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说他"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评价或许有些夸张。但苏东坡还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则是比较中肯的。其他暂且不表,单说这"忠犯人主之怒",于韩愈就确不为过。韩愈曾与柳宗元、刘禹锡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韩愈在查访时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正如他在诗中所写:"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上报朝廷说,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这激起了韩愈的一腔怒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有过很多被贬的官员。在这些人物当中,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清代的林则徐等,尤为人感佩和痛惜。 先说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一首名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诗作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韩愈。史载,公元819  相似文献   

3.
赵云长 《世纪桥》2009,(3):65-67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和韩愈齐名,也是唐代著名诗人,今存诗一百六十三首,多是贬官以后的作品,无论古体或近体,造诣很深,颇多佳作警句。抒写了他离乡去国的悲哀和愤懑不平的心情。文辞雄美,语意深切。  相似文献   

4.
百花园     
《湘潮》1999,(3)
另一副"眼镜"黄汉国1981年10月我曾有幸拜访仰慕已久的黄克诚大将军,并与他老人家进行了6次深刻的交谈。我曾问过黄老:在湘南暴动中,湘南特委指示要大烧大杀,时任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的您,为什么能与在井冈山的毛泽东英雄所见略同,力持异议,使永兴城大部分房屋保存下来,避免了物极必反的恶果?在第三次反"围剿"前后的大规模肃反中,时任师政委的您,为什么敢于"违抗"命令,把所谓"AB团"分子藏进山洞?1959年的"反右倾",矛头本来是对着彭德怀的,而您是搬上庐山的"救兵",是毛泽东争取反戈一击的对象,您却不愿落井下石,反而…  相似文献   

5.
<正>闲来读书,读到了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送薛存义序》,该序文是他为即将离任的同乡薛存义饯行时所写。在这篇序文中,柳宗元提出了做官从政的价值观,应该是"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意思是说,官吏应该是老百姓的仆役,而不是奴役老百姓的官老爷。接着,他阐述了"官为民役"的理由,那就是"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官吏都是老百姓用赋税供养的,理应为老百姓公道办事。同时,他也表  相似文献   

6.
郑智勇 《揭阳论丛》2004,(1):69-73,76
本文通过对韩愈《与孟尚书书》的研究,对韩愈贬潮前与众多僧人交往历史的研究,对韩愈与潮阳灵山寺大颠和尚的密切关系作了深刻的剖析,认为韩愈贬后结交大颠,是他能够正确区分天竺佛教与个体僧徒两种不同对象的一贯做法的继续,其实质就是儒禅相通。这是目前对韩潮关系认识上.认为韩愈“悔过妥协说“、“前后矛盾说”、“爱才说”、“反佛策略说”等几种说法之外的“儒禅相通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09,(12):49-49
李翱(772年—842年),字习之,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北、静宁南)人,是后魏尚书左仆射李冲的第十世孙。其父李楚金,曾任贝州司法参军。李翱自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写文章注重"气质"。25岁那年,在汴州与韩愈相识。从此,追随韩愈,并娶韩愈侄女为妻。他与韩愈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谈古论今,维护儒教,反对佛老,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李翱中进士,初任校书郎,后迁京兆府司录参军。宪宗元和初,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他深感旧日"史官记事  相似文献   

8.
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与思想家柳宗元在《送薛存义序》一文中指出:“凡吏于士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意思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你们知道他的职责吗?原来是为民众服务的,不是叫老百姓为他服务的。在官贵民贱的封建社会里,柳宗元公然能提出“官为民役”的思想观点,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八世纪时期的柳宗元就能提出“官为民役”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9.
韩愈:提要钩玄法这是一种在阅读中抓要点、找本质的读书方法。语出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指学习记载史事的书(资料性的书)必须提出它的要领,学习立论的书  相似文献   

10.
翻阅史书,拜读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几篇从政诗文,倍受启迪。柳宗元(773—819)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政治家。他在《送薛存义之任序》中对“什么是官”作了这样一段颇有哲理的议论:“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乎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  相似文献   

11.
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回头望长安,只见被浮云隔断的终南山。积雪拥塞蓝田关口,连马也踟蹰不前。那是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将一名高僧的指骨迎入宫廷供奉,要官民敬香礼拜。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劝谏唐宪宗少把精力放在信佛这些对国家无益的事情上,结果触怒君威,被贬为潮州刺史。接到调令当天,韩愈就被要求马上打铺盖卷走人。  相似文献   

12.
贪得无厌的戊乌 柳宗元《柳河东集》中有一则戊乌传的寓言,对某些贪婪成性者很有些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与思想家柳宗元在《送薛存义序》一文中提出了“官为民役”的思想观点,并用类比的方法阐明了官员的俸禄来自老百姓缴纳的赋税、官员理应为民办事的道理。同时警告为官者要头脑清醒,否则,就会受到百姓的“暴憎”和“怒而黜罚”。其语言古朴平实,其思想穿越时空,其文笔犀利尖锐,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如何保持先进性?如何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充分履行职责呢?首先,要明确职责,强化宗旨意识。柳宗元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柳宗元提出官员的职责是“民之役…  相似文献   

14.
<正>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潮州一任不到八个月,他没有因为失意而消沉,反倒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一系列为民谋利的工作中。他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明,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潮州百姓永远记住了韩愈,潮州的山水、路堤、亭台,很多都为纪念韩愈而命名,后人因此赞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这份永远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的必然性,还原历史面貌,试图说明"反传统"并非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的继承、并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精髓,旨在重建中国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实则不可能真正决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解读韩愈<马说)多以感叹良才不遇于世、有待伯乐以识为文章旨归,由此托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论断.本文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历史材料、以哲学的思维重新审视韩愈<马说>,指出围绕"伯乐相马"之议,应当形成一合理的人才现.它同时蕴含"任物自然"与"自我实现"双重寓意,只有此双重寓意的贯通乃可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7.
“官为民役”,这是唐代柳宗元在《送薛存义序》中提出来的,它不仅反映了柳宗元在“人本”思想认识上的进步和创新勇气,而且显示出他洞幽烛微、竭力整饬吏治的独到眼光。首先,他认为,官吏是民众所雇佣的,官吏所吃的俸禄就是民众付出的赋税。因此,“凡吏于土者”,“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即是说,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都是老百姓的仆人,并不是奴役老百姓的官老爷。封建专制时代的本质特征,是要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统治者总是把民众置于社会的最底层,老百姓总是处于卑贱者的地位,即使是号称仁德的官吏,也是居高临下地施惠于民…  相似文献   

18.
翻阅史书,拜读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几篇从政诗文,倍受启迪。柳宗元(773—819)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政治家。他在《送薛存义之任序》中对“什么是官”作了这样一段颇有哲理的议论:“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乎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  相似文献   

19.
齐月华  于化桥  宋青林 《求实》2006,(Z2):288-289
赋是盛行汉魏六朝之时的一种古代文体.它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在古代文学史的长河中,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化.早在周代,<诗经>中已有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战国时,屈原、宋玉等已运用铺陈方法抒发忧愤哀愁之情.他们的作品,被后人称为"宋体赋".汉代枚乘与司马相如等人,用主客问答方式描写山川、京殿、苑囿,极尽夸张铺陈,形成规模宏大的赋体,人称"大赋",也叫"汉赋".六朝时期,出现以抒情为主,风格较为清新的"小赋".这是文人写的赋,极讲究骈偶用典,史称"俳赋"或"骈赋".进入唐代,应科举考试需要,而兴起一种律体赋,这种赋命题限韵,讲究平仄、对仗,近乎一种文字游戏.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人提倡的古文运动影响了赋的格局,使其趋向散文,从而产生了"文赋",基本以散代骈,句子参差,押韵随便,显得自由活泼.宋代时,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撰写的赋体文章,更加活泼流畅而又清新写意,与散文基本合为一流.  相似文献   

20.
何焯是清初考据学"开风气"的学者,他以评点方式对韩愈的诗文进行了细化研究,总结其创作规律,探求其借鉴意义。其韩诗研究熔校、考、注、评于一炉,认为韩诗以曲笔展现奇健笔力,以直笔营造平淡自然之境;韩文研究主要总结韩愈的叙述、议论之法,认为其质雅温醇的文风是他深厚的人格修养以及经术纯明、宗法两汉的结果,而雄奇奔放的文风则得自其善驭文势、曲折变化之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