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20,(12)
正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单位。今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其中保市场主体作为稳增长的微观基础,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的前提和基础。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可以说,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保市场主体就能"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的春风吹拂全国大地.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大省浙江,随之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仅仅一年时间,浙江的市场创业主体就创下历史新高,增加76.5万户. 截至2015年2月28日,全省各类市场主体突破458.7万户,其中企业130.1万家,个体户291.1万户.这意味着,浙江平均每13人中就有一位老板,平均每43人就拥有一家企业,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全国最高.一股股高涨的创业热情,一次次超越和创新,一道道宽松平等的营商景象,构成了一幅“两美浙江”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3.
张贤  周辉 《群众》2022,(1):50-5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无锡市现有市场主体101.66万户,其中包括小微企业35.10万户、个体工商户62.32万户,"小个专"市场主体已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95.83%。抓好"小个专"党建工作,是党中央赋予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做好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把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着力点,探索非公党建工作新模式,不断丰富延伸"小个专"非公党建工作内涵,推动"小个专"党建与市场监管职能融合并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激活了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4.
地区传真     
正南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万户截至2019年12月19日,南宁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万户,达72.50万户,同比增长28.02%。其中,各类企业29.69万户,个体工商户42.2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55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13.55万户,同比增长19.17%;新设立企业4.84万户,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0,(11)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安国之策。当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既是经济社会工作的重点,又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抓手"。六稳"之首是稳就业",六保"之首是保居民就业。实现稳就业、保就业,关键落脚于有足够多的市场主体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这里的"青山"指的就是市场主体。目  相似文献   

6.
正省市场监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我省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仍实现明显增长,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公布后,企业投资海南的热情空前活跃。上半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1万户,其中6月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2.33%。目前全  相似文献   

7.
沈雁 《今日浙江》2014,(9):37-37
正浙江有个体工商户260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七成。2013年,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浙江"个转企"工程全面提速,用政府之力助推市场主体提档升级。今年一季度,全省累计完成"个转企"110236家。去年,全省新设内资企业19.8万家,同比增长83.1%。其中"个转  相似文献   

8.
李军 《群众》2022,(3):43-44
<正>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稳定壮大实体经济。江苏拥有超过300万户的中小微企业、超过900万户的个体工商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江苏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要稳住这个基本盘,必须发挥好金融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18)
正"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0,(15)
正今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科学判断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的新的重大变化,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做好"六保"工作,对于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  相似文献   

11.
谭衷 《半月谈》2020,(9):34-35
为应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六稳”到“六保”,一系列清晰而有力的信号正在释放。  相似文献   

12.
正鄂政办发[2020]3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6月24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更大力度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0,(13)
正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设定全年经济增速  相似文献   

14.
陈希希  朱成林 《群众》2022,(9):60-61
今年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蔓延,我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经济运行短期波动加大,供给和需求两端承压,给当前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新冲击新挑战。市场主体是经济增长的微观载体,保市场主体直接关系“六稳”“六保”任务落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出台“苏政40条”“助企纾困22条”系列政策,展现出当前复杂形势下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加快经济恢复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2,(4)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在我国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只有中小企业发展好,中国经济才能有生机.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等7户企业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使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上缴税收均超过亿元,总额达155513万元,占当年全省财政收入的35.93%,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省人民政府决定:一、授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等7户企业2003年度"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荣誉称号,并予以表彰。二、对上述7户企业的领导班子各奖励人民币5万元。  相似文献   

17.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目前,在浙江900多万户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95%。近年来,浙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将数字技术和数字模式深度融入服务网络、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和服务队伍,助推“小微主体”茁壮成长,以市场主体的提质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上海》2012,(3):60-60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日趋明显,三产企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在市工商局今年1月31日发布的“2011年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中,上海全年新设企业13.44万户,其中第三产业11.85万户,占总量的88.2%,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市场主体目前达到1.0024亿户,标志着中国市场主体迈入"亿户时代",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业国。中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主体有竞争才有活力和效率,有竞争才有质量。监管和服务也不能落后。中国市场主体目前达到1.0024亿户,标志着中国市场主体迈入"亿户时代"。权威部门指出,这一数量位居全球首位,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业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层在线     
正郑州市二七区人大视察财税工作7月24日,郑州市二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广佑带领部分人大代表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大厅视察了财政和税务工作情况。许广佑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一方面抓好组织收入,一方面优化支出结构,把财政资金用到最困难的地方、最急需的领域;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用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直接感受衡量政策落实效果;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加强债务管理,确保不发生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