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苏斯 《山西青年》2023,(5):88-90
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概念提出后,“新文科”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新文科”建设将重点放在课程建设与教学组织上,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组织等方式达到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本文以“新文科”为背景,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展开专项研究,以期为新时代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官僚主义”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在工作任务布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督查考核和群众日常事务办理等环节上呈现出的完全僵化和教条地依靠数字政府管理系统、政务新媒体等来推动党政管理和国家治理工作的官僚主义做法。“数字官僚主义”的出现,是近年来技术治理导向在国家治理实践中日渐凸显、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中纵向政府间的层层加码和横向政府间的激烈竞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数字官僚主义”的治理,需要从认真区分政务服务手段创新与“数字官僚主义”做法、树立重工作实绩轻电子痕迹的政府绩效评价导向、坚持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与线下办理有机结合、稳妥推进政务服务的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来推动。  相似文献   

3.
项平 《学习导报》2012,(9):26-26
办事出行“一卡通”、居家生活“一键通”、学习工作“一网通”、在线服务“一点通”……这就是省委、省政府公布的《数字湖南建设纲要》中描绘的湖南人民的“数字生活”,《纲要》提出,到“十二五”末,“数字湖南”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4.
李乃全 《先锋队》2013,(12):36-36
临近年底,部门和单位都将面临“今年情况怎么看,明年工作怎么干”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总结搞多了,少数同志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个“框框”:摆成绩,几个“最”、几个“突出”;讲问题,几点“不足”、几个不够;谈打算,几个“进一步”、几个“下工夫”……甚至图省事,把过去的材料改头换面,动动数字,换换观点,交差了事。可见,在总结工作时不打破旧框框,很难在谋划来年工作时拿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产值2070.4亿元.增加值占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4.74%,实现利税290.1亿元……这一组数字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傲人成果。在“拼”技术、“拼”人才的无声“战场”上,成都何以取得了一轮又一轮“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凑数与起哄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1):100-101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对数字敏感,从一到十,吉祥话各就各位。我国台湾高雄市中心有一组著名的街道,皆以数字开头:一心、二圣、三多、四维、五福、六合、七贤、八德、九如、十全,于是甭管住在哪条街上都能讨个好口彩。比较而言,历史上人们使用最多的好像还是“四”和“八”。四大美人,八大豪侠;四大发明,八大菜系;四大天王,  相似文献   

7.
技术治理与民意互动是城市社会治理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数字政府平台的建设要立足技术治理与民意互动,打造数智平台统一收集民意、创新数智场景赋能为民办实事、设置数智模块实现联动督察考评等运行逻辑,重塑群众诉求受理回应机制、拓展民意管理实践内涵、健全民意回应制度体系,实现数字政府的“整体智治”。当前数字政府平台存在“软性”条件建设滞后、代表性“风景”不足、弱势群体权利“被剥夺”、使用不够便捷等问题,需优化平台建设、深化模块应用、强化数智赋能、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数字政府“整体智治”的功能绩效。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占领产业链离端,是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设计”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计产业发展,将设计产业融入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充分发挥设计产业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2012年,北京正式入选世界“设计之都”,确立了北京设计在全球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以来,青岛、郑州、武汉等城市相继推出“引博从政”的政策。此举引起了学界、政界等大讨论,各界对“博士从政”也是褒贬不一,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笔者认为我们对此首先应客观、冷静对待,不要局限在“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里,应该把“引博从政”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来对待,不要预设“引博从政”就是“不务正业”、“人才浪费”、“学而优则仕”的新时代翻版等,更不能动不动就给引博单位扣“盲目学历崇拜”、“形象工程”、“政治做秀”等大帽子。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自开展以来,其党建工作已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以书院制为载体、以办实事为导向的新特点新格局。目前,“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布局缺乏顶层设计、党员队伍管理主体不明、党建活动形式有待创新等现实困境。实践中,应从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学生社区党建模式;拓宽活动阵地,借助数字技术走深走实;规范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党员“四自教育”等方面同步推进,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全面发展,助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相似文献   

11.
田茂军 《当代党员》2011,(12):38-39
——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推行“三项制度”、“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化老百姓之怨,解老百姓之难。让老百姓觉得“草鞋干部”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2.
周登梧  何云江 《当代贵州》2010,(18):125-125
061基地十分注重国际市场开发。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通过参加国际专业展会、承接国际工业转包业务及参与国际工程总承包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谁做饭?     
《党课》2010,(15):99-101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80后”男女结婚后做饭的比例基本是三成对三成,也就是三成是男方做饭,三成是女方做饭,另外四成则是由保姆掌勺或者叫外卖、吃餐馆等。应该说,单看数字,的确男女平等。不过,有人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好像越是年轻的,男的做饭的越多,女的倒成了“甩手掌柜”。  相似文献   

14.
刘恒  吴旭阳 《山西青年》2023,(8):148-150
为适应地方高校人才市场需求,助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转型发展,河南城建学院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试点,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灵活设置专业目标、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等改革措施,进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分析了“3+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笔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深切体会到多媒体教学具有的极大的优越性。但由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两课”教学中应用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新生事物,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必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在“80后”“90后”已成为官兵的主体。“今天你微了吗”已成为他们谈论话题的时尚元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微”元素,才能准确把握“微”时代脉动,聚集以“微”育人、以“微”感人、以“微”化人的正能量。当今时代已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突出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传播内容短小精悍,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信息采、编、发、转方便快捷,讲求交流协商、强调公开透明等。因此,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可以利用微博交流思想,可以利用微谈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的“实心实学”是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修正与转型而出现的进步社会思潮。它不仅以“良知”释“心”,还进一步以“情欲”“私利”“快活”和“真心”释“心”,而且将“实心”与“实学”紧密结合起来,构成明清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明清之际市民阶层启蒙精神的集中表现与反映。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月7日,腊八节的前一天,107岁的邵逸夫与世长辞。香港人喜欢“8”这个数字,故有人说,邵逸夫一生豪富,离李嘉诚那种“发”却终究差了一步。邵逸夫其实不叫邵逸夫。逸夫是字,他本名叫做仁楞。  相似文献   

19.
章琼 《山西青年》2023,(2):153-155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技工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其中,教学资源库构建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突破之一。近年来,“工学商一体化”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得到众多技工院校的关注,并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提供了新路径。在本文的研究中,对“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从构建背景和构建目标、内容设计、课程体系设计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出发,详细分析这一模式下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不仅成功地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也成功地实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建设中,“以人为本”(人本)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本”,“和谐社会”与传统文化中的“和”、“中”,“解放思想”与“经权之道”等都有着紧密联系,都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继承与吸收。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重视研究、吸取、融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