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旗杆夹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其来源于科举制度,是宗族、个人名誉的象征。广州陈家祠旗杆夹因历史原因受到破坏。2004年陈家祠旗杆夹重见天日。陈家祠旗杆夹是陈氏宗族繁荣的历史见证,是科举制度历史的活档案,是宗祠文化繁盛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旅游以旅游的文化属性和乡村淳朴的资源特点为依托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热点,备受推崇,并发展成为旅游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乡村文化旅游的需求动力、供给动力、营销动力和扶持动力,构成了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系统,其驱动机制强而有力。创造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如生态博物馆、新农村田园主义和引寨入城等是突破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古建筑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当前很多地区在城市建设中普遍未处理好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建筑遗产甚至成了城市化进程的绊脚石。文中紧紧围绕着“保护与再利用”这一主题,分析当前古建筑保护和深度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产生的原因,探求解决的办法,并以无锡地区为例,结合本地的历史人文特点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探索,找出适合文物建筑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历史与现代化相融合的城市建设思路,探求最佳的保护和利用新途径,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省旅游开始起步以来,博物馆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河南省的旅游产品.但随着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河南省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急剧增加,但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却很少.因此,应通过对河南省博物馆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找出目前博物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河南省博物馆旅游开发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泉州市宗教种类繁多,堪称“世界宗教博物馆”。本文从分析泉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宗教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状况及境内外客源市场入手,阐明泉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指出泉州在今后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文章以古建筑消防安全的普遍状况为切入点,论述了古建筑的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各式古建筑虽然功能不同,但它们都和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古建筑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散发着人文与历史的韵味,具有独特的魅力。古建筑是文化的直观体现,对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佛教文化资源极具旅游魅力,特色鲜明,具有可开发的显著优势。开发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要结合佛教文化的特色和旅游发展的实际,采取合理、正确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剖析连南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内在根据,探索连南文化旅游产业"走出去"、"请进来"的推动力量,力图为连南文化旅游产业探索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传承与开发兼顾的可行性途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佛教文化资源极具旅游魅力,特色鲜明,具有可开发的显著优势。开发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要结合佛教文化的特色和旅游发展的实际,采取合理、正确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把乐山建成四川文化强市和国际旅游城市进程中,对名城历史文物的挖掘和开发,整合城内文物旅游资源,提升增强城市的文化旅游观赏价值,深度挖掘和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内现有的文物景点和古建筑,把名城内保存的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单一的景点整合起来,大力提倡与发展“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唱好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顶桂冠大戏,力争把“乐山历史文化名城游”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视“真实性”为生命,以“保护”为第一准则的文物博物馆领域是否应该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存在严重分歧的重要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课题.研究表明,文物博物馆领域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因为这不仅是我国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产业大国转变的客观需要,更是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物博物馆领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应是对文化遗产的直接开发,而应立足于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以对文化遗产的间接开发为主,通过经济价值的实现从而最大化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边屯文化是云南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屯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将进一步彰显文化多元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特征。通过研究保护和开发边屯文化,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培育边屯文化旅游产业,打造边屯文化旅游品牌,把永胜程海打造成一个新的文化旅游景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在旅游中具有重要意义。福州作为福建省会城市,长期面海发展,以海为生。这培育了其独具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涵养了福州丰厚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因对海洋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福州旅游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规划不多,宣传和营销不到位,未能形成海洋文化统合福州文化旅游的优势。这制约了福州旅游的特色性发展。在当今旅游蓬勃发展,竞争剧烈的时代,如何开展有特色、差异化的旅游,文化是关键。本文认为福州可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以提升福州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5.
岭南特色文化包括广东文化遗产、岭南民系文化和广东文化精神三种形式。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的确立,为岭南特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而岭南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广东建设文化强省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岭南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有相当的潜力可挖,必须制定科学、具体的政策规划和措施而将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山区生态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与利用对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三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潜力与优势及其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加快三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滨海旅游文化内涵不足、海洋文化开发水平低已经成为限制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对滨海旅游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尤其是构建滨海旅游文化结构体系,对丰富滨海旅游文化理论,指导开发滨海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旅游文化理论入手,在总结概括当前关于旅游文化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滨海旅游景观文化、滨海旅游制度文化和滨海旅游精神文化的滨海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以期对当前滨海旅游文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研究对于云南这样一个民族众多、文化多样的省份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族是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的重要一员,其在历史发展变迁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云南水族主要聚居在曲靖市富源县,其拥有丰富的建筑、服饰、饮食、民间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节日及婚丧、民间口头文学等物质或非物质特色民族文化。其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行为传承(口耳相传)、师徒传承、符号传承、特定人群的传承、政府主导的传承等。由于水族文化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较大、受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下的现代文明冲击、民族文化传承者及年轻一代背离乡土、云南水族文化研究存在盲区等多方面原因,目前云南水族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多项文化因子濒临失传、文化传承人断档明显、多民族融合现象突出、文化研究成果及宣传推广较少等问题。笔者建议通过强化民族认同、完善健全传承人培养扶持机制、发展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业、创新文化传承及发展方式等路径,推动实现云南水族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论坛》2009,(8):I0002-I0002
云南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以旅游景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项目经营管理、旅游文化开发、旅游体验健身为主,旅游用品、户外用品、体育用品、建筑装饰材料、五金交电、日用百货、服装鞋帽为辅,是一家集旅游项目投资、生态园林开发和旅游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以打造云南高端旅游品牌、建设旅游金口碑为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文化资源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工艺文化、民间建筑文化、民间服饰文化、民间节庆文化、民间山水文化等是罗城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展文化产业链为主线、培育文化市场为目标、创造文化精品为关键、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依托是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制定合理完善的文化政策、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大文化队伍培养力度是完善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