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震,人称"胡子上将"。17岁时结识毛泽东,打那以后,两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毛泽东非常器重王震,认为他第一政治可靠,第二能够完成任务,第三勇敢,第四不怕牺牲,每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都要与他面谈,王震总是由衷地表态:"我听主席的!"王震在谈及与毛泽东的交往时,喜欢用一个词:"追随"。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0,(8)
正王立庵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一师")读书时的数学课老师。他对毛泽东的"偏科"现象给予了理解,并通过努力使毛泽东改变了对自然科学的看法。毛泽东称赞他是一个"知人善教的好老师",并与其一家结下了深厚友谊。知人善教的好老师1914年春,因一师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毛泽东到一师续读。在这里,毛泽东遇到了对他影响较大的老师杨昌济、王立庵等人。王立庵是毛泽东的数  相似文献   

3.
裴高才 《党史纵横》2014,(11):26-30
正杜理卿(1903-1977),是中共保卫和情报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也是城市公安工作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还是新中国资深的外交家。周恩来曾给他改名"杜智文",并应邀出任张学良的警卫团秘书长;在延安时,他曾是江青的直接领导,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的婚姻;抗战期间,他自己改名"许建国",意即"以身许国"。毛泽东曾亲昵地称他"杜大胡子"或"许大胡子";在西柏坡破案时,他与顶  相似文献   

4.
正徐特立,湖南长沙五美乡人,著名的教育家。毛泽东、蔡和森、许光达、谢冰莹等人都曾做过他的学生。徐特立在党内德高望重,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徐老同志"。在他六十大寿和七十大寿时,毛泽东还亲自为他写下了饱含深情的祝寿信。徐特立与他的结发夫妻70年如一日,相濡以沫、相敬相爱,始终保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相似文献   

5.
一、邓小平第二次复出1967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武汉同王力谈话时,对邓小平作了"高度的评价。"据《王力反思录》披露:"他(指毛泽东——引者注)说,他不同意并列地提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是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毛泽东平易近人,喜欢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7.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1906-1974),是中共建党以来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多次在党和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支持毛泽东,使革命转危为安,走向坦途.因此,党和毛泽东对他进行高度评价,尤其是毛泽东的评价一直是肯定的.在中共"七大"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讲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专门讲王稼祥的贡献的,并实事求是地对他的功过作了全面的、客观的和公正的评价.毛泽东除在"七大"上积极推荐王稼祥进入中央委员会,建国后还推举他担任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以及中央书记处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王稼祥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当毛泽东读完王稼祥给他的一封信之后,十分动情而恳切地说:"这样的老同志只讲过,不讲功,很难得,应该很快让他出来工作."说他功大于过,是有功的人等等,再一次肯定和赞誉王稼祥的功劳.直到党的"十大"时,毛泽东还排除"四人帮"之流的干扰,继续推荐王稼祥为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所收礼品一律缴公毛泽东对自己立下不少规矩。他曾说自己的"亲情规矩"有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德怀不同意,毛泽东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掩住悲伤之情,说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啊。"毛泽东兴趣广泛,还是诗人、书法家,他收到过许多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0,(1):9-10
<正>1950年2月27日14时15分至2月28日8时30分,毛泽东同志在圆满结束对苏联的访问回国后,视察了松江省(1954年与黑龙江省合并成今天的黑龙江省)。他在松江省省会哈尔滨共停留不到一天。在他下榻的南岗区颐园街1号,毛泽东同志不仅听取了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还为松江省人民留下了非常珍贵的礼物,那就是"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发展生产"和"学习马列主义"五幅题词。毛泽东同志一次题词五幅,在他一生中是少有的。这五幅题词,既是毛泽东同志思想、作风、品德的具体体现,更是对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期望和警示,它不仅给全省人民带来了亲切关怀,也为黑龙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用兵如神,唱响于长征,又把长征唱响。毛泽东在长征中的用兵,的确堪称是战争指导艺术的经典之作。毛泽东也把他的这段用兵实践,作为他在战争指导艺术创作上的"得意之笔"。然而,毛泽东并不自认为是神,也不认为战争指导全凭指挥员个人的神机妙算。他在长征结束后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深有体会地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生前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谈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态度,他说,主席听大家喊"万岁",曾经喜欢,也曾经不喜欢;曾经听惯了,也曾经听烦了。"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这句话是对我们许多卫士和警卫战士讲的。是在他休息时,同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有的人拘束,他讲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对毛岸英要求十分严格。毛岸英8岁时就跟着母亲杨开慧被关进国民党的牢房。母亲牺牲后,他和两个弟弟在上海饱尝了艰辛磨难。1936年夏,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他被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苏军,跟随部队攻到柏林。1946年1月,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看到金德崇同志珍藏多年的他在延安保育院小学时的一个笔记本,上有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在上世纪40年代初给他的亲笔题词,其中毛泽东所题为"又学习,又玩耍"六个字。乍看之下生动有趣,细细思量却感慨万千,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省先生"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唐家坨外婆家度过的.尽管外祖父家也是务农的,但有一个舅舅是开馆教书的,所以毛泽东经常到那里听听.直到8岁那年,父母才将他接回韶山入私塾读书.从8岁读到13岁.6年中,他先后在韶山一带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等6处私塾读书.每天清早和晚上他或在地里劳动,或放牛、拾粪,白天到校读书.农忙时就参加收割庄稼.为此,毛泽东戏称自己为"六年孔夫子".正是这6年孔夫子式的教育,培养了毛泽东"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他后来树立起"古为今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同乡共读省立第一师范享誉海内外的华侨教育家张国基与毛泽东曾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1915年,张国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他结织了毛泽东。张国基最难忘的是他同毛泽东的交往。他曾在一首词中这样写道:"忆往昔峥蝾岁月,恰是同学少年,城南风雨,麓山红叶,湘水碧连天……"张国基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毛泽东已念完二年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思想,在毛泽东时代已具雏形.在理论方面,毛泽东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是重视"思想上建党".他从党建的角度在"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学习些什么、怎么样学习"四个层面上成就了他的"学习型政党"思想,构建起中国党的学习教育观.在实践上,他不但加强自我学习,还大力推动全党的学习教育,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做出了艰苦而巨大的努力.重温和学习毛泽东关于"学习型政党"即政党、学习教育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现在以及今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丁毅 《先锋队》2012,(13):46-47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这部小说是否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呢?笔者看来,这种影响不但有,而且是深层次的,  相似文献   

18.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在怀仁堂东厅,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了为这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授衔、授勋仪式.当毛泽东走到一个小个子的将军面前时,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肩膀,习惯地打趣道:"你是那个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向毛泽东敬礼的将军答道:"我是刘志坚."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0年之后,这位被"抢出来的刘跛子"竟在一夜间成了"叛徒".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天性自信乐观、风趣幽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喜欢和人们谈笑,就在那无拘无束的谈笑间,融洽了和战士、工作人员的关系,使大家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干劲倍增地做好本职工作。毛泽东在危急时刻,常常有幽默之举。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王家坪毛泽东门前硝烟弥漫,弹片飞了一地。卫士们冲进毛泽东居住的窑洞,毛泽东依然在聚精会神地查看地图。"客人走了吗?"毛泽东看着地图问。"谁,谁来了?"卫士们怔愣住。"飞机呀,"毛泽东手中的笔朝天一指,"喧宾夺主,讨人嫌"。于是,卫士们都笑了,紧张情绪全部消失。作战间隙毛泽东仍不忘和战士们逗乐子。转战陕北时,由于敌人又  相似文献   

20.
《菩萨蛮.大柏地》是毛泽东创作于苏区时期的诗词作品之一,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首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词是在毛泽东被剥夺了党权、军权时写下的。毛泽东何以会在"郁闷"的心境下赋就此词?本文谨据史料史实,剖析毛泽东在政治生涯处于低谷期的情感取向:身处逆境的毛泽东虽然对残酷的现实有些失望,但更明显的是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建立新世界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