关术语的界定到对基本原则、基础程序的规范,再到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标准,乃至鉴定设备与软件引进的论证和本土设备与软件的研发等等,都是我们在电子证据鉴定法律规制中需要积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人员,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为查清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人,而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人和事以及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的现场调查和勘验检查工作;物证鉴定是指具有鉴定权的鉴定机构内鉴定人员,受指派或接受委托,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或者判断的一种活动。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现场勘查是物证鉴定的基础,物证鉴定是现场勘查的深化,现场勘查与物证鉴定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物证鉴定体制改革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证鉴定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有独特的法律涵义。物证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按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聘请具备鉴定资格的鉴定人,对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的认定或判断。物证鉴定作为诉讼中的科学实证活动,既要面对某种涉案事实进行科学判定,从而解决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问题,又要对成为物证、书证、音像证据的材料进行科学鉴别,明确其证据效力。所以,物证鉴定结论作为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之一,不仅本身具有证据效能,而且具有对其他证据审…  相似文献   

6.
车速鉴定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重要项目类别之一.车速鉴定的证据主要来自于交通警察事故现场的搜证和事后鉴定人员的再次对事故当事车辆的取证,并以警察的搜证为主要证据来源,鉴定结论的可靠性也依据于此.在做车速鉴定时,可以借助经典力学车速鉴定理论与技术.车速鉴定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附着系数的选择、制动痕迹的识别与测量、车辆损伤的测量和道路相关参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痕迹物证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诉讼证据,它不仅是查明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的重要依据,是审查、鉴别案件其他证据是否真实的重要手段,是分析案情的重要条件,是促使作案人认罪服法,如实交代犯罪行为的有效手段,同时它也会出现虚假、错误的可能,往往不能作为定案判决的唯一依据。只有正确认识痕迹物证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对痕迹物证鉴定人的资格和业务水平提出明确的要求,不断更新和优化鉴定设备,鉴定时明确鉴定目的和要求,鉴定过程在具有充分、可靠鉴定材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才能充分发挥痕迹物证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鉴定制度做了一些修改,这些修改对于我国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明确了“鉴定意见”只是证据种类之一,对其的采信也应经由法庭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审查判断,其也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规则的限制,不具备法定条件的鉴定证据,都应当排除在法庭之外,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鉴定意见还应接受程序的检视,与其他的证据一起形成严密的证据锁链.最终达到法官的内心确信.进而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指纹鉴定工作中尚无明确的国际统一标准。各国指纹鉴定人员的观点可分成三种派别:数量标准说、数量——质量标准说、非数量标准说。非标准化的鉴定方法使指纹技术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将影响指纹证据的法律效力。在此,我们提出制定科学的指纹鉴定统一标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诉讼中,DNA鉴定意见是判断人身同一性的关键证据,往往是有罪证据体系的支柱。通过分析卢荣新案发现,DNA鉴定过程中易发生检材提取时间不明晰、保管时交叉污染和鉴定时片面选择等问题。这是鉴定人员程序规则意识淡薄、鉴定启动的职权主义和鉴定技术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应严格审查DNA检材来源清晰可靠、保管链完整可查和鉴定程序合法规范等内容,从鉴定室管理规范化、鉴定人责任制、完善鉴定意见采信规则三大方面,确保DNA鉴定意见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