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对普世伦理的追求由来已久.当前的经济危机与全球化造成的全球问题更凸显了全球伦理的价值.汉斯·昆以全球化为背景,基于责任和对话构建的全球伦理,将人类长久以来对普世伦理的追寻引向新阶段.汉斯·昆试图从价值共识方面来解答全球性问题.全球伦理所体现出的整体意识、责任观念和对话思维对于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袁莉 《学理论》2009,(31):188-189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塑造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这一超人般的艺术形象,是作家的“自画像”,是一曲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马丁·伊登》,分析主人公马丁·伊登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杰克·伦敦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李智 《行政论坛》2010,17(3):88-92
库恩提出范式及范式变迁的概念,在公共行政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当多的学者将范式及范式变迁的概念运用于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如尼古拉斯·亨利、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欧文·休斯、蓝志勇和凯瑟琳·安德逊等;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反对将范式及范式变迁概念运用于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如全中燮、杰罗德·葛瑞恩等。学者对新公共管理是否构成一个新的范式也是莫衷一是,公共行政领域的范式之争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4.
杨飞龙 《学理论》2008,(9):67-67
又要到“六·一”了,想必好多孩子都急不可待,可是“六·一”一过,势必又有孩子怅然若失,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仅仅让孩子快乐“六·一”这一天。“六·一”为什么快乐?玩!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受任何约束,尽情的发泄自己久违的情绪。好多人大概都从小拥有这悲壮的“六·一”情绪,因为“六·一”一过,等等孩子们的又是他不想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韩秀 《学理论》2010,(11):149-150,280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打破了男性作家以侦探形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处于男权话语包围下的她又难免受到男性话语的影响。本文以阿加莎晚年的作品《无尽长夜》为例,分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6.
王卫华 《学理论》2010,(4):149-150
盖尔·奥斯丁认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戏剧有诸多优势。可用于戏剧分析的女性主义理论来自四个研究领域:文学批评,人类学,心理学,以及电影理论。她对女性主义人类学中盖尔·鲁宾、卡尔·马克思、列维一斯特劳斯和西蒙·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并运用盖尔·鲁宾的“妇女交易”理论、塞基威克的“男性同性交际欲望”理论以及吉纳尔的“色情三角”理论分析了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证明女性主义人类学运用于戏剧领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静 《学理论》2009,(32):183-185
当代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基于西方关怀伦理的思想传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诺丁斯的关心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方华  彭艳娟 《学理论》2010,(14):39-40,170
莫里斯·多布的经济理论主要涉及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等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见解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他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系中,更是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根植于资本主义内部的深层诱因:消费不足、结构不成比例和利润率下降。在"后危机"时期,重读莫里斯·多布的经济理论,审视经济波动后的中国经济脉络,保持适度的谨慎和必要的反省是不可或缺的,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并优化政府经济职能是当下之中国在经济领域内的重点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理论视野》2006,(1):61-63
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由来;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由;我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本看法;缺乏条件“不发展”也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段智婕  金欣 《学理论》2009,(20):151-152
纳吉布·马哈福兹小说《宫间街》中人物艾哈迈德·阿布杜·嘉瓦德所表现的矛盾,实际上是不同文化冲击的结果。他一面在外过花天酒地的放荡生活,不顾伊斯兰的道德标准,一面严守伊斯兰其他标准.在家里树立威严形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其实是传统的伊斯兰文化与商业文化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晨曦 《学理论》2008,(17):62-62
孩子的天性便是活泼好动,如何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应当是家教中父母十分注意的一个问题?著名的美国儿科学家贝里·布雷泽尔顿在法国出版的一本新书《贝里·布雷泽尔顿同你谈孩子的问题》中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饶志华 《学理论》2008,(20):18-21
以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最大成就就是提高了人的可行能力,扩展了人的实质自由;其基本历程就是通过自由来促进发展的过程。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对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的中国所存在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之漫想     
墨香 《学理论》2008,(13):84-85
史书上关于水的名言很多,大多有警示作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反水不收,后悔何及。——《后汉书·光武帝纪》。老子的《道德经》里面也提到过很多关于水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品性是可贵的,它常常是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去净化别人,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08,(1):92-92
1820年,斯宾塞出生在英格兰中部德比镇的一个教育世家。斯宾塞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父亲威廉·乔治·斯宾塞更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望的教师。不幸的是,斯宾塞的几个兄弟和妹妹都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自从遭遇了这些不幸之后,斯宾塞家族就格外注重对新生婴儿的养育。一次意外事故夺去了斯宾塞的好朋友和远房兄弟丹尼·斯宾塞的生命,面对着这一巨大的不幸,家族人商议把死者2岁的遗孤托付给刚当上教师不久的斯宾塞。  相似文献   

15.
周晓君 《学理论》2009,(24):61-62
“凝视”是多丽丝·菜辛的小说《屋顶丽人》中的一个重要母题。本文从男性通过对女性的凝视,以规范其所谓的社会行为和女性对男权社会的解构出发,阐释了凝视中的权力对抗。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掀起一场规模空前的重塑政府运动.这场运动正推动着传统的政府管理范式逐步向新公共管理转型。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重塑政府运动来看,大都致力于塑造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型政府,其主导理论是以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等人为代表提出的企业型政府理论。本文以此为视角,分别从企业家精神在公共部门研究的兴起和经营管理理念出发,对企业家精神对公共部门的作用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杨黎鸣  王春红 《学理论》2010,(19):297-298
集体主义既是德育中一条主要的道德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备的道德品质之一。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对此高度重视。他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不但论述了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指明了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对我国现阶段青少年集体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5·12地震对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巨大影响为背景,从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两个方面分析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探究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张福如 《学理论》2009,(18):14-17
劳伦斯·布鲁姆在针对“基于不偏不倚或任何原则之上的伦理”存在的缺陷进行的批评过程中,形成了他的道德感知与特殊性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但弥补了超验伦理学存在的某些理论缺陷,而且对我们追求确定性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区域伦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何谓区域伦理区域伦理的提出 ,其相对应的是普世伦理或全球伦理。关于普世伦理的含义 ,有多种提法。一般来讲 ,从地域上看 ,普世伦理是遍及全球范围的伦理 ,它具有普遍性。在这里 ,普世伦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指人们为维护全人类的利益而达成共识的伦理规范 ,如 :生态伦理、核伦理 ;二是指各种不同伦理规范之间具有普遍价值的伦理 ,如 :东西方伦理规范都存在的“已所不欲 ,勿施与人”。在当前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的趋势下 ,人类原有的不同文明的伦理观念的冲突与新出现的伦理境遇间的冲突 ,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反思。普世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