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每一年,都会有驴友探险失联的报道.无论驴友是否违规,政府和公众都会积极施救,但结局只有两个:驴友被成功解救或者死亡. 在探险之前,驴友们是否应认真评估一下风险?一旦被困,解救他们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探险背后的代价 “鳌太”线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穿越“鳌太”线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今年五一小长假,有多支驴友团队徒步穿越“鳌太”线,但因为遭遇了暴风雪恶劣天气,多名驴友被困山上,失联人数一度多达40余人.当地出动了大量人力解救,仍有一云南女驴友殒命.  相似文献   

2.
现今,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批“背着书包当老板”的年轻身影,课堂上,他们或许并不起眼,可能就是你身旁默默无闻的同桌;而在商场上,小吃服装、文具复印、电脑修理等校园周边的传统行业都留下了他们大展身手的“足迹”。不过,随着校园周边的商家像雨后春笋般一轮轮“疯涨”,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笔者到某市婚姻登记机关搞调查。婚姻登记员向我讲了他和一位离婚当事人的一段颇具幽默感的对白,令人不禁发笑,继而深思,很值得远离此行的苦苦众生们一听。“你为啥要离婚?”“因为我有病。”‘有病治一治就行了,不一定非要离婚呀。”“我的病很重.谁也治不了。”“那能不能说说你得的是什么病,看看我们是否能帮帮你介“能行。不过说也白说,你们帮不了我的忙。因为我得的是‘外遇病’。这种病一旦染上,就很难治了。我有好几位同事和朋友都得了这种病,不少大夫都给治过,结果一个也没治好。”这位当事人是一位男性,在某机…  相似文献   

4.
佐人 《现代领导》2008,(9):17-17
从“面壁”到“破壁”,关键在于一个“图”字。“图”,就是要有一股创新精神,让思想冲破牢笼,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本本,而应当掌握书本知识的精神实质,善于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否则,从“面壁”到“面壁”,从书本到书本,纵然你能把“本本”倒背如流,也不过起“留声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亦佳 《小康》2014,(8):50-53
“你要奔着挣钱去,不一定能挣点钱,但是你真要塌下心来把事做好了,往往你不缺钱。”  相似文献   

6.
漫画与幽默     
有人找你一位正在巡视果园的农民,在一棵苹果树上发现一个偷苹果的小男孩。“好小子!”他喊了起来,“你瞧着,我去叫你爸爸来。”小男孩抬头看着树上说:“爸爸,有一位先生要找你说话。”年轻的乞丐一个年轻的乞丐常在街上行乞。一天,一位贵夫人走过去对他说:“你这...  相似文献   

7.
黄培岳 《人民公安》2012,(18):33-35
"亲,周末你驴了吗?"时下,驴友们相约出游成时尚。这则刚刚发生在海南的故事,将给一些狂热的驴友敲响警钟:驴友出行,美景在户外,亦有风险相伴随,安全始终要摆在第一位。一男子流窜北京、重庆、南昌、海口、西安……他的作案足迹几乎遍布全国,专偷同行驴友,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便盗窃了50多名驴友,在警方的艰苦追踪下,这位专偷驴友的"驴头"最终在西安落网。  相似文献   

8.
如同其他品味制造者一样,《孤独星球》作为将出版商和“驴友”连接起来的旅游攻略,可以被延伸为布迪厄语境下的文化中介者,它通过调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实践和旅游品味的关系而建构、形塑着“驴友”的品味。在对目前《孤独星球》中国系列丛书进行词频统计和社会网路分析可视化后,发现其从景点、住宿、交通、饮食四大模块构建了“驴友”追求自然本真、刺激冒险、“异文化”风情、节俭环保、“文艺范”和重视体验的一套符合“驴圈”的身份认同的旅游品味,从而区分“驴友”与其他旅游者的关系,最终构建了旅游品味的合法性权威。  相似文献   

9.
如今租房,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因为,你揣着钱不一定能租到满意的房屋。相反,你却可能遭遇一场哄、骗、吓、诈,甚至撞上一场“桃花美运”。到了最后,你用于租房的钱可能会一点点地有去无回……  相似文献   

10.
绑架     
绑匪绑架了一位富翁,打电话给他年轻的太太勒索50万美元。“我给你们100万吧,”太太说,“不过你们一定要做得像意外事故。”绑架  相似文献   

11.
我从警校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了青 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政保科工作。报 到那天,局长找我谈话时告诉我说:“小刘,你的科长姓朱,工作很认真也 很能干,你要好好向他学习……”谈 完话,我很快见到了我的第一位上级“朱科长”。科长热情地说:“欢迎年轻 人来我科工作,以后称我‘老朱’好 了。” 科长是一位部队转业干部,年轻 作比较轻松好干,科长则认为,政保 得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着,一群大夫一点的民警都称其为“朱科长”,年龄 工作是良心活,要干便有干不完的活。 在围着会诊。我和分局派去陪床的几稍大点的民…  相似文献   

12.
报载 :中央党校一位副校长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上撰文指出 ,“年轻的政治家不坚持‘三个代表’ ,以为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 ,那是不行的 ,就得下台。”关于“三个代表” ,读者们是熟悉的了。而“年轻的政治家”何指呢 ?论者说 :“从现在开始到(中共 )十六大 ,两年时间里 ,中央部级领导干部50 %多要退下来 ,在地方 ,省委一级干部20 %要退下来 ;”“‘文化大革命’以前党培养的干部也要逐步被‘文化大革命’后党培养的干部所代替。”“历史要把整个权力交给新一代政治家”云云。然则 ,他所说的“新一代政治家” ,“年轻的政治家” ,就…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这样问凌峰:“如果有来生的话,你还娶不娶大陆人?” “这个问题我恐怕要好好想一想,两岸婚姻太累了。”凌峰说。“不过”,凌峰口气一转,”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要娶顺顺。” “你呢?”我又问贺顺顺。  相似文献   

14.
葛剑雄 《传承》2012,(23):94-96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个很好的原则,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发展到了今天,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观念,那就是“己所欲,如何予人”。我们以前往往认为,我认为好的,你也必须认为好,所以我要把它推广给你,要你学我,这是我的一种好意。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认为好的,人家不一定以为好。如果人家以为好,也要考虑人家该怎么样向你学习。所以,不要急于把你自己认为好的文化去推广,更不能够强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甲:我想,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个较为通用的称呼,以便于对话联系。本来,“同志”一词是通用的称呼,但现在好像不大用了。有一次我到邮局取汇款,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正在和同事聊天,我叫了她两次“同志”,她回过头来拿了我的汇款单一看,就说汇款还没到,过几天再来。我想,汇款没到,我怎么会收到汇款单?但邮局是垄断行业,营业员说汇款没到,你还能怎么样?想必是那两声“同志”使她不高兴了,所以叫你再跑一趟。 乙:对年轻的女营业员,你应该称呼“小姐”。 甲:“小姐”这个称呼现在的确相当通行,但如果碰上四十多岁的女营业员,…  相似文献   

16.
文玉 《中国减灾》2006,(12):47-47
“驴友”,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驴是旅游的“旅”的谐音,“驴友”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朋友。“驴友”大多数是指那些,以风景、人文、生活的体验或采风为目的的旅行者。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从事宣传工作的实践让我体会到,面对群众,要想把话讲得“入耳、入脑、入心”,关键是让人家认同。认同的前提是有理,而有理不一定说得清;说出来,人家也不一定买账。艺术破解认同难题,从“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理念认同”入手,实现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认同”,是宣传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程阳路 《中国保安》2014,(24):160-161
我对在北城小学读三年级的儿子说,我要写一篇《骑自行车的老婆》。儿子问?哪个老婆婆还骑自行车?我说,不是那个老婆婆,是我的老婆,是你的妈妈。他说,那你还是别写了,太丢脸了,别人妈妈都是开汽车。是啊!在这个汽车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庭的年代里,作为一个七十年代末出生还算年轻的女人来说,交通工具应该是小汽车了,要么也是电动车,把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已寥寥无儿。现在居民小区里车满为患,马路两旁车如长龙,街道上更是车如流水,几乎都是汽车,电动车,偶尔有几辆自行车也大多是驴友在彰显骑行的乐趣。而我家老婆大人的交通工具却还是那辆陪伴她多年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19.
李樱 《中国减灾》2012,(2X):54-55
<正>"海猫!我认识你诶!刚刚公交车上的电视播报了对你的采访!我要跟你合影,给我签名!"穿着橘红色户外服的海猫在人山人海的香山脚下被驴友们一眼盯住,"刚刚电视播了你的新闻,你们就来这里设置路标啦,好快啊!""海猫"名字的响亮度远大于他的本名"吕忠洪",他在被推搡之中跟一个个驴友合影,眉开眼笑,"前两个合影免费,后面的十元一位啊!"这个快40岁的普通中年男人幽默的话语让他颇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传说中,上帝养了两只可爱的兔子,一个叫“事业”,一个叫“家庭”。一天,上帝问女人:你喜欢哪一个?女人左看看,右看看,任何一个都不忍放弃,于是她请求上帝:我可以都要吗?上帝说:可以,不过,从此你要学会奔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