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庄子贷粟     
庄子家贫,一次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吧,我正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获得邑俸!到时候一定借你三百金,可以么?”庄子一听,非常生气,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有个声音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车辙中的一条小鲫鱼。我问:“小鲫鱼啊,你在这里干什么》”它说:“我是东海的水官,现在困在这儿,您老先生能给一点儿水救我一命吗?”我说:“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就要南游吴越,我将请求吴越之王激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你看怎么样?”鲫鱼听罢气愤地说:“我一不小心离开了水,困在这里,急需斗升之水就能活命,而先生您却这样…  相似文献   

2.
创新无败     
创新会不会失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当年,当一位同事对爱迪生说“你寻找不会烧断的灯丝又失败了”时,爱迪生是这样回答的:“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某种不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这是智者的思维,这是大家的声音,这是沉醉于科学领域的宣言,它启示我们:创新无败。  相似文献   

3.
刘俊 《党政论坛》2010,(10):33-33
有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和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相见,爱迪生说:“耳聋其实并不坏,它在你身边建立了一道屏障,谁都无法打扰你。”海伦不以为然地说:“如果我像你是个发明家,我一定要发明一种让所有失聪者都能恢复听觉的玩意儿。”爱迪生却幽默地说:“我认为这样的发明是瞎耽误工夫,因为他人所说的话听不听都一样。”  相似文献   

4.
1980年10月,北京正义路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上,审判长威严地告诉工作人员:打开幻灯机.白色的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老人被揪斗、毒打的情景.人们看清了,这位老人就是“文化大革命”中第一个被害致死的部长——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 幻灯片放完了,大厅内又响起了审判长的声音:“江青,这是你诬陷张霖之以后,发生的批斗场面,因此,对于他的死,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承认吗?”江青从椅子上站起来,努了努嘴唇,什么也没说.“我再问一遍,你承认对张霖之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吗?”审判长说到第三遍时,江青才勉强地点点头.“你应该明确回答本院提出的问题!”江青不能再沉默了,她用极低的声音回答道:“我承认,承认对他的死有责任.”  相似文献   

5.
楠树和茅草     
田传声 《党政论坛》2008,(18):61-61
一天,一棵茅草对一棵楠树说:“你虽然长得高大笔直,看起来好像很伟大,但是当狂风暴雨来临时,你未必有我抗得住呢。” 楠树说:“或许是这样吧。但是,当面临狂风暴雨的时候,你的态度是摇摇晃晃,低头折腰,那个熊样,我瞅着都不是滋味。我们楠树可没有一棵是熊包,我们总是直直地矗立着,坚强、挺拔,勇敢地抗争着暴风雨。”  相似文献   

6.
乡村的歌     
春节刚过,我回到故乡淮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亲友们闻讯赶来,挤满了一屋子,一直热热闹闹地“侃”到午夜才上床。 我躺在铺得软软,盖得暖暖的被窝里,却是毫无睡意。我为亲友们挣脱贫困而激动,同时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声响震破了乡村夜间的宁静。那声音似乎很低微,但又听得真切;似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象就在耳边轰鸣。夜半时分了,这是什么声响呢?我问也还没有睡着的母亲,她说:“眼下人们干的欢着呢。村西头歪老三的孩子领首包了队上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有个朋友讲起这样一件事。某自行车厂的一位党支部书记找一位青年工人谈话,那位青年工人不服气地说:“我问你个问题,你若能答上来,我就服你。你说说,一辆自行车的前后轮共有多少根车条?”那位书记没答上来,显得很尴尬。当然,这位青工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要求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道”,未免有点儿强人所难。尽管是自行车厂的书记,不知道有多少根车条也不等于就没有做思想工作的资格。关键还是要看人家的道理讲得对不对。  相似文献   

8.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9.
高延萍 《侨园》2014,(4):74-74
(接上期) 他向她大胆表露情怀 当刘雅歌第一次走进卜乃夫的房里,卜乃夫抓住机会旁敲侧击地大胆表白.当刘雅歌问到什么叫魅力时,卜乃夫说:“对不起,让我爽快地举个例子,比如,现在你坐在我斜对面,在我眼里,你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魅力.你火焰味的浅榛色眸子,你珊瑚红的脸,你石榴般的饱满嘴唇,你的吉他弦乐风味的声音,这—切一切,在我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相似文献   

11.
谈“比”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是比出来的。细想想,这话颇有道理。有位盲人,性格开朗,生活愉快。有人问他:“作为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他笑着回答:“我痛苦什么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  相似文献   

12.
神交益友     
不久前的一个休息日,在南市老城厢新近修复开放的古城墙上的大境阁内,有沪上著名书画家程十发、曹简楼、林氏明、张森等雅聚,品茗聊天,泼墨挥毫。我有幸被邀,觉得这是陶冶情操、积极休息的好办法,也是向书画名家请教的好机会,欣然前往。这时我自然地想到了“抓斗大王”包起帆,是否让他和书画家们结识一下?于是,我拨通了包起帆家的电话:“喂,小包在家吗?“我就是小包,你是……?”“我是老李。你……”……我们是多年的朋友,一直这样小包、老李地称呼,习惯成自然,随便又亲切,尽管他成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听一位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某精神病医院里有一个精神病人,趁医护人员不注意,手拿一把雨伞跑出了病房,蹲在一个角落撑起雨伞,嘴里念念有词:“我是蘑菇,我是蘑菇……”护士怎么劝说, 病人都执意不回病房。护士毫无办法,只好请来心理医生帮助。心理医生问明情况后,也撑起了同样的一把伞,一声不响地蹲在精神病人的旁边。病人问道: “你是谁?’,医生回答: “我是蘑菇。”病人面露喜色,说:“我也是蘑菇。”相互间的交谈  相似文献   

14.
“你怎么放着好好的美工不当,非要跑去研究什么马列呢?那是一块是非之地啊!”许多友人常常这样不解地问我。的确,搞理论容易招惹是非,甚至会  相似文献   

15.
一个时期以来,“用足用活政策”成了一些干部最流行的口头禅。按理说,“用足用活政策”这一说法并没错,“用足”就是用到位,政策是怎样规定的,就坚决按照规定去办;“用活”就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把上级政策灵活地加以贯彻,以达到执行的目的。但一些人却不是这样理解“用活”。请看他们是如何“用活”的——你要我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我就在统计数字上做手脚;你说耍减轻农民负担,我就通过上浮虚报农民人均纯收入,使来年增加的收费合法合规;你强调严禁用公款吃喝,我就在“四菜一汤”的数量和质量上做文章……。这是一种严重的违纪…  相似文献   

16.
在位者言     
我本人绝不是什么“位高”人物,但有颇高名位的人物佯称“我也是小小老百姓”,而且故意用“自抑”来“自扬”时,我便挺着胸脯子说:“老子也是有名有位的人,而且货真价实!”直到逼得对方出言带刺儿地反问我“尊驾的级别属于哪一级”时,我才坦言:“教书匠,写作匠。”对方往往不再掩饰鄙夷之情,哂笑着说:“唔,我还以为老兄是‘在位者’呢……”由“尊驾”而“老兄”,无疑降了格。但我越发力争:“我怎么不是‘在位’者?我说我是教书匠、写作匠,你不以为然。倘若我说我是教授、作家呢?或是,我再膨胀一下,说我的弟子中有省长、市长、一大堆县长,我的读者中(包括与我久久通信的人)不乏显官要员,你有何想法?”  相似文献   

17.
浦任 《瞭望》2001,(13)
“我感到此地也有一种平和、悠远的清爽,缓缓地向心里渗透,让我情不自禁地倾听着内心深处的声音,那是一首若有若无、晶晶亮亮、纯净透明的歌,如小溪般流遍了全身,于是整个人也渐渐变得纯净和通透。”   朋友从广东番禺的宝墨园归来,以《祈求纯净》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当时同他一起游览,只可惜心中满是浮躁,没能有这样的体会。   借着这段文字,让感觉再回宝墨园,让双脚再踏上那怡人的米黄色方砖,看回廊叠翠、红鲤戏水、玫瑰吐艳,听流水潺潺、小鸟鸣啾,闻幽兰清远、桂苑浮香,品楹联辞章,赏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18.
“善行将会产生甜美的回忆”(法:史达尔夫人)。出访德法,过境罗马。刚步入达·芬奇机场,就有三五个青年男女迎面而来,见到黄种人就用汉语、日语讲话,格外热情。他们又是帮你推车取行李,又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他可以代办转机手续。可以送住旅馆酒店,可以引领兑换外币等等,殷勤得令人不由想起我们国内某些机场、东站上那些揽客的生意人。他们过分的亲热倒叫人感到茫然:“不知他想要吻我,还是想要咬我?”不,误会了!如同我们国家的志愿者服务大军一样,他们是真诚又真诚、义务又义务地造福社会的特殊“队伍”的成员。在德国、法国,随时可见这样的义工大军。  相似文献   

19.
柴兴 《瞭望》1988,(48)
1978年6月,我去上海出差。在北站对面“旅社介绍站”排队登记住宿时,忽见一位长得异常漂亮的女子在旁边注视我。我吃了一惊,以为是遇上了扒手。都说上海的扒手是很漂亮的。正惊慌间,不料她竟开口了: “你是浙江来的吗?”声音柔和悦耳。“是……  相似文献   

20.
心灵洞箫     
天地之间的散步鸟在天上散步,鱼在水里散步,风在梢头散步,人呢,在天地之间散步。我必须承认,自己先前并不会散步。一上路,就要大步流星地往前赶。“你头顶的云彩有阵雨?”最要好的女友曾这样问我。我不清楚她是在用这样的话嘲笑我走得太快,却傻傻地反问她:你怎么知道? 后来,也许是被一只无形的蜗牛教化过了罢,我学会了散步。头顶一方青天,脚踏一片大地,我在天地之间从容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