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琪  李鲲 《瞭望》2020,(9):22-24
2020年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上午10时,渤海湾一处锚地海域上空,一架B-7005直升机不停盘旋,它的目的地是暂时停在这里的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机长是50岁的李世栋。此刻,他仍未接到邮轮上应急处置小组发来的指令,为防止燃油耗尽,他决定将直升机临时降落至附近海域一艘货轮的甲板上,并用机载海事电台尝试紧急联系邮轮引航员。  相似文献   

2.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预防预警、先期处置、应急能力等方面暴露不少短板和不足,现代社会风险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动的过程,即政府不仅要引导社会,还要加强社会志愿者、公民以及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上海这些年来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实践的检验。上海各个社区通过"强办法""硬办法""严办法""好办法""暖办法",以绣花般的精细和韧性,织起一张防疫安全网,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上海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一些短板,需要进一步夯实治理基础,提高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全国一盘棋"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它不仅符合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自身先进性作为强大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取得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诸多成就。新冠肺炎疫情治理中的"中国效率""中国力量",充分彰显了坚持"全国一盘棋"所具有的制度优势,诸如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人民立场的正确价值取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强大物质力量、人民军队听党指挥、依法防控和积极参与全球疫情治理等必要有效手段。作为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场"大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经验教训。系统反思相关的短板和弱项从而深化对落实"全国一盘棋"的理解、完善相应体制机制,不仅是现阶段加强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而且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韩保江 《理论探索》2020,(5):116-121
当前,能否抵御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大考。要赢得这场"大考","多管齐下"激发中国经济蕴藏的规模韧性、结构韧性、创新韧性、开放韧性、制度韧性、政策韧性、政治韧性是关键。为此,在思想上,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政策方法上,要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打好政策组合拳,努力激发蕴藏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发展韧性";在主体上,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力调动各类经济建设主体的发展积极性;在政治保障上,要加强党对打赢经济发展保卫战的集中统一指挥和领导。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举措。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在战疫实战中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国际邮轮旅游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以"服务邮轮游客、服务邮轮企业、服务邮轮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国有全资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担负起邮轮行业创新发展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使命,成为中国邮轮服务行业对标世界一流标准的示范者、引领者。  相似文献   

8.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微观地讲也是对处在成长阶段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一次检验。全国各地汇总来的信息是令人鼓舞的,在共克时艰的疫情防控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筑起一道有效阻断疫情的坚固堤坝,文明实践之光照亮抗疫防疫之路。在防控疫情战斗中,新时代文明实践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求知》2021,(3)
正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广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近年来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体制机制优势,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了广东各级党委、政府在党建统领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对国内其他地区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肖 《求知》2020,(4):44-4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场大考。能不能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政治上过不过得硬,就要看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心"要求,就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勇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应有的精神状态和战斗姿态。  相似文献   

11.
杨伟东 《瞭望》2020,(9):28-29
疫情防控是一场空前的大考,既考验中华民族应对危机的智慧和能力,也考验我们的应对管理制度和应对体系。要交出战胜疫情的答卷,既要靠科学,也要靠法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处置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总结疫情防控大考暴露出我们在法治建设中尚存在的短板、弱项,以此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新发展,变危为机,是这次大仗大考带给我们的重大促进。  相似文献   

12.
疫情是一面镜子,是一次大考。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应该说,我国的公共应急法体系在这次疫情的检验中暴露出了不少短板,有的还是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20,(7)
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运行了近70年,在历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全国各级疾控中心的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大考,既彰显了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张小明 《瞭望》2020,(13):10-11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对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在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机体、一个巨大的运行系统,面临着比以往更繁多、更复杂、影响更大的城市风险挑战。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城市公共安全短板和不足,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并提出建设性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是一面镜子,展现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也暴露了亟需加强的一些弱项和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疫情防控斗争的实践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越是短板弱项越是重大风险的触发点,越要着力深化改革,逐步实现治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我们打响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下的科技攻关战。如何总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科技攻关的经验,深刻理解、认真落实总书记有关"要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为迎接此次大考所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疫情防控的指示中强调科技支撑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引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后,中国工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投身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复市工作,为战胜疫情、恢复生产做出了积极努力。文章从工会自身的性质、角色、职能出发,围绕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各级工会组织的应对实践进行研究,以期为完善工会参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制度与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级枢纽和特大型口岸城市,在沪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接近50万人,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和压力巨大。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为口岸防疫的重要场所,密切协同相关部门采取精细化防疫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织就"国门防疫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