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现行《宪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宪法效力的最高性不能动摇、《公约》的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公约》与《宪法》若干问题的冲突与衡平以及建议在人民法院内增设人权法庭、建立人权保障机制等观点,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公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的思想具有历时态的变迁特质。在立宪政治与自由理论时期,李大钊从学理上集中探究了宪法与自由的关系,并形成了他的宪法自由观。李大钊以"民彝"作为其前提性的学术概念,开始构建其宪法自由观。李大钊通过对柏拉图政制理论、亚里士多德政制理论、《自由大宪章》、《权利请愿书》、《独立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天坛宪法草案》、《云南宣言》等进行理论考察,试图构建其所可欲的宪法自由观,即"善良之宪法"对自由的切实保障。对李大钊宪法自由观的"发现",是对李大钊整体思想"去遮蔽化"的一种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3.
一、英国讨论成文的宪法草案有人以为英国没有成文的宪法。其实,英国虽没有名为《宪法》的成文宪法,但实际上成文宪法早就有了,只是名称不叫《宪法》罢了。那就是小贵族造反而加诸王上(约翰王)的那个1215年《大宪章》。《大宪章》体现  相似文献   

4.
2004年法国国会制定了《环境宪章》。2005年宪法修正案将《环境宪章》吸收到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中。2008年宪法修正案引入了法律事后违宪审查机制。2011年法国宪法委员会根据《环境宪章》对两部法律实施了事后违宪审查,首次确认了个人保护环境的宪法责任以及立法机关履行《环境宪章》的宪法义务,明确个人的宪法责任仍然需要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界定,而立法机关则有直接的义务实施《环境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立法机关的疏忽或不作为将构成违宪。至此,环境权成为一项具有实际法律效力的宪法权利。《环境宪章》与事后违宪审查机制相结合使法国宪法委员会成为了强有力的环境权保障机构。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月二十二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当前形势下在全体人民中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教材,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这个《决定》重申了宪法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规定;重申了宪法关于我们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规定;重申了宪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保证《宪法》的全面实施,主要的是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学习和宣传宪法 增强宪法意识 能否全面实施《宪法》,首先取决于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有没有较强的宪法意识。而能否有较强的宪法意识,又取决于对宪法的学习和宣传。因此,要保证《宪法》全面实施,首先就要在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抓好对宪法的学习和宣传,增强其宪法意识。 抓好宪法的学习和宣传,应着重弄清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按照日本现代著名宪法学家铃木安藏的观点,二次大战以前日本宪法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诞生时期(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前后)。该时期日本出版了合川正道的《宪法要义》(1887年),市岛谦吉的《政治原论》(1889年),以及伊藤博文的《宪法义解》(1889年)等。这些作品,对日本国的宪法体制、国家结构和统治方式作了设想,对1889年日本宪法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8.
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语词,“妇女”和“母亲”在《宪法》中的含义比较复杂,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基于宪法概念的规范性与确定性要求,应从宪法精神与目的出发,结合《宪法》文本并参考相关法律,对《宪法》中的“妇女”作广义界定,并从婚姻家庭与国家社会两个层面来解读《宪法》中“母亲”的含义。此外,“妇女”和“母亲”都是《宪法》中特殊的基本权利主体,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但其联系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欧盟宪法条约》的通过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程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其批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法国荷兰已全民公决相继否决欧宪条约,英国继而宣布推迟对宪法进行表决。欧盟首脑会议不得不延长原定于2006年11月完成的《欧盟宪法条约》的批准期限。本文分析了该宪法的主要内容、性质,遭遇阻碍的原因,大胆的推测了《欧盟宪法条约》的命运及其对欧洲一体化前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设立非法买卖、转让土地罪的依据 1、宪法依据。1982年《宪法》、1988年《宪法修正案》和1993年《宪法修正案》,是非法买卖土地罪的最高立法依据。宪法第9条、第10条规定: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些规定表明,我国实  相似文献   

11.
美国警察法治以《联邦宪法》为中心,无论是联邦警察,还是州和地方警察,在执法时均要按照《联邦宪法》及其修正案精神,严格遵循联邦最高法院判例的执法规则。美国警察执行的《刑法》都是依据《联邦宪法》制定的,全美各州的《刑法》大同小异,因此美国警察管辖的犯罪有很强的相似性。美国各个层级的警察在人员和组织、领导体制以及招录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前提是必须与《联邦宪法》的精神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受到联邦司法部的指控。  相似文献   

12.
在《人格权法》的立法过程中,人格权与《宪法》中关涉人格利益权利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且现今宪法权利私法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成为立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从生存权的私法化谈起,强调一般人格权在《人格权法》和《宪法》立法协调上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宪法》第34条的但书规范解释,还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规定的政治权利范围;无论是政治权利的比较法考察,还是新中国宪法文本有关政治权利规定的变迁,指向的一个初步结论是:我国1982年《宪法》文本中的政治权利包含《宪法》第35条规定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只需强调的是:《宪法》第35条规定的权利不仅仅只是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4.
在时事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第1章中,该章作者吴慧、肖君拥指出,从广义上讲,国家安全法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中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制规范的总和。我国《宪法》、《国家安全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国防法》、《保守国家秘密法》、《邮政法》、《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等都规定了国家安全事项。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规划》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方位、体系定位和功能定位作出了科学研判,明确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指引。其中,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居于基础性、全局性与战略性地位,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握《规划》提出的方向目标,按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规划》公布实施至今,我们应当认真评估宪法实施的成就和进展,对照《规划》中的任务要求补齐短板,按照《规划》既定的内容与时间表稳步完成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和法治中国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签署了《国际人权宪章》中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我国又是《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批签字国。就人权的立论逻辑来看 ,我国宪法与国际人权宪章存在着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 ,弥补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丰富经验,科学地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四项基本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在宪法学领域的泛滥是  相似文献   

18.
《沪军都督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法律形式为上海军政府的成立提供依据,是孙中山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的"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主张的第一步,是比较典型的军法,是过渡到宪法的基础和发端。本文从《条例》颁布的历史背景、上海军政府成立过程、《条例》主要内容的规范分析及影响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法律的独创,但其在立法和执法上的种种弊端是对《宪法》精神和《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违背,更有悖法治精神,影响司法公正。本文从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入手,对劳教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将其与《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相比较,探讨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体例,进而提出与我国刑法相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人格权法》的立法过程中,人格权与《宪法》中关涉人格利益权利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且现今宪法权利私法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成为立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从生存权的私法化谈起,强调一般人格权在《人格权法》和《宪法》立法协调上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