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沈瑾秋  孙斌 《群众》2018,(14):11-12
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深度融合开放创新格局、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和引领全球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一项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都对此作出了明确部署.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  相似文献   

2.
从科技角度看,人类历史是一部创新史。到目前为止,全球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其中两次是科学革命,三次是技术革命。如果翻翻这段历史,你会发现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而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被认为是1930年经济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危机,这是否意味着又一场新科技革命即将到来?科技革命源于两种驱动。第一种是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驱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以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带来了第一次科学革命;18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蒸汽机发明应用及机器作业代替手  相似文献   

3.
2013年全球科技继续迅猛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科技发展呈现交叉融合的态势,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彭伟 《群众》2023,(10):46-4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国际科技组织作为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非政府性和专业性国际组织,已成为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的推动者、国际重大问题新规则的制定者以及新型国际秩序的间接维护者。有没有国际科技组织入驻是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11)
正近年来,广东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有序推进省级高新区布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群众》2020,(15)
正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是人类开拓知识前沿、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和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牵头组织实施大科学计划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影响力与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  相似文献   

7.
正在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中,科技创新中心是最具挑战、最具压力也是最具难度的。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怀柔科学城是突破的关键。怀柔科学城的定位是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地跨怀柔和密云两个大区,整体区域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城。从世界范围看科学城的发展历史,科学城往往是在围绕大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历程,呈现出"高要求、大格局、高起点、全链条和新模式"等规律和特点.一是高要求,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全球科学中心为目标,高标准设计实施方案,高效率组织实施,高规格配置创新资源要素,致力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大格局,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结合各地创新要素禀赋,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高起点,依托国际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国际一流的拔尖人才,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致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讯     
中科院启动“九五”大科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九五”大科学工程立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物理学、天文学领域两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已进入起步阶段。 大陆在“九五”期间计划拨专款20亿元建设的新一代大科学工程,是我国科技水平的综合显示。在首批获准启动的3项工程项目中,中国科学院主持开展了合肥同步辐射二期工程和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的建设,参与中国地壳运动  相似文献   

10.
正怀柔科学城的建设将为前沿技术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引领科技创新前沿,激发基础科研和前沿领域重大科学发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一批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奠定抢占全球科学技术制高点的基础,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表现在前沿科学技术领域突破能力的竞争。而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是解决各种科学和技术前沿问题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李昕 《群众》2012,(4):20-21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当今时代,  相似文献   

12.
发展大数据产业是当前各国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契机。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武汉市亟需从六个方面入手来助推大数据产业化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二是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链,三是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四是拓展大数据的应用领域,五是建立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六是积极营造氛围,加强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20)
正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金字塔顶尖平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国家科学中心是集原创思想—技术开发—产品中试—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有利于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进而引发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带动新兴产业成长,产生区域和城市创新的"连锁效应",将有力推动区域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国家科学中心就是科  相似文献   

14.
陈伟龄 《群众》2012,(12):62-6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昆山连续七年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榜首,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是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在昆山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科技镇长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选派“科技镇长团”,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自2008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15.
<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金字塔顶尖平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集原创思想—技术开发—产品中试—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有利于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进而引发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带动新兴产业成长,产生区域和城市创新的"连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引领我国科普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作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等重大判断和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9年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就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的两翼;2010年时进一步指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2016年在“科技三会”上系统全面地阐释了“两翼理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黄南 《群众》2018,(12):26-28
我省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但是传统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难以适应新的目标要求。加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是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必然要求,也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医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前沿。近年来,北京市全力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议进一步大力加强整合协同,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医学发展,以医学突破带动首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近年来,北京市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在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央地协同推进重大科技任务、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在科技创新资源方面,北京市拥有清华、北大、人大、北航等92所高校,国家级研究机构众多,仅中国科学院在京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产业调整正蓄势待发,要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先机,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提前谋划。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主要瞄准国家重大科技需求,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的重要载体。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支持北  相似文献   

20.
正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激烈的人才竞争,怀柔科学城亟须创新高层次科研人才聚集政策,为全球科学家和团队提供更加优质、更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及生活环境。高层次科研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支撑,怀柔科学城将要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未来,怀柔科学城要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的优势,吸引全球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