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签订集体合同工作中,工会与企业还难以实现平等协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集体合同制度作用的发挥。要正确对待工会与企业的关系,正确对待工会现行体制,增强工会协商代表的平等意识,积极主张平等协商权利,努力推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尉健行在全总十三届二次执行会上明确指出 ,工会工作要实现“五突破一加强” ,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坚决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进一步理顺劳动关系、依法进行平等协商、认真执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等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 ,以更好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思路的提出 ,为工会组织参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指明了方向。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通过政府、工会和企业 (雇主 )三方代表共同协商来处理、协商和稳定劳动关系 ,是贯彻四中…  相似文献   

3.
董玉文 《工会论坛》2006,12(2):20-21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要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协调劳动关系的新机制。要建立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和保证机制,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影响着企业乃至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对于调整企业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使在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条件日趋成  相似文献   

5.
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具体的劳动法律制度。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制度,是贯彻《劳动法》的重要内容,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工会作为一方主体,以劳动者代表的资格与企业行政就集体合同的内容,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为消除误解,增进共识,真正发挥工会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中主体地位(以下简称工会主体地位)的作用,维护工会组织社团法人的权威性,本文试就工会主体地位的形成、确立和实现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李玉华 《工会论坛》2001,7(2):92-92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是工会的重要职能。中铁第十四工程局隧道工程处工会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 ,建立和完善制度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前提。为此 ,他们在党委的领导下 ,坚持把建立和完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重要抓手 ,认真履行维护职能 ,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注意把握企业劳动关系中遇到的最要害的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将其作为每年平等协商的重点 ,纳入到新的年度集体合同中。如 :在协商《2 0 0 0年度集体合同》时 ,经处工会积极呼吁 ,增加了关于职工一次性住房资金补偿发放、推行企务…  相似文献   

7.
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的产物 ,是在职工的维权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当前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侵权现象的存在 ,要求工会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 ,修改后的《工会法》也明确规定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要协调好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 ,必须从加强源头参与、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出发 ,全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从而促进社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胜利油田适应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抓住《劳动法》颁布实施的机遇,紧密结合国有特大型企业的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机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管理局已连续五年签订了集体合同,局属二级单位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单位,大部分也开始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机制。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新格局的构筑,依法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整体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激发、调动和保护了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推进了油田的改革和发展。一、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开创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相似文献   

9.
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但是履行难的问题已经对集体合同制度的顺利实施构成了很大的障碍。解决这一难题,对维护我国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工会维权职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昌平 《工会论坛》2000,(2):22-23,,33,
工会作为劳方代表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 ,必须建立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机制 ,加大协商力度 ,细化劳动标准 ,提高集体合同质量 ,并加强监督检查 ,保证集体合同履行兑现。  相似文献   

11.
南志斌 《工会论坛》2003,9(6):9-9,35
工会促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客观需要.通过建立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机制、法律服务机制、特困职工帮扶机制等六项工作机制,促使工会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不断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在WTO的国际大背景下 ,中国工会也必须要调整思路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工作运行机制。 (1)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上 ,破除“所有制情结”、“农民工情结” ,重视近几年工会会员大量流失的问题 ,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中广泛吸纳职工入会 ,扩大工会的社会基础。 (2 )在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建设上 ,积极向党和政府反映存在的重要问题 ,提出工会的思路和对策 ,不断克服在实施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和职代会制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 ,解决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过程中雇主组织缺位和名不副实的问题。 (3)在促进完善社会经济政策上 ,工会应在劳动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自己成熟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利益。 (4 )在预防职工群体性事件上 ,工会要站在职工的角度积极作为 ,为社会稳定、政治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前,要使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更加扎实地向前推进,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因此,要着重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签订集体合同是《劳动法》赋予职工及其代表工会的一项重要权利《劳动法》的基本立法宗旨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了从整体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面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劳动法》这一规定,明确了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是《劳动法》赋予企业职工及其代表——工会的一项  相似文献   

14.
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劳动法上的一项法律制度,根据我国自1994年推行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以来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和谐社会的环境中劳资关系才能有和谐的发展这一劳资关系新思路和新方案,以完善我国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立法。  相似文献   

15.
孙现林 《工会论坛》2002,8(6):33-33
为确保企业稳定,工会要积极协助党政做好减员增效工作,搞好厂务公开,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实施好送温暖工程.  相似文献   

16.
于进亭 《工会论坛》2006,12(1):27-27
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要针对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杨海峰 《工会论坛》2003,9(2):15-16
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是工会的一项基本工作 ,要做好这一项工作 ,一要提高对新时期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要加强调解组织的建设 ;三要依法调解 ,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要在企业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8.
《劳动法》的颁布实施赋予了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而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的召开又明确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在工会整体工作中的位置,即:它是把工会总体思路落实到基层的重点工作,是工会贯彻实施《劳动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牛鼻子”,抓住它就是抓住了整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就可以此带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由此确定了现阶段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签订集体合同为重点的工作路子。两年多来各级工会在工会总体思路指导下,突出抓了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项  相似文献   

19.
伟凯纸制品有限公司是河北区第一家成立工会的私营企业。该企业自1993年9月建立工会以来,职工情绪稳定,积极性增高,企业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最近该企业工会与企业主又签定了劳资协商制度和集体合同,使企业在协调劳资关系,调解劳动争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也是工会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契机。对此,工会干部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勇于和善于开创一个新局面。最近,我们对常州市贯彻《劳动法》,推行集体合同的试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综合调查表明:常州市贯彻《劳动法》,行动积极,重点突出,进展较快,势头良好。尤其是抓住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试点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