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县域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求实》2000,(8):38-40
一省旅游大产业的形成与壮大,往往需要各基本板块——县(市、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县(市、区)来说,培育建设县域旅游支柱产业,更是一个意义重大且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当前,首先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全县上下各方面发展旅游业的合力与冲击力。其次,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坚实措施,稳步推进,全心创造旅游系统经济优势。要按照“大旅游”的新思维来调整县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环境、城建布局,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支柱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支柱产业的选择基准可概括为筱原基准、产业关联效应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文化产业的本体性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决定了文化产业作城市支柱产业的普遍性,然而,城市发展程度和基础条件又是制约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约束条件.因此,我们既要大胆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又要找到城市文化产业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毕娟  王鹏 《前线》2022,(6):62-64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京津冀在数字经济生态、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存储处理、数据内容开发、数据加工挖掘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为核心,天津、河北双轮助推的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格局。通过强化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共建共享新型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合力打造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4.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正从高速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的规划目标相比,北京服务业的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一些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自身功能定位,北京市要加速服务业引擎作用,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整体布局,构建开放、高效的现代服务体系,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唐少清 《前线》2014,(6):55-57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关注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指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刻理解北京的"舍"与"得",提高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深刻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涵京津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具有较强的二元经济特征,京津强烈的"空吸"作用和较差的辐射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同时解决在京生物医药企业的原料药生产和认证的现实需求,帮助其在京津冀区域内优化布局、合理安排产业链环节,2014年5月,北京市经信委与北京市食药监局会同河北相关部门共同启动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作、完善首都生物医药产业链"专项工作,拟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机遇,在北京周边选址建设北京生物医药专业园,为京药企业提供上游化学原料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长春市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应考虑:一是通过不断降低汽车成本、提高地方汽车配套率,研究开发新品种、新车型等途径,保持汽车支柱产业优势,进一步发展行走机械。二是利用先进技术,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开发新奇特产品;利用居民闲散资金,解决加工企业资金匮乏问题,以便发展农业资源优势。三是通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逐步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与投入的主体,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四是依托现有高校发展教育产业,使教育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五是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和挖掘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提高第三产业份额。  相似文献   

8.
武义青  刘海云  李清 《前线》2021,(4):67-69
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制度创新、协同攻关,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特别是制造业产业链,引导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平 《前线》2020,(1):59-6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年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控北京人口、促进产业转移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十四五"时期是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阶段。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一核两翼"新格局,在生态、交通、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新进展,将是"十四五"时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赵继敏 《前线》2023,(6):71-74
新时代以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高水平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在承接疏解、改革创新、经济动能培育和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副中心着力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和数字经济转型三大战略机遇,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向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以及张家湾、台湖、宋庄等特色小镇集聚,引领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张建平  陈芃江 《前线》2023,(6):53-56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9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突破,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交通一体化正由蓝图变为现实,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牢牢把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在要求、绿色为必要条件、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面临着经济落差较大、空间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交通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到关键阶段,未来应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缩小发展差距,完善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以石家庄为核心的都市圈,与北京都市圈和天津都市圈形成互动关系,"三圈"耦合形成高水平的京津冀城市群,使京津冀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产业疏解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先导领域和重点任务,其配套政策是产业疏解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和制度保障。自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关于  相似文献   

14.
把旅游产业作为山西省重要支柱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方向。但目前山西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必须明确旅游产业在山西“三介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从组织上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上有大突破;积极引进旅游大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产业研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高屋建瓴地回答了"为何建设""建成什么样""怎样建设""必须建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前提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会议提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落  相似文献   

16.
张杰 《前线》2020,(10)
落实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发展以高精尖制造业体系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在科学认识和把握北京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中心—外围"式布局的基础上,明确高精尖制造业产业定位,激活产业用地政策,加快产业园区合并,推进外围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布局"北京南部区域产业带"和"环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带",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首都高质量发展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城市深圳,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目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一产业现已成为深圳继高新技术、金融和物流产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占全市GDP比重约7%。  相似文献   

18.
振兴支柱产业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探索》2001,(2):107-108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应对国际竞争,迎接未来挑战的基本保证.而支柱产业的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广、规模效益好、连锁效应强、关联带动作用大的基本特征,大力振兴支柱产业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为此,首先要按照支柱产业的基本条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和确定支柱产业;然后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大力振兴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陆小成 《前线》2023,(6):67-70
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在治理北京“大城市病”、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新时代的重要意蕴。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首都都市圈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产业、交通、生态环境等协同发展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新征程上,强化总体战略布局、形成全新治理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打通互联互通链路,是高水平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做出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决策,把汽车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2003年,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制定下发了《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意见》,把汽车工业中的现代项目确定为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龙头,福田汽车列为知名品牌。北汽拉股会司在市委、市政府指引下,开足马力,向首都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疾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