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群众》2018,(22)
正2012年9月,市委组织部选派干部下乡挂职,我在单位第一个报了名。不少亲朋好友不理解,说你再过半年就退休了,何不在家乐享退休生活?我说:"牛扣在桩上也是老,能有机会为农村发展贡献余热是我的心愿。"从1975年开始,我担任了8年生产队队长、7年村委会副主任和主任、16年村书记,从2012年到现在又当了6年村书记,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深知,农村党组织书记生活在群众中,离群众最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昌平农村职业学校是面向农村招生的职业学校,主要为农村培养各类专业人材。我是1987年9月考入农职校“企业管理”班的。那时,我只是抱定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丝毫没有想过要回到农村去,今天,我在农职校已生活了两年,得到了组织早多方教育,老师的培养。我要郑重地在人生的答卷上写上我愿把爱奉献给我的家乡!  相似文献   

3.
张健 《人大建设》2010,(6):56-56
编辑同志: 我前几年到城市工作,但户口并未从农村迁出。母亲不愿进城生活.于是留在农村老家,由我堂弟照顾她的生活。两个月前,我母亲不幸去世。她在遗嘱中声明,老家的宅基地及老宅由我来继承。可我听别人讲宅基地是国家的,老百姓无权继承,我需要把老宅给拆了。请问,这种说法是合法的吗?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至今年1月,我作为自治区纪委精准识别工作队18名队员之一来到田林县。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期间,我既看到了党的扶贫政策给广大农村群众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也了解到扶贫政策在落实中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分析,以期能对当前的扶贫攻坚工作有所助益。思考1:乡村交通状况亟待改善过于落后的交通条件,导致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明显偏高,直接阻碍了当  相似文献   

5.
我陪同省民委岩秒副主任、张卫东纪检组长来到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和攀枝花村驻村蹲点,7天深入村寨的调研走访,让我再次体验了基层和农村的生活,激起了我在基层工作时对农村的深切感情。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我的喜和乐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和快乐!1976年,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我来到苏南农村的老家,过着和泥土打交道的知青生活。1977年,突然传来了恢复高考的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0,(18)
正我原本是南通一所高校的老师。2008年,已经在高校工作4年的我,作出一个让家人和朋友都很意外的决定,离开三尺讲台到农村去工作。那年是我第一次带毕业班。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增加学生们的就业机会,我带着部分学生报考了大学生村官。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复习、迎考,最终我顺利地通过了笔试、面试和政审。大学的工作很稳定,在城市生活也很舒心。但最终决定到农村去工作,是因为我想在农村这个大舞台得到更多的锻炼,做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用青春和实干浇灌那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2年。  相似文献   

8.
敢有作为     
陈树华 《今日浙江》2013,(19):19-20
放弃城市生活,到农村当村官,有人说我傻。然而,5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农村工作杂碎且艰苦,但也是年轻人锻炼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这样的经历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内心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有幸享受过金丝被的温暖,当时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发生在30多年前的一段小插曲,当时我和同学们战斗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已有数年时间了,过着和当地农民一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1日我当上本乡残疾人专职委员。我深深知道农村残疾人经济来源少,生活困难。上任后,在完成上级残联下达的任务之外,还订下了促进我乡残疾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路在脚下     
我生于农村。1968年春,因在学校踢足球,摔伤了腿,后在学校睡木板床,又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无钱医治,落下了终身残疾。 在病床上,我反复想过,小时候人人都要靠父母才能生活,长大了都要靠自己,路是人走出来的,我要去走我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2.
正川办发[2018]1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18年2月26日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有效缩小城乡二元化差距,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11,(4):12-12
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景星镇保安村农民马桂琴说,我们国家8300万残疾人中有75%生活在农村,20%是贫困残疾人。“这一年,我主要调研农村残疾人的问题,给我触动很大。这一些人的生活最艰难。我调查中接触一对60多岁的残疾人夫妇,没有孩子,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今后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9)
正从地级市到省城,再到北京,几十年的城市生活并没有把我改造成以城市人自居的人,相反我却十分思念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故乡没有渐行渐远,反而越来越近乡下人对城里生活的向往,在我少年时代是神秘的、充满无限想象的,当下信息化潮流,让城市与乡村缩短了时空距离,城乡差别的减少也让乡下人对城市的感觉今非昔比。转眼我从农村走向城市已经三十七年了,故乡没有  相似文献   

15.
我来自于农民,是从田埂上走出来的基层女干部,我这个政协主席,在农民眼里也算得上是个“大官“。这几年,在城里的时间多了,到农村转得少了,对农民了解得少了,无形中与农民的距离拉大了,与农民的感情也疏远了。这次在“三讲“教育过程中,我带着几名工作人员,自带生活用品,到农村和农民共同生活了5天,实实在在地过了几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时间虽然很短,但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再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叫赵惠燕,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与农村妇女姐妹们结缘,要追溯到28年前,那时我作为下乡知青和她们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劳动、生活了3年。1976年我被保送到西北农学院农学专业深造,从此便与农村、农业、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与农村妇女的接触中,我亲身体验到她们一天十五六个小时超强度的劳动,  相似文献   

17.
1969年,年仅20岁的我作为老三届来到农村插队,因意外的碰伤一条腿残疾了。从此行走离不开拐杖,生活只有依赖年迈的父母。我多想得到一个“铁饭碗”。过上自食其力的安稳生活啊,有人用嘲讽的口气劝我说:“像你这样怎么能沾上‘铁饭碗’的边呢?”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07,(6):56-56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生活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牧区居民实行救助的制度。为保障农村牧区特困家庭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目治区人民政府有关的文件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十年,无锡县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因而导致了广大农民在心态深处的更迭。为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心理动态,以便加强对其在政策、思想和舆论上的引导,促进农村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随无锡县委宣传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回了一趟农村老家,与村里几个老婆婆闹话家常。聊着聊着,她们却哭了起来,把不少生活中的辛酸事告诉了我。她们说,农村老人没有养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