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没见过胡杨不知道什么是生命的辉煌。只有见过胡杨才知道生命可以如此精彩与顽强,它们在恶劣的沙漠中生而不死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千年。我要感谢上苍让我遇见了胡杨,这遇见既浅又深,十分美好。也就在那一刻我默默起誓:要把你刻在脑海里,让我未来的人生如你一般在茫茫大漠上描绘出一抹绚丽色彩。胡杨是桀骜不驯的生命之树,  相似文献   

2.
<正>清明祭扫,追先怀远。这是南北各地的风俗。两千五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聪慧设计,在漫漫人生征程中,于春暖花开时节,留出这么一个时段,追忆、默哀、冥思,表达对先祖、先贤、先烈的怀念之情。平时,我们都匆匆在忙,连停下来说几句贴己话的时间都没有,而且都那么实际!跳出忙碌的节奏,咂摸活着的滋味,追踪生命的长度与厚度,则心"清"神"明"也。清明祭扫,是另一种形式的总结,是站在生命的终点回望。  相似文献   

3.
休闲带来的快乐,是消费型的快乐;繁忙体验的快乐,是生产型的快乐。在繁忙中用快乐创造成功,那才是工作最佳状态的"真"和人生最佳境界的"美"。现代社会,恐怕有两个字经常令人不爽。一是"忙",二是"烦"。"忙"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有时是心甘情愿而为之。"烦"则明显不同了,它是消极心态的不良反映,有百弊而无一利,应当通过心理调适而不为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防止从"忙来忙去"陷入"烦来烦去"的窠臼,并要有意识地让繁忙向快乐转变。工作与事业是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4.
周国平 《学习月刊》2013,(15):53-54
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很看重财富。我并不认为财富一点也不重要.我没有那么清高。我的看法是,金钱是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我们不能为了这次好的东西而把最好的东西牺牲掉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所说的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那是真正能使人感到幸福的东西。你可以去挣钱.挣得越多越好.但是要记住.第一不能让挣钱的过程损害了人生的主要价值.第二应该让挣到的钱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主要价值.这样财富才会是增进人生幸福的一个砝码。  相似文献   

5.
问起一些领导干部都干些什么工作,回答就是一个字:忙。忙,应该说是好事,说明可做的工作多。但是否“忙”到关键地方,“忙”出效率,常常没有下文。直截了当地说,时下,一些人在空忙。比如,忙于“横向交流”,今天你到我这里,明天我去你那里,美其名曰“互相学习”;忙于迎来送往,上面来人,吃什么样饭、住什么样宾馆,要研究半天,接着陪吃、陪游、陪玩,从头到尾陪到底;忙于“游会海”,参加会议,什么开幕式、闭幕式,不但自己要参加,而且要拽来各方面的头头来陪会……诸如此类的“忙”,不是“空忙”是什么?这些“空忙”,表面上热热闹闹,到头来,忙忙碌…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对一个人的某段人生日记,我们硬要给他下个定语的话,那么,农十师一八三团工会主席魏梅称得上是基层工会战线上的一位“忙碌者”。从责任担肩的那一天起,她留给职工群众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忙字。她在忙中透着一种干练,透着女性特有的韧劲,也透着她那颗与生俱来的爱心。  相似文献   

7.
袁浩 《奋斗》2010,(3):60-60
##正##新年伊始,常听一些领导干部说"忙"不过来。诚然,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初的时候工作千头万绪,一边要安排部署全年的工作,一边还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体察民情,各级干部感到忙碌,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勿庸讳言的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忙"却是忙于迎来送往、忙于文山会海,这种"忙"其实质上是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忙是一种工作状态。领导干部"为公而忙"本没有错,但是否忙而有效、忙的值得,确需要有一点分析。忙公文,还要看公文有没有意义;忙开会,还要看会议是不是解决问题;忙接待,还要看接待有没有必要;忙应酬,还要看什么性质的应  相似文献   

8.
感谢失败     
人生是一条曲线,我们便在这条曲线上奔劳。从蹒珊学步到临终前与死神妥协,失败始终是随你而生,伴你而灭的。 失败无疑是人生的一大痛苦,但退一步想想“失败是成功之母”也不无道理。失败是磨砺  相似文献   

9.
叶茂 《廉政瞭望》2012,(7):18-19
一个人在心灵层面有所执着,背后必定有他的故事。他们穿越过人生的风暴,行在心灵平静的沙滩上。这样的人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他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又超越着生活的平凡。用生命拯救生命"有女孩最近打来电话想自杀,身世确实很惨,不知道你能不能帮下忙?"赵广军是一个志愿者。他吨位很重,身材胖胖的。年近30岁的他,在母亲安排  相似文献   

10.
韦秀英 《学习导报》2013,(12):44-44
哈佛大学的老师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说:"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让自己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挡得了我们最终走向成功呢?"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是很大的目标,也并不难实现。也许昨天的"我"也曾努力磨炼并获得可喜的成绩,但今天的我必须超越昨天的“我”,更加进步,更加充实。人生的每一天都应该充满新鲜的东西。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已经足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天前进一点点,就是稳健的、持续的前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茂华 《学习月刊》2010,(14):24-24
工作是忙碌的,但这不是影响我读书的理由。我喜欢读书,读几本有益的书反而可以给忙碌的工作减压,调整一下我的工作思路。今年上半年,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感觉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过:“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美好的药。”“忙”也是老年人的一种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生可以在平凡中渡过,但生命只有在不断追求与奉献中才显得有意义。”这是我一直以来信奉的一句名言。在平凡而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努力践行这句名言,奉献自己全部的爱心与真诚,同时也收获着快乐与喜悦。我全身心地演绎着四种角色,演奏出和谐的四重奏。在这四重奏中,我的人生变得丰满而亮丽。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愿意简单地看待生活,则无论凡夫俗子,还是富翁贵胄,其生命需求都不外“日求三餐,夜求一眠”。这显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肯定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我以为,每天能否睡个好觉,也该是人生是否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准。西洋人塞万提斯曾有妙语:“睡眠是饿者之肉食,渴者之饮料,冻者之温暖,热者之凉快;它令一个牧羊  相似文献   

15.
每一天的忙碌,每一天的奔波,总是在大脑里不停地思考人生如何体现价值。我不是过分对自己施加压力,人生的转折无不诱惑着我一次次付出浪漫的时光。  相似文献   

16.
按照“人生实验”报告,应该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可我总时不时地感到四十而缺,尽管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美国学者W·B·彼得金写的那本《人生四十才开始》的书,但还是驱赶不走缺的感觉.到底缺点什么呢,我一时也难以理出个端底.也许这种缺和悔有关系.当生命之树画出第四十个不规则圆的时候,咣的一声,几乎是来不及刹车,我的生命列车就到了“四○”车站,是加水检修,是重新编组,还是反思,反正都需要补缺点什么、在这以前那漫长、湍急而又无声的旅途中,我曾发誓要给岁月留下点什么.可当在“四○”车站翻看人生等高线图的时候,悔却笼罩心头;不但看不到什么,几乎是连足迹都被抹平了.在那人生成果的存折上.不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5,(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使用"境界"这一概念作为"词"独绝千古、自成高格的最高标准。静安先生所言词之"境界",其核心就是"真"。有境界的词能直观地表现出代表物之全种的真景物,抒发诗人超越物我利益关系的真感情。创造这种境界不依靠文辞技巧,不因袭前人成句,用语虽淡,却能表达出"人类全体之感情",完成一次"生命体验的自我超越"。"境界"的创造是赤子天才偶然间所得,类似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种顿悟,只是一种可能的成功,可遇而不可求,不是经过努力积累就一定可以达到的。另外,"境界"这一糅合了中西方哲学思想的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概念已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无聊是有价值的,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无聊的时间,只要一"无聊",人们下意识地就拿起手机来,看个微信瞎搜一番",无聊"没了。生命不止是使用,还需要奖励,而我们对生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口号上会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们的实际行径中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钱永远没够,大家都在忙碌着,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忙"。"忙"就是心亡。法国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国度,跟他经常要停下来,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与修身,音乐与青年,音乐与人才,音乐与优秀文化,音乐与美学精神,都可以有关联,都可以带来人生感悟、生命感动和事业激励。我的退休生活已经一年多了。2016年2月卸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领导职务后,我主要忙两件事: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  相似文献   

20.
陈甲取 《党课》2014,(2):71-71
一位经商的朋友跟我抱怨说:“我太忙了,每天忙不完的生意、做不完的工作,我没时间看书、旅游,也很久没给自己放假了,就连答应跟老婆度假,都因为忙碌而一再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