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20,(18)
正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苏北农村民生的重点难点,也是美丽乡村、美丽江苏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人们的印象中,苏北不少乡村是破败冷落的,环境也是脏乱差的。但随着苏北农村住房改善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民的住房已经旧貌换新颜。2020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把加快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作为全面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的主抓手之一,苏北农房改善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高质量推进农房改善工作,必须把改善农房与建设美丽乡村协调起来,确保农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美丽田园乡村中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
周岚 《群众》2019,(15)
<正>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决胜苏北地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总体开局良好。省级第一时间成立工作推进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推进办"),分管副省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3.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去年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上强调":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势在必行,非抓不可,必须抓好。"其中,关键是要研究解决好"哪些人要搬""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房子怎么建""如何稳得住"等问题。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就这项工作作出部署后,在省、市、县各级共同努力下,苏北农民住房改善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受到农村群众普遍欢迎,但各个地方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实施进度还有较大差异。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不能孤立地就农村改农村、简单地就农房改农房,而要放在城镇化进程的大局下谋划,首先要搞清楚"哪些人要搬"的问  相似文献   

4.
胡舟 《今日浙江》2009,(19):48-49
近年来,湖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推进,创新机制,统筹结合,严格管理",大力推进农房改造建设。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农房改造建设7.3万户、1702万平方米,直接投入108亿元,复垦农村建设用地3.66万亩,新增耕地2.95万亩。通过农房改造建设,既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又大大推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5.
周铸 《群众》2018,(18)
正9月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对推进苏北农村住房改善这一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进行具体安排,定下了"时间表"、明确了"路线图"。对苏北县区而言,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专项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关键抓手,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在具体工作中,要讲究辩证法,用辩证思维指导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宿迂召开的全省苏北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2005年加快苏北振兴工作会议之后,省委、省政府又一次专题研究部署苏北发展的重要会议,也是在去年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党代会的战略部署,认真总结苏北全面小康建...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是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的发展要素,也是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的关键要素。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把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其中明确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全面实施具有江苏特色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充分发挥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城乡融合、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作用,放大土地综合整治效能。近年来,灌云立足县域实际,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周岚 《群众》2022,(4):6-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有关部署要求,“十二五”期间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十三五”期间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和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住房,实现农民群众安居宜居。从农村困难群众和区域发展短板的苏北地区入手,积极探索推动城乡关系重构、进而推动区域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2012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2.9万余户,拨付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24.9亿元,  相似文献   

9.
顾为东  张萍 《群众》2012,(5):12-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为加快苏北振兴,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增强了苏北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苏北地区奋发努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011年人均GDP首次超过全围平均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稳步推进,已有6个县(市、区)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9,(24)
<正>既有"水墨刘圩""碧水双河",也有"花园新行""红色振友",还有"桃果映霜的薛嘴""绿桑粉藕的涧河""东篱花田的小史集"……在宿迁,一个个新型农村社区或古朴、或雅致、或疏朗,田园风光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随着农房改善的深入推进,一幅农民安居乐业、乡村加速蝶变的新画卷正在西楚大地铺陈开来。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关系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局。2018年9月,宿迁全面吹响了农房改善的"冲锋号",争做全省农房改善的排头兵。一年多来,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工作目标,让农民群众昂首迈入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目前,全市已  相似文献   

11.
短讯荟萃     
★省情□政策性农房保险基本覆盖全省给全省广大农民兄弟带来实惠的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已在我省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4月15日,全省有979.18万户农户踊跃参保,参保率达95.46%,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政策性农房险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十大实事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盛励 《群众》2018,(18)
正苏北地区农村群众住房水平普遍不高,如果再不重视解决,等到中西部地区通过扶贫搬迁等措施实现脱贫后,苏北就可能成为全国农村住房条件最差的地方。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这一席话振聋发聩,在全省上下产生强烈反响。9月4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与会人员观看了一部时长30多分钟的电视专题片,介绍陕西、贵州等地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情况。不少参会人员看完片子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0,(1):64-64,F0003
永康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两房”建设工作部署,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农村消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程,纳入“生态城乡”发展战略.创新理念,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强势推进。目前,全市共有81个村实施了农房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4.
加快苏北振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举措,是江苏区域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苏北的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苏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苏北发展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新的经验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的发展,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省各方面的共同支持下,通过苏北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苏北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1-2004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相似文献   

15.
史修松 《群众》2020,(7):14-15
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四化"建设环环相扣,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又反过来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改善苏北农村住房条件,是促进城市反哺农村、补齐我省发展短板、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6.
《群众》1999,(5)
江苏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淮北部分地区经济比较薄弱,主要集中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北、新沂河以南的废黄河沿线,共有15个县。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淮北经济薄弱地区的脱贫致富,连续几年组织大规模的扶贫攻坚。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1997年底,淮北地区基本实现脱贫,告别了贫困县。10个省扶贫县国内生产总值292 亿元,农民人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07]1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200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全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目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6,(4):30-31
2006年,省委1号文件全面部署“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安排2006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这充分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对农民这个最大群体、农村这个最大社区的关注与关怀。学习、贯彻省委1号文件,要从以下方面重点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对江苏工作的总要求,就是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个总要求,也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苏北在江苏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苏的全面小康建设,高度看苏南,底线看苏北。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满意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20.
李源潮 《群众》2006,(9):4-13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领会中央精神,深入把握江苏实际,进一步明确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思路和重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我省“三农”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十五”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结构、落实“一免三补”政策、实施500万农民转移工程、兴办五件实事等,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变了农村面貌,维护了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