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胜喜  刘足 《山西青年》2023,(4):139-141
“1+X”证书制度的推出,揭开了我国职业教育新改革的序幕,是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分析该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基于“1+X”证书制度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具综合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蔡伯峰 《山西青年》2023,(5):136-138
“1+X”证书制度是教育部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如何将“1+X”证书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有效实施一直是各试点院校重点关心的问题。以泰职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以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在深入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等级证书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并进行具体实施。实施情况表明教学效果明显、考证通过率高、对口就业率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高度肯定。为同类院校证书试点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3.
黄竹梅 《山西青年》2023,(8):145-147
自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发布以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试点实施。本文基于证书制度的内涵,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提高会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增强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业院校各专业都在深入落实“1+X”证书制度,本文以广西某高职汽车专业为例,对照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汽车转向悬挂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模块的工作任务,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实施对象,从课程教学内容、企业用人需求、评价方式、师资建设方面实施教学改革,践行“课证融通”,提升了学生岗位技能工作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余虹 《山西青年》2023,(20):34-36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是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的指标、工具、方法、流程和实战应用场景。经过对课程标准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各项工作任务内容比对,调整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师资水平、改变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探索等级证书考核与课程教学活动高效融合的方法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建筑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人才需求紧迫,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围绕“工程意识和国家标准意识”为出发点,紧扣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将思政元素、造价员岗位需求、建筑工程识图大赛、“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贯穿始终,采用任务驱动、理实一体、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有效达成了人才培养既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CNKI文献资料库对制度实施以来学者们对于“1+X”证书制度的文献进行统计,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其次明确了历年来关于“1+X”证书制度的论文数量,探索了“1+X”证书制度的研究类型与方法、分析了“1+X”证书制度的主要研究内容,随后在多个方面综述了“1+X”证书制度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恒  吴旭阳 《山西青年》2023,(8):148-150
为适应地方高校人才市场需求,助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转型发展,河南城建学院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试点,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灵活设置专业目标、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等改革措施,进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分析了“3+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蒋彩娜 《山西青年》2023,(2):147-149
近年来跨境电商飞速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业态。随着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会外语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问题也逐渐凸显。高校是跨境电商人才供给的主要源头,但是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外贸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2019年推出的“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创新。也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机遇。在“1+X”证书制度下,各个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也能借助这些利好政策,根据外贸市场需求,及时将行业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改革和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罗俊  徐若菡 《山西青年》2022,(7):151-153
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重大影响.也提供了许多机遇.针对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存的专业基础弱、人才缺口大、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高职院校应深刻理解1+X证书制度的内涵和意义,加强课证岗能融通、校企合作,优化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1.
"1+X"证书制度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改革性的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通过落实"1+X"制度来实现对传统教育的优化,进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全面拓展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对本科高校的"1+X"证书制度提出个人看法,希望为关注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相似文献   

12.
词义     
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劳动者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认可,是劳动者求职、任职或独立开业以及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的主要依据。职业资格一般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学历考试、资格认定等方式进行,由主管部门对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就是国家对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认定的资格证书。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应取得技术等级证书,方可就业、上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的保证,对劳动者流动就业和转换职业都具有“通行证”的作用,也为…  相似文献   

13.
王晶晶 《山西青年》2023,(9):115-117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不断加强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提出在高职教育阶段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结合大湾区的发展契机,为迎合社会各个行业的需求,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培养也非常重要。“1+X”证书制度的提出,在促进艺术设计类高职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通过对教师进行“1+X”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促进专业教学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李延峰 《山西青年》2022,(4):158-160
国务院发布职业教育"1+X"证书管理政策以来,以各级政府为领导,职业院校、行业组织等主体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快速推广开来,经过多轮试点,已实现由点到面的推广,实现了构建较为完善制度体系、发挥主体间协同工作效能、丰富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工作开展等成绩,但也存在证书认可度有限、"1+X"融合机制不紧密、师资...  相似文献   

15.
周磊 《山西青年》2022,(5):93-95
"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证是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出发,尝试实践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的有效衔接,更是职业教育供给侧与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进一步融合,为提升动漫专业内涵建设奠定了基础.由此,各试点院校纷纷全力推进相关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14,(9):56-56
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  相似文献   

17.
王雪坤  葛秀秀 《世纪桥》2012,(5):99-100,106
本文基于北京农学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考察,探讨北京农林院校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北京农学院在理论构建基础上,从加强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入手,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行“双证书”制度,以及推行“2+1”教学模式,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从而培养出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具特色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大兴区采育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宁家湾村市级壮大集体经济试点为契机,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改革助农、科技兴农、帮扶惠农,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建+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  相似文献   

19.
浩瀚 《党建文汇》2014,(6):28-28
近日。被列入全国首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的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法院落实“陪审员倍增”计划取得初步进展,110名陪审员到位,与法官人数达到1:1,该院将再招110名陪审员,实现与法官人数2:1的比例。截至今年4月底,  相似文献   

20.
“1+X”证书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才战略培养,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岗课赛证团”体现了电商专业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岗课赛证团”的发展要求,制定融合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实训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托校企融合、基地建设和竞赛方案确保“岗课赛证团”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